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对于富士康入局汽车代工这件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公开场合如此调侃道。而如今,这个调侃成了现实,富士康的汽车代工生意目前已正式开张。
本文转载自连线出行(ID:lianxianchuxing)
文/周雄飞
“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开玩笑说。现在,这个笑话已经成为现实,富士康的汽车OEM业务已经正式开始。
近日,据易车等媒体报道,富士康正式宣布,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合作,为后者生产第一辆大规模生产的原型车。根据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概率也将扩大到INDIEV生产未来车型和交付车辆。
截图自INDIEV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INDIEV并非富士康进入汽车代工行业后的第一位客户。
早在今年8月,富士康就宣布从美国加州获得Monarch Tractor该公司的订单将生产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农业工作车辆,即拖拉机;到本月初,富士康再次宣布已开始成为电动卡车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s生产第一款纯电动皮卡。
富士康在汽车领域雄心勃勃。就在去年10月,富士康通过一次高调的新闻发布会,不仅发布了三款纯电动新车型,还向外界宣布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但目前,富士康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声音并不多,但在汽车OEM业务上经常有新消息。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富士康并没有放弃造车,但与魏小理亏损的内卷相比,富士康开始反内卷——先赚钱再造车。这凸显了富士康自身的困境。
自2016年以来,富士康自1991年上市以来首次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其OEM苹果手机的出货量也有所下降。从那时起,苹果手机的销有回到2016年以前的水平,因此富士康的手机OEM业务近年来也在下降。
近期,因为iPhone 有媒体报道14销量低迷。iPhone产品代工的富士康郑州工厂拆除生产线的车间至少在5个以上,其中部分iPhone14生产线升级为生产iPhone14 Pro系列机型。
由于手机OEM业务不确定,富士康继续布局第二条曲线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富士康能在汽车OEM领域走出一条道路吗?
1、拖拉机、电动皮卡、汽车OEM订单不拒绝
富士康汽车OEM业务已经开始。
根据富士康最近的声明,它已经与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合作INDIEV达成协议后,前者将为后者生产第一款大规模生产原型车。随后,双方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表明为更多车型和大规模生产车型的全面生产奠定了基础。
“富士康与INDIEV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未来双方电动汽车制造业讨论的开始。目前,双方仍在讨论进一步的合作机会。除原型车外,确认后将及时公布其他合作细节。富士康首席产品官Jerry Hsiao这样表示。
据连线出行了解,INDIEV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创立之初就立志要打造出一款“超级车载计算机”的纯电动车型,由此在此后的几年中一直对车载软件领域进行布局和研发,直到去年10月INDIEV第一款车型已经推出INDI ONE。
INDI ONE,图源INDIEV官网
从尺寸上看,INDI ONE属于小型电动车,车型规范,但在智能化方面相当突出。这款车型配备了酷睿i7处理器,英伟达2080显卡,专门定制Windows该系统使其具有个人车载电脑的属性。换句话说,车主可以在车内使用Windows办公室和玩游戏的交互屏系统。
凭借这种差异化的特点,INDI ONE发布之后就成为了业内很多人关注的车型。虽然引起了关注,但对于INDIEV为了获得一定的优势,需要更快的启动。基于此,在业内看来,INDIEV只有有代工经验的富士康才会选择代工生产车辆,以追回晚入局的时间劣势。
与INDIEV类似地,美国电动卡车公司Lordstown Motors进入造车领域也比较晚。
2019年Lordstown Motors公司成立之初,将产品属性定为美国消费者喜爱的卡车车型,以纯电动为产品的主要动力。基于特斯拉的成功,公司成立后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成立后一年就进入了美国股市。
但好景不长。等待2021年6月Lordstown Motors发布第一款车型的人率先等待公司的坏消息。该公司当月发布公告称,它CEO和CFO都已从公司离职。
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吸引了它Hindenburg卖空机构质疑其电动卡车预订和生产进度的信息披露误导了投资者,其报告包括半真半假的内容和谎言。
对此做空,Lordstown Motors这意味着,如果你不能筹集更多的资金,它可能没有足够的现金为第一辆电动卡车的开发提供资金,甚至可能无法维持未来12个月。
今年,缺钱造车的人Lordstown Motors找到富士康。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今年5月富士康和富士康Lordstown Motors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得到前者的财政支持,包括4.65亿美元的投资贷款;作为代价,Lordstown Motors富士康需要将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出售给富士康。这家工厂收购完成后,富士康又给了它Lordstown Motors2.3亿美元。
除了真金白银,富士康也会这样做Lordstown MotorsOEM。本月初,Lordstown Motors富士康宣布,富士康已经为其其首款纯电动皮卡Endurance,该车型将于今年年底前上市,售价为5.25万美元(折合约37.36万元)。
富士康除了OEM电动汽车产品外,还可以制造其他产品。
今年8月中旬,富士康正式宣布加州Monarch Tractor根据富士康的协议,富士康需要从2023年开始为该公司生产电动拖拉机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Monarch Tractor该产品不是一般的电动拖拉机。根据连接旅行,该公司的电动拖拉机也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简单地说,操作员可以远程控制8台拖拉机在田间工作。
