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T9作为品牌技术旗舰车型,以78.8万元定价冲击高端电车市场,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线控智能底盘等创新技术,对标奔驰S级、宝马7系等传统豪车。
一、78.8万的“国产第一车”:ET9的颠覆性定位
2024年12月,蔚来发布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起售价78.8万元,直接对标奔驰S级、宝马7系等传统燃油豪车。作为蔚来十年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ET9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100度电池包及CLTC 650公里续航,号称“重新定义高端出行”。创始人李斌更直言:“ET9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车。”
从参数看,ET9的野心不仅限于国产电车领域:
- 底盘革命:全球首款全线控智能底盘“SkyRide·天行”,融合线控转向与后轮转向技术,被车评人认为“超越保时捷Panamera”;
- 智能系统:首发Cedar雪松系统,支持6域融合计算,智能驾驶搭载“天鹰座超感系统”,宣称全天候感知无死角;
- 行政体验:3250mm超长轴距、七扇电动遮阳帘、ARNC主动降噪等配置,瞄准商务用户的核心需求。
但行业更关注的是:一款国产电车凭何定价比肩BBA旗舰?
二、销量与争议:豪车市场的“中国破壁者”困境
尽管蔚来将ET9定义为“技术旗舰”,市场对其销量预期却趋于保守。德意志银行预测,ET9月销量或不足1000台,而李斌本人亦表示:“月销1000台就很开心。”这种矛盾源于三重挑战:
- 品牌溢价鸿沟:80万级市场长期被德系豪车垄断,用户对“蔚来=豪华”的认知仍需时间沉淀;
- 技术标签模糊:蔚来以用户服务著称,但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等硬实力尚未形成差异化认知;
- 成本与规模悖论:ET9搭载52项领先技术,研发成本高企,但高价注定无法走量,难以摊薄投入。
有意思的是,999台首发版火速售罄,印证了部分高端用户对国产技术的认可。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ET9的对手不是BBA,而是能否撕掉‘国产车天花板’的隐形标签。”
三、技术突围VS品牌桎梏:谁在定义“最好电车”?
支持ET9“天花板论”的核心论据在于其技术突破:
- 全域高压架构:900V系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比特斯拉4680电池快30%;
- 智能驾驶升维:天鹰座超感系统配备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感知距离提升至680米;
- 底盘代差优势:线控转向精度达0.1度,后轮转向角度10度,转弯半径堪比A级车。
然而,质疑声同样尖锐:
- 技术下探难题:ET9的尖端技术(如线控底盘)短期内难以规模化应用至低价车型;
- 用户体验争议:有用户反馈“七扇遮阳帘操作繁琐”“ARNC降噪牺牲音响通透性”;
- 品牌认知惯性:某德系豪车用户坦言:“买S级是为社交身份,蔚来给不了这个。”
四、写在最后:一场关于“中国车”的价值重估
ET9的终极意义或许不在销量,而在于验证国产高端电车的可能性。正如试驾者感叹:“ET9证明中国人能造出世界级好车,但要让全球买单还需打破认知茧房。”
若ET9能在2025年实现三大突破——
- 旗舰技术向乐道、萤火虫品牌有效下探;
- 换电网络实现“县县通”基建承诺;
- 欧洲市场收获高端用户口碑——
它或许真能扛起“中国最好电车”的大旗。否则,这场豪赌可能沦为技术理想主义的“独角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CarMet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504/2211155585.html
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712335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