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跑的第三季度报告来看,业绩确实不错

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784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零跑车的第三季度报告已经出来,这也是中国汽车制造新力量的第一份第三季度报告。资本市场的常规惯例是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越积极。从零跑的第三季度报告来看,业绩确实不错。

01零跑三季度报告简析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6.56亿元,同比增长31.9%,同比增长29.4%,创下单季度收入新高。然而,我们仍然没有摆脱损失,但我们仍然损失了10.25亿元。幸运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13.4亿元减少了3亿多元,第二季度的11.74亿元也有所改善。最重要的是,公司的毛利率首次成为正式员工(1.2%) !

去年下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为-8.1%。根据官方声明,如果不包括对经销商的回扣,事实上,毛利率已经成为常规,但毕竟,给予经销商回扣也是推动销售的必要措施,账户仍然无法这样计算。今年上半年,我真的有机会实现正毛利率。然而,由于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相继进入战争,零跑作为二三线品牌,尤其是以性价比为立足点,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否则,我的性价比优势将被削弱,最终未能成为正式品牌。毛利率为-5.9% 。

这次1.2%的毛利率真的变正了 !

很多人可能对此没有感觉,但从新能源爆炸的角度来看,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的毛利率是积极的,特别是在今年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至少在新能源爆炸的角度。

原因并不复杂。很明显零跑是如何从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那就是“性价比”!

与特斯拉在品类创新方面的优势不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技术积累,不像蔚小理占据了公众舆论的出路,也没有传统燃油汽车的爹可以依靠。与这些制造商相比,零跑需要技术,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朱江明知道自己的弱点是零跑的处方:性价比。

事实上,制定这样的战略并不难。几乎所有的行业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都必须有自己的市场。关键是企业能否在这样的战略下生存,生活得越来越好,这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汽车等重资产行业。

虽然理论上更容易带来销售,但在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那么简单。如何通过成本性能获得真正的销售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测试公司对消费者需求、产品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深刻洞察力。另外,即使能换来销量,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在销量规模上升后逃不掉卖一辆亏一辆的情况下生存?能否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持动作不变形?如何降低成本,让造车成为真正有利可图的事情?如何实现品牌升级,摆脱只能卖低价车的定位,提高毛利率?

这绝不容易。幸运的是,零跑车做得很好。在确定了性价比战略后,近年来的行动基本上是围绕这一战略进行的。推出的几款产品,无论是微型车T03还是C11、C01,与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确实非常突出。值得称道的是,在过去两年行业卷越来越严重、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仍然很难保持相当的性价比,销量也越来越好。

此外,管理层也非常清楚,在公司具有自我造血能力之前,融资能力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拼命上市,也成功赶上资本市场疯狂追求的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上市,筹集了60多亿元。

光靠别人输血是不可能的,所以公司也在成本端不断努力,在研发投入比竞争对手小很多的情况下, 通过综合优势,坚持全球自主研究,努力降低成本。

从结果来看,零跑团队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这在C11增程车型的推出中可见一斑。公司直到2021年9月底才推出C11,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看到市场上增程汽车的火爆,一年后很快推出了C11增程版,帮助公司销量突然起飞。

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强大的执行力,也证实了公司的技术积累不是浮在纸上,而是真实的东西。

所有这些技术积累、执行、战略能力等,最终反映在公司汽车销售逐步增长的结果上,最终在第三季度实现了正毛利率。

只有在这一刻,才能真正证明零跑的性价比战略能够长期实施,这有望成为正确的道路。这一点非常重要。从那时起,零跑可以更加专注于这条路,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今年零跑在香港股市如此侵蚀和新能源行业的狗被忽视的情况下逆势上涨的原因。它向市场展示了未来的可能性。

从零跑的第三季度报告来看,业绩确实不错

然而,关于零跑的争议并不小。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受欢迎,威马甚至破产,市场越来越担心这些小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零跑有机会吗?

02零跑的机会

新能源爆炸仍然坚持认为零跑有一定的机会,至少有一个大机会摆在它面前,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下沉带来的增量机会。

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朋友都知道,除了比亚迪的低端混合动力车型,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和市场声音的主力军是20多万车型,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基本都在25万以上。这时候新能源汽车以新鲜为主,品牌在购买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前几年魏晓生活得这么滋润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零跑很难有竞争力。毕竟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所以前两年零跑的销量主要是微型车T03。但自去年以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0%,主要销量开始下降到10万到20万的价格范围。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地区。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在这个价格范围内,汽车基本上脱离了社会属性,新能源汽车逐渐消除魅力。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更注重性价比,这与零跑的品牌形象是一致的。

再加上C11特别是C11增程版一出来就大卖,公司的销售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44325辆,比2022年同期的35608辆增加了24.5%,几乎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T03车型交付量为8622辆,同比下降51.5%;C系列15-20万元的交付量飙升,C11的交付量为27378辆(含增程式),同比增长58.6%;C01交付量为8325辆(含增程式),同比增长1384% 。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渐接近40%,未来销量的主力军将是10万元到20万元的价格范围。只要零跑坚持性价比战略,就有望最大限度地享受新能源汽车下沉带来的时代红利。

有些人担心性价比标签太受欢迎,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升级,就像小米一样,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小米是一家数千亿的公司,你先做小米的体积,然后担心这个问题。

避免雄心勃勃,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无法逃脱残酷的竞争,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获得时代红利,是最重要的,只要你能成功站稳脚跟,品牌升级可以通过技术突破或其他品牌,或出海,毕竟,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相比仍有优势。

生存是有希望的,至少零跑是这样的,它有生活越来越好的迹象。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72213208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