拖拉机自动驾驶,图源Monarch Tractor官网
与此同时,与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一样,这款电动拖拉机产品也有远程的OTA升级功能,识别车辆环境,做出预警和避险。因此,该电动拖拉机也被业界视为多功能新能源车型。
在频繁签订OEM合同的同时,富士康也在去年年底正式宣布亲自制造汽车。去年10月,在富士康科技日,它发布了电动巴士Model T、电动SUV的Model C商用豪华轿车Model E,就此,我向外界宣布了进入造车领域的决心,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半年多后,汽车制造领域的动态很少,而汽车OEM领域的动态却层出不穷,以至于有声音认为富士康敲开车门后,又要捡起老本行。在这背后,也许富士康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激烈卷轴。
2.内卷无力,先赚钱很重要。
十一假期前一周,造车新势力轮番开卷。
上个月9月21日,小鹏上市了已经发布的旗帜G9车型,为了提升这款车型在行业中的优势,小鹏不仅在其车型上装备了800辆V快速充电平台还配备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有了这个系统G9可实现高速+城市道路+停车场点到点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掀起新一波战争外,小鹏还在G9的价格也加入了内卷行列。G虽然99被宣称为高端豪华新能源SUV,但其车型的最低价格也降到了30万元左右,以8款不同配置的车型横跨30.99-46.99万元的价格范围,以赢得更多的销量。
小鹏一开始,理想就加入了内卷。上个月底,理想在9月的尾巴上发布了新车型——理想L8.连线出行之前在很多文章中介绍过,理想L8原本是今年11月发布的车型,理想提前两个月推出也是为了破解理想0NE和理想L9内耗困境。
理想L8发布截图自上市发布会以来
但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是理想L8发布后,有理想CEO李想说:One more thing在理想的官方新闻发布会前没有预热理想L7也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的大屏幕上,李翔也打破了之前的先例——在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发布了两款新产品。
与理想L8相比,理想L7更像是它的姐妹车型。两者的车身尺寸基本相同,车内空间的性能基本相同,但前者是6座车型,理想L七是五座车型。
因此,理想L8和理想L7的价格没有太大差别。前者共同推出Max和Pro两个版本,版本L8 Pro理想价格为35.98万元L8 Max理想价格为39.98万元;L7也拥有Max和Pro价格分别为37.98万元和33.98万元,两者相比只有2万元的差距。
除了理想和小鹏两大第一梯队汽车公司,零跑、飞凡等新势力品牌也赶上了上月底上市的新车型,加入了内卷大军。
就在零跑港股上市前一天晚上,其新车型上市了C01.也许是考虑到这款车型早在去年年底就出现了,为了提升销量,零跑官方不仅用世界级、世界第一等词来宣传C01的优异性能,同时也反复强调自身在智能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
作为上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飞凡为了让其新车型R7赢得优势,同样把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作为主要卖点。根据官方介绍,飞凡R77配备了来自采埃孚的4D成像雷达可以比只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更准确地感知外部环境。
而在这之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早已出现。
早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激光雷达就成为智能驾驶领域各汽车公司的主要筹码。ET7个激光雷达后,小鹏发布了两个G9.威马随后发布了三个激光雷达M7.沙龙在海报上说没有四个不说话。
沙龙机甲龙全车配备四个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在前面,汽车公司随后卷入了智能驾驶舱领域。例如,理想的发布有5个屏幕L9后,蔚来和小鹏分别又把VR将智能大屏幕带入车内;在语音交互方面,各汽车公司也竞相表示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功能,并在五屏中连线出行VR、在投影中,蔚小理在智能驾驶舱上卷起了一篇文章。
相比之下,富士康更低调,不符合行业趋势。自从去年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三款车型以来,富士康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消息并不多,其汽车产品到目前为止只有Model C其他两款产品有预定公告,还没有太多消息。
据IT之家等报道,上月初富士康旗下的Model C预订已经正式开始,但根据连线旅游观察,富士康并没有对其预售做出太多的宣传和宣传,因此富士康在当前新能源行业缺乏存在感。
这一举动的背后可能是富士康无法参与内卷。
2016年,富士康发布了当年的财务数据,显示收入为9414.86亿元,同比下降2.75%,这也是自1991年上市以来首次下降。苹果手机销量下滑的原因影响了富士康手机OEM业务的发展。
据IDC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在当年发布,iPhone在2016年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在中国市场上,苹果手机当年二季度出货量较上一年同期下滑了37.1%。
此后,苹果手机一直受到行业内外的批评,没有创新,这也使得富士康在2019年的表现更加严峻。当年富士康收入12427.38亿元,同比增长0.93%。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也在2019年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表示,由于公司严重依赖OEM电子制造,电动汽车OEM等三个模块将成为未来的增长驱动力。
今年第二季度,虽然富士康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2%,但其官方警告称,随着通货膨胀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的需求将受到抑制,这意味着富士康的业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正因为如此,富士康暂时不参与智能领域的内卷,而是通过做汽车OEM默默赚钱。也许在富士康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手机OEM主营业务存在风险的现实中抵御行业内卷,从而支撑自己汽车制造第二曲线的未来发展。
3.做OEM能帮富士康造车吗?
