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降价车型数量同比减少超50%,车企竞争转向技术升级与利润储备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降价车型数量同比减少超50%,这一趋势反映出车企竞争策略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升级与利润储备的深层调整。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降价潮降温的数据表现

  1. 降价车型数量锐减:2025年1-4月累计降价车型仅65款,较去年同期减少56款,同比降幅超50%。例如,2024年仅3月降价车型就达51款,而2025年同期仅23款,降幅显著。
  2. 价格战“温和化”: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车企通过增配减价、置换补贴等非直接降价手段替代了大规模价格战,政策调控(如规范“智驾”宣传)也抑制了无序竞争。

二、降价趋缓的驱动因素

  1. 降价空间压缩:经历多轮价格战后,部分车企已逼近成本红线,尤其是新能源车企技术降本空间缩小。
  2. 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吉利)销量持续增长,4月14家公布销量的车企中,4家同比翻番,3家增速超50%1。而尾部车企(如广汽、江淮)因销量下滑被迫退出价格战,市场向龙头集中。
  3. 政策引导规范:工信部要求统一使用“辅助驾驶”等规范表述,限制过度营销17,同时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标准化试点(如上海等9城车网互动项目)。

三、车企竞争转向技术升级与利润储备

  1. 智能化技术加速落地
    • L3级自动驾驶量产:华为ADS 4系统、广汽L3车型计划2025年四季度上市,上汽智己L3系统年内落地1
    • 芯片与硬件升级:广汽发布12款车规级芯片,覆盖电源管理、制动等领域;华为联合11家车企推出智能驾驶安全倡议,强化技术生态合作。
  2. 利润储备与成本优化
    • 出海战略提速:比亚迪4月海外销量达7.87万辆,连续5个月创新高,并在巴西、意大利等市场占据新能源销量榜首;奇瑞、长安等车企加码海外布局,分散国内市场压力。
    • 组织与成本改革:广汽启动“番禺行动”,通过架构调整与降本增效应对亏损;零跑免费开放智驾功能,探索软件服务盈利模式。

四、未来趋势

车企将更聚焦于差异化技术竞争(如高阶智驾、芯片自研)与全球化市场拓展,同时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政策层面,智能驾驶安全标准(如车门把手新国标)与车网互动试点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技术门槛的提升或加速市场洗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5/1213155709.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