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下半年怎么走?蔚来还值得买么?

前言:蔚来的改革初见成效

一季度乐道销量未达预期,春节后,蔚来的舆论环境一度恶化。创始人李斌随即启动整顿,并对外释放整改信号。

随后,蔚来汽车展开一系列调整:

  • 乐道换帅,铁成卸任,沈斐接任;

  • 裁员精简,合并职能,聚焦降本增效;

  • 品牌统一,结束独立运作,聚力前行。

从二季度的结果来看,蔚来改革调整效果立竿见影:季度销量达 72,056 台,创下同周期(Q2)销量纪录,且精准完成财报承诺的 7.2 万台销售指引。

640-(3)

小结一下Q2 蔚来的大事记:

1.新品发布:推出 5566 换新计划、ET9 交付、萤火虫上市

尽管车市竞争激烈,未能出现爆款车型,但整体销量仍呈上涨趋势。
落到具体销量构成上,蔚来本品月销稳定在 1 万多台,乐道萤火虫则贡献了近 40% 的销量,撑起了近半份额。

640-(4)

高端市场的销量已进入平稳期,而乐道萤火虫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第二曲线。
这其实也间接印证了李斌产品布局的前瞻性:当中产消费趋于保守时,向下探索的另一种打法便显现出价值。虽然品牌独立运作期间走了些弯路,摊子铺得稍大,但整体路线是正确的。

2.换电 “县县通”:新增 146 座换电站

这一战略极具魄力,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家大基建的脉络。截至 6 月底,蔚来已建成 3384 座换电站。
目前新建的换电站已迭代至第 4 代,相比前代更智能,配备 1000TOPS 芯片和 23 块电池。
公开资料显示,3 代站建设成本约 150 万,4 代站成本尚未公开,仅 Q2 换电站投入预估就超 20 亿。
换电虽未向非蔚来车主开放(无法普惠),但对蔚来车主而言,却是独有的舒心体验 —— 在家充、快充之外,多了一种高效补能方式,“真香定律” 再次应验。

蔚来还值得买吗?为什么可以选择蔚来?

结合当前信息,对购车用户而言,蔚来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1、独有的造型设计

将这点单独列出,源于近期某 7 车型的爆火 —— 凭借与法拉利几乎 100% 相似的造型,该车斩获近 30 万订单。但也正因外壳造型固定,内部布局被迫妥协,存储空间显得局促。

640-(5)
由此想到,如此大体量的企业,在造型设计上过度取巧,虽能 “借鸡生蛋”,却可能丢失品牌自身的 DNA(对此种现象深恶痛绝,有点韩棒子申报端午节一样可恶)。
目前来看,新势力车企大多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语言,蔚来、阿维塔、理想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640-(6)

2、补能便捷性

提到蔚来,必然绕不开换电,但蔚来同时也布局了家充和快充。多数网友可能不知道,蔚来是车企中自建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厂商品牌,目前已建成近 3 万根。
从补能体验来看,换电仅次于家充;加之蔚来持续投入建设,精耕细作,让车主在补能方式上有了更多选择。
换电模式长远看,也是电池性能的一个保障,持续的保障电池处于一个健康安全状态。

3、安全性可靠

从新款 ES6 的拆车视频可见:其 “四门两盖”(引擎盖、前后车门、后备箱盖)均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减轻车身重量、提升性能;而 A 柱等关键部位则使用硬度高、抗撞击能力强的钢材。这种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混合架构,与 Model Y 的构造体系类似。
近两年的一些惨烈事故视频中,蔚来汽车的表现也印证了其耐撞性,这一点对用户而言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三点,蔚来的内饰舒适度无需多言;智能系统虽稍显不足,但依托冗余的智能配件,完全可以通过OTA快速迭代优化。

至于劣势,最大的槽点在于亏损问题。汽车产业链条长,前期投入是必然的;但蔚来车型定价较高、销量难度大,使得亏损显得更为突出。不过,其亏损中很大一部分源于研发投入和战略试错(如仓促的海外布局)。

即使真濒临边缘,相信蔚来这么优质的资产,不缺潜在买家。

总体而言,在一众新势力中,蔚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完全可以成为购车选择项中的一员。

蔚来下半年突围方向

当前融资环境不佳,企业唯有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吸引更多资金。李斌已定下 Q4 实现盈利的目标,这需要月销达到 5 万以上(蔚来本品 2.5 万、乐道 2.5 万)—— 对于现阶段周销 6000、月销 2.5 万的水平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

对此,有几个可探索的方向:

1、聚力打造爆款 ——L90

蔚来下半年将有两款车型上市交付:乐道 L90 和新款 ES8(L80 已规划,预计明年推出)。这两款车中需至少一款成为爆款,才能带动整体销量提升,尤其要应对小米 YU7 的冲击。
从定位来看,L90 最有可能成为爆款,若定价合理(如起价 25 万),将对同区间的 YU7、Model Y、理想 L60、小鹏 G7 等竞品形成强力冲击 —— 仅凭 “空间更大” 这一优势便可占据先机。

640-(7)

此外,爆款的关键还在于交付能力。蔚来此前在 ET5、L60 等车型上曾因交付慢影响销量,若 L90 成为爆款,必须提升产能,避免因交付问题拖累销量。

2、放缓基建速度

提出这一建议基于两点:

  • 够用即可:蔚来换电站布局已基本成型,覆盖高速、川藏线等关键线路;后续 “县县通” 虽能打通毛细血管,但需结合车辆使用密度规划,避免过度投入。

  • 节流优先:换电站投入不菲,若将建设速度放缓 50%,节省的资金相当可观 —— 按 Q2 的投入节奏推算,放慢一倍可季度省出 10 亿以上。

在经营承压的阶段,不必硬撑大规模投入,适当放缓或许能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3、果断降价

“价格过高” 是当前多数用户对蔚来的直观感受。
现阶段,竞品的产品力逐渐追平蔚来,但价格却低出一截,严重影响用户决策。竞品销售常以 “蔚来有的配置我们都有,价格便宜 XX 万” 作为卖点;而用户通过网络查询后,往往因蔚来的高价望而却步。
如果价格已经成为别家的价格锚点,且不能为自家销售形成助力,坚持“高价”的意义在哪?
所以指导价应果断下调,相比 “送福利、送赠品”,实打实的降价更能打动用户。以 ES6 为例,4 年前指导价 33.8 万,如今仍维持这一水平 —— 但 4 年间电池成本至少下降 50%,用户难免质疑:成本下降后,车价为何坚守高位?
价格可随产品迭代合理调整,经过特斯拉多次调价后,用户对 “降价” 的接受度已显著提升,“背刺” 带来的负面情绪已淡化许多,早买早享受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以上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由衷希望蔚来能平稳度过低谷。作为实打实全栈自研的高端纯电自主品牌,它的存在对国家而言意义重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7/0416155823.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