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采写/思铭

编辑/天南

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第一梯队分化明显,做精品产品的理想进一步上升。蔚来和小鹏走大厂路线,产品线更多,销量下滑。在第二阵营,威马已经发出了危机警报。更终端的天空和自己的游客几乎停止了业务。

5月1日,威来正式宣布4月份交付6658辆新车,环比下降35%。“难友”小鹏当月交付7079辆,不到去年最高月销量的一半。

天南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4月份销量超过2.5万辆,同比增长516%,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第二梯队哪吒和零跑定位为廉价品牌,总体趋势优于蔚来和小鹏。然而,零跑在4月份继续下滑,销量同比下降4%。哪吒在4月份增加了交付哪吒V V行版,哪吒U U秀版两款车,当月总交付11080辆,同比增长26%。

2014年后,特斯拉宣布了该专利。在国家支持节点上建立的新汽车制造力量进一步分化销售并非偶然。汽车制造过程不成熟,成本控制能力差。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是汽车制造业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线,滑坡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冠以“新”名义上,小型汽车制造新力量开发的新技术屈指可数。其大力推广的智能优势护城河不宽,市场格局不稳定,新力量再次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发展趋势分化

一些新的造车力量生活在日子里“吃紧”,已在4月前出现。

今年一季度,小鹏共交付1.8万辆,同比下降47%。汽车信息公司so car 2022年,小鹏月平均保险超过1万辆,下降程度可见一斑。

品牌形象、定价低于蔚小理的汽车制造新势力第二梯队,日子有好有坏。

今年第一季度,零跑的交付量只有1.05万,同比下降了65%;哪吒第一季度的销量排名挤下了小鹏,坐上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三名。

并非所有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在第一季度的销量都不令人满意。今年上市的三款新车蔚来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20%,理想同期交付5.26万辆,同比增长65.8%。

终极服务一直被蔚来视为护城河,但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4月,蔚来正式宣布,部分首位车主家装充电桩免费更换,每月免费更换次数从6次改为4次。

与此同时,竞争产品的出现也抢走了蔚来市场。

ET5于去年12月上市,成为威来新的主力车型,占公司第一季度销量的近60%。今年3月27日,飞凡F7上市,车也可以换电,相当于ET5空间,但起价便宜12万。

服务“减配”、竞品发力等原因导致第一季度整体增销,4月份销量大幅下降 。

前4月销量大幅上升的理想成功得益于准确定位,目标客户与实际客户准确一致。扩展路线、内置冰箱彩电、大空间布局使理想成为“奶爸车”、“互联网公司的高管驾驶”代名词。

与走大厂路线的蔚来、小鹏不同,产品多而全,覆盖面堪比大厂。理想只关注大空间SUV,走路“精品”路线,只开发一种车型,也使理想的成本优势比其他新力量同行更加突出。

理想的“抠门”可以说体现在很多方面。近日,理想创始人李翔在微博上炮轰传统汽车公司滥用营销费用,称“理想品牌的市场成本率只有0.6%”。降低广告成本,降低理想成本。

小鹏、零跑只是下滑加剧,其他新势力却达到了经营危机的地步。

威马曾与哪吒、零跑同名,在造车新势力中属于第二梯队,陷入股权冻结危机。

近日,威马汽车新增冻结股权4.99亿元,累计冻结股权超过45亿元。

天南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威马股权冻结的导火索是资金断裂。在此之前,威马也有多重迹象表明经营困难。

今年2月,威马因降薪、停薪等问题维权。工厂停产,核心骨干离开,威马也被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命名“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消费者谨慎购买”。

更多造车新势力业务已基本停摆。

4月4日,据媒体报道,一份涉嫌从天际汽车内部流出的文件显示,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产政策。

还停留在PPT汽车制造阶段的自游者,官方应用程序已经宣布停止服务一个多月。自游者的失败之前有迹象。2022年12月,社交媒体报道称,自游者创始人李一男决定解散公司。

历史长河中仍有许多车圈消失了。“自游家”和“天际”。2020年,赛林、拜腾、博郡被曝欠薪、欠款,三家公司均未逃出关停结局,在量产车出生前就已出局。

汽车行业仍然是少数民族汽车制造的新力量,曾经有惊人的数量。2017年,中国有近200支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到目前为止,2023年4月,只有魏小理、哪吒、零跑、创维等6支新生产汽车销售力量。