富士康在汽车领域雄心勃勃。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中iPhone,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Android。刘扬伟在2020年鸿海科技日上说。业内人士认为,其言下之意是在未来的新能源战场上与特斯拉抗衡。
为了实现这个看似吹牛的口号,富士康采用了汽车OEM+下一步造车的路线,富士康对这两条路线也有很大的期待。
富士康计划在2025-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约300万辆)提供汽车零部件和服务。再加上汽车制造业务,富士康预计到2026年,电动汽车相关业务年收入将达到1万亿新台币(约2296亿元)。
目前,富士康为了赚钱,在汽车OEM业务上走得比造车快。
富士康在汽车OEM业务上做了更多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以后的汽车制造铺平道路,因为它还可以积累汽车制造、软硬件耦合等方面的经验,并可以提前测试工厂的生产能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负责人孙浩告诉联线旅游。
但孙浩也认为,就目前与富士康签订OEM合作的企业而言,基本上是一些不知名、能力薄弱的汽车企业。如果富士康想要未来这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它需要收到更多主流汽车公司的OEM订单,但它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是一个问号。
有这样的担正常的。
因为在汽车OEM领域,富士康将首先面临被称为OEM皇帝的阻塞。自麦格纳成立以来,奔驰G-Class、宝马5系和捷豹I-PACE其他著名的豪华车型都是由整车OEM生产的。据麦格纳官网介绍,截至目前,已生产29款不同车型370多万辆车。
虽然富士康推出了自主研究,以便更好地代工MIH EV开放平台,但与实力相比,富士康仍难以与麦格纳等老企业进入对抗。在《富士康造车,不仅仅是想代工苹果》一文中,连线出行做了详细的分析。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富士康也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主流汽车公司不会选择OEM模式来制造汽车是魏小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来生产自己的产品,还是新的小米也准备建立自己的工厂来制造汽车。
江西新能源技术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基于麦格纳的竞争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对OEM的不再青睐,富士康的汽车OEM业务只能给其汽车制造业务带来少量的财政支持,很难帮助富士康在行业内获得优势。
此外,富士康的汽车制造业务也存在一些风险。
富士康旗下已开始预售Model C例如,该车型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SUV,整体车身外观设计正常,亮点不多。在内饰方面,采用了行业主流的设计方案,用仪表屏和中央控制屏取代了车内大部分物理按钮,没有明显的亮点。
Model C,富士康官方账号
根据富士康的介绍,动力层面,Model C100公里加速3.8秒,输出400马力,续航里程700公里。车辆售价约100万新台币(约23万元)。
虽然这些属性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达到了及格线水平,但在张翔看来,基于20-30万元的价格范围是最具竞争力的轨道Model C正式上市后很难获得优势。
富士康同时发布的商用车Model T,据42车库报道,该车型的电池组布局相对落后,其电池组放置在四个轮组位置,严重占用车辆空间。目前,宇通、BYD等纯电动公交产品已经放弃了这种设计,选择在底部和车辆顶部布置电池组。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富士康在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后采取了相对安全的OEM+汽车制造两条腿步行策略,但基于这两个业务各自的问题和挑战,富士康仍然很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抓住优势。
正因为如此,富士康未来想要保持自己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是否会继续造车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放弃汽车OEM业务。
(本文头图来源于富士康官方账号,孙浩为化名。
原创文章,作者:连线Insigh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0/1400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