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宣布停摆后,原价35万元的HiPhi Y,直接下降15万元,以19.9万元的价格开始促销活动。如果说在价格战时代,高河的这种促销活动具有极端的特殊性,那么比亚迪的价格战将成为今年的主旋律。
比亚迪新推出的秦PLUS荣耀版价格为7.98万,后续将带来海豚等其他车型的荣耀版,继续探索产品线价格。相比之下,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虽然比之前卖9.98万的冠军版减少了2万,但配置高于冠军版,不仅升级了智能上下电,还实现了连续对话功能。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比亚迪秦PLUS冠军DM-i 55公里续航车型实际最低售价8.48万元,与荣耀版最低配置车型相差5000元。即使与冠军版年终推广相比,荣耀版不仅降价,还增加了配置,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比亚迪秦PLUS论坛最热门的话题是这款新车猝不及防的降价。
价格战不断,老车主该怎么办?
与神龙去年开始的价格战不同,在比亚迪领先之后,除了少数现代伊兰特、马自达昂克赛拉等紧凑型燃料汽车宣布官方降价外,其他官方降价车型都是新能源。
其中,长安启源发挥了作用“电比油低”启源A05的口号从8.99万元降至7.89万元;吉利同级别产品帝豪L HiP还及时推出了龙腾版本,同样直接降价2万元,价格降至8.98万元;五菱星光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单一产品。在这两款配置车型中,只有高耐久性的高级车型的价格降低了6000元,起价为9.98万元。根据实际优惠情况,启源A05官降前后差价8000元,五菱星光官降前后差价4000元。
以上车型在没有缩水配置的情况下完成降价,部分车型也有跟进价格战的意图,但成本控制能力略低,只能通过推出低版本车型来降低起价。
前几轮价格战套路大致没有变化,要么汽车公司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有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体系的加持,有能力参与价格战。要么担心,不想看到朋友和商人毫不费力地收获市场,强行减少配置,参与价格战。
相对而言,一些因成熟系统而降价的车型甚至增加了配置,这对刚刚提到老车型的老车主不是很友好,但这种情况将继续下去。毕竟,在新能源市场上,影响新车降价的因素相对较多,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降价和增量现象;老车主可能对强制降价的产品有更高的接受度。
混合动力市场价格战持续,纯电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始价格战
与两年前相比,特斯拉和理想的车主每天都在大喊大叫“背刺”,自去年3月大规模价格战以来,消费者对价格战的看法突然平静了很多。
研究混合动力市场和纯电动市场的产品,两个细分市场的价格调整逻辑明显不同。以这场价格战为例,几乎所有能降价不减配的车型都是混合动力车型,而纯电动车型想要降价,基本上只能通过减配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亚迪降价的产品中,比亚迪秦PLUS、长安启源A05将价格降至8万以内。这两款车型的共同特点是纯电动续航时间短,基本卡住50公里,仅比国家规定的最低免征购置税续航时间长43公里几公里。而五菱星光,吉利帝豪L HiP更贵,但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公里,整车配置高于秦PLUS和启源A05。
其中,吉利帝豪L HiP的电池容量为15.5度,五菱星光降价的高电池容量为20.5度,而比亚迪秦PLUS的电池容量为8.32度,启源A05为9.07度。也就是说,吉利帝豪L 如果HiP和五菱星光等混合动力车型推出低功率版本,可以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价。如果将日常利用率较低的配置降低到8万甚至7万级,也不是不可能。
像比亚迪秦PLUS这样的车型在电容方面无法进行大调整(为了满足购置税减免政策),短期内几乎没有空间再次大幅下降,只能等待电池和电子部件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因此,今年年初的价格战还没有完全结束。从各汽车企业降价的手段来看,至少在年初的降价中,大多数汽车企业仍处于试探阶段,尚未完全发布大动作,这也符合市场规律。新年的趋势是相互测试的,战争将在下半年正式开始。
此外,即使许多纯电动汽车在今年年初宣布降价促销,基本上也是由于旧车更换或库存清算带来的降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质上降低了车价。因此,这种降价不是纯电的价格战,因为纯电还远远不够开战。毕竟,目前正在发展的主流纯电技术还没有人能与朋友和商家形成代差或市场规模。能够支撑价格战的人必须依靠各方面成本的下降。但今年可能是纯电的分水岭,有能力拉开与竞争产品核心技术的代差,是未来引发价格战的资本。
所以现在更适合买混动?
从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来看,如果纯电动产品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官方行动,比如谁有新车,新车的价格比旧车低数万,那么购买纯电动车型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差距。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混合动力可能是现在更好的选择。
正如上面提到的,相当一部分混合动力产品的价格还没有触底。毕竟现阶段混合动力车型降价的手段很多。例如,如果用小电池代替大电池,最近的消息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魏牌高山的新申请地图。据报道,这款车将将低配置车型改为小电池,以达到降价的目的。然后配合AR-HUD等配置,看似科技感很强,但对实际驾驶没有影响。对于经济型混合动力车型,降价空间比同级纯电动车型大。
换句话说,尽管混合动力车型的降价周期可能较短且波动较大,但消费者在每个降价周期内购买的混合动力产品必须是同级别所有新能源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此外,今年年初设定的基调是“电比油低”,目前只有混合动力车型才能达到这一点。
结语
据比亚迪销售介绍,秦PLUS售出7.98万后,来访用户络绎不绝,并点名购买该产品。根据销售数据,除了海鸥和海豚两种纯电动产品外,比亚迪目前几乎所有同存油电的车型都是混合动力产品。这也符合2023年以来混合动力车型增速明显高于纯电增速的总体趋势。也就是说,混合动力逐渐具有市场优势,再加上更强的降价能力,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只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频繁降价并不奇怪,但是老车主根本没有“背刺”感觉,看上去很难。
作者路咖汽车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51514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