不再是资本市场的热度

无论是魏小理,还是面临关停困境的天际、自游家、威马,都是在2014年至2015年底成立的,这并非偶然。

2014年,国家向全国开放新能源汽车补贴,特斯拉宣布开放所有技术专利,成为国内互联网汽车制造的第一年。

2015年,有关部门出台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条例》,降低了造车政策门槛。

根据这一新规定,即使没有“准生证”,电动汽车企业也可以成立。

过去,汽车制造企业的成立首先要克服“准生证”这个级别。汽车公司要想推出新车,必须先向相关机构申请,批准许可后才能生产。目前,活跃的民营汽车公司吉利、长城和比亚迪通过收购破产的国有汽车公司或与国有汽车公司合资企业获得汽车制造资格。

看到国家放松了新成立的电动汽车企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燃油汽车高管渴望尝试吸引社会资本和地方国有资产进入该局,并成立了电动汽车企业,他们都想建立第二个特斯拉。

在上述背景下成立的新车制造公司统称为新车制造力量。

在成立的最后几年,汽车制造的新力量为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其强调的智能驾驶舱和车辆的第三空间属性使汽车制造的老年人耳目一新。随后,新力量兴起的大型中央控制屏幕和智能语音交互也成为新开发的燃料汽车的标准。

在内燃机方面,车辆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电动驱动在智能方面自然有优势,人工智能是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相当追求的方向。

起初,汽车制造的新力量碰巧遇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在资本市场上相当美丽。2022年,蔚来和小鹏美股股价分别为74.49、66.99美元高位,市值超过宝马、法拉利等老牌车企。

天南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2022年后,蔚来和小鹏的估值逐渐回升。目前,两家公司的股价已经在10美元左右徘徊了很长时间。相比之下,走增程路线的理想股价并没有小鹏那么涨跌,股价从高峰期的47.7美元跌至24美元。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过去。就连国际汽车制造新力量的创始人特斯拉的股价也从414美元下跌到今天的170美元。尽管特斯拉的销售和利润在过去三年中创下新高,但它还没有回到以前的高估值。

股价的下跌给已经没有造血能力的造车新势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22年,蔚来和小鹏分别亏损144.37亿和91.4亿,第二梯队零跑亏损51.1亿。

走低端路线的哪吒和产品线相对单一的理想,成为亏损较少的新力量。两家公司2022年平均亏损约20亿元。

虽然电动汽车将智能化打造成长板,但它们仍然是像燃油汽车一样的工业产品,无法逃脱规模经济的主导地位。

北京麦锐思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史建飞告诉《财经故事》:“只有当汽车企业年销量超过30万时,才能平摊生产模具的成本,实现盈利。”

从目前新势力的销售业绩来看,只有理想的盈亏平衡线有望达到30万。

乘联秘书长崔东树对《财经故事汇》说:“传统汽车品牌不是传统的,新的力量也不是新的。电动汽车本身属于制造业,只不过是一个好的电池,生产技术改进来创造一个好的电动产品,其中技术和支持系统是关键。新的力量只是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支持,而不是新的技术。”

“传统”势力开始反超

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许多传统汽车公司也分享了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红利,埃安是其中之一。

根据官方数据,广汽埃安今年4月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120%。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今年4月,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也超过2.6万辆。

天南汽车制造新势力洗牌潮进一步加剧

在埃安大放异彩的同时,长安深蓝和吉利的极氪品牌也在逐渐增多。今年一季度,长安深蓝销量2.65万辆,极氪销量2.3万辆。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传统汽车企业在早期阶段更加观望。众所周知,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数量少了一半,相应的制造门槛更低。

传统汽车公司过去没有关注新能源的布局,更多的是由于内部利益纠缠,而不是其汽车制造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以生产新能源汽车。

在过去的两年里,出生在互联网上的魏小理将“智能化”作为自己的一大卖点,尤其是小鹏,仅2021年第一季度就通过软件支付获得了3000万元的收入,占当期总收入的1%,实现了软件更新等收入。

然而,智能并没有阻止小鹏目前的销售下滑。

对此,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告诉《财经故事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是“便宜”——综合成本优势突出,一款车型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竞争,竞争是综合成本。

在4月份的汽车市场上,销售增长的哪吒和理想产品的明显优势是综合成本低。哪吒走的是平价路线。虽然理想产品不便宜,但其定位是与奔驰和宝马竞争客户。前者在安静、空间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优于宝马相应的车型。

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玲对《财经故事汇》的判断仍在继续:“未来只剩下三四个新的造车力量,甚至更少。”

做精品产品,加强综合成本优势,仍能让新力量在巨头形成、竞争激烈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找到一席之地,以免在这一波重组浪潮中被淘汰。

原创文章,作者:财经故事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8218040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