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港股首秀暴涨16%!1.34万亿市值创动力电池IPO新纪录

2025年5月20日,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首日大涨16.43%,市值1.34万亿港元创行业纪录。353亿港元募资将主投匈牙利基地建设,加速应对国内竞争与全球化布局。尽管面临换电投入高、技术路线博弈等挑战,“A+H”模式仍为中国新能源出海提供新范式。

2025年5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HK:03750)登陆港交所,首日开盘价296港元,较发行价263港元大涨12.55%,收盘涨幅扩大至16.43%,市值达1.34万亿港元,刷新全球动力电池企业IPO规模纪录。此次港股上市从递交申请到敲钟仅历时128天,募资353.3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覆盖能源巨头、主权基金等多元资本,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布局的里程碑事件。


资本狂欢:港股年内最大IPO背后的战略逻辑

宁德时代此次港股发行创下多项纪录:发行价较A股仅折价3.6%,打破近10年“先A后H”定价惯例;散户认购超募117倍,冻结资金超2700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57.13%,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顶级机构。市场热捧背后,折射出三大核心驱动力:

  1. 全球化产能布局需求:宁德时代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30.5%,此次募资90%将投入匈牙利基地建设,强化欧洲本土化供应能力;
  2. 抵御国内竞争压力: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从2021年52.1%降至2024年45.1%,面临比亚迪、蜂巢能源等企业分流,港股融资为技术研发与换电新业务输血;
  3. 资本运作灵活性:通过港股平台优化外汇储备管理,应对欧美贸易壁垒,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电池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A股与H股形成协同效应——A股提供技术研发资金池,H股侧重国际资本运作,这种“双引擎”模式正被先导智能、中伟股份等产业链企业效仿。


高光下的隐忧:新故事能否支撑万亿估值?

尽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宁德时代仍需直面三大挑战:
技术路线博弈: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从2022年60%提升至2024年75%,而宁德时代在三元锂领域的优势面临挤压。其押注的钠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不足,商业化进程慢于预期;
换电模式困局: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但单站建设成本超500万元,且重卡换电标准化程度低,目前主要局限在港口等封闭场景;
地缘政治风险:匈牙利基地虽靠近奔驰、宝马等客户,但欧盟正酝酿《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生产至少10%的电池材料,宁德时代需加速欧洲供应链本土化。

董事长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中强调“成为零碳科技开拓者”的愿景,但资本市场更关注短期业绩——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7%,首次出现负增长。


行业启示:“A+H”模式成出海新范式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引发连锁效应:

  • 资本风向标:其市盈率(PE)达38倍,高于LG新能源(28倍),显示资本更看重中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
  • 产业协同加速:匈牙利基地与蔚来、比亚迪欧洲工厂形成集群效应,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正从“产品出口”转向“产能出海”;
  • 估值体系重构:港股投资者给予宁德时代16%溢价,反映其对“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商业模式的认可,这或引导更多锂电企业赴港融资。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评价称,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标志着“香港服务国家战略的新里程”,预计2025年将有超20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启动赴港IPO。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5/2111155772.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