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积分”政策在进一步改革的呼声中迎来了新的变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新政策将于2023年8月1日生效。
具体来说,决定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
一是调整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将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平均分降低40%左右,并相应调整积分计算方法和分数上限。
二是建立积分灵活性交易机制,新增“新能源汽车积分池管理”一章,建立积分池管理体系。
三是优化其他积分管理制度,包括增加企业平均碳排放水平的宣传要求,延长企业负积分补偿报告的提交时间,完成负积分补偿的零时间,规定企业购买的正积分可以补偿和结转,调整会计年度车辆的统计基准。
1
价格下降需要调节市场供需
2016年,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督促企业降低油耗,中国“双点”政策正式启动。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个部门正式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点”政策)。
该政策运作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协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19年9月和2020年6月发布了《关于修订的决定》,以保持积分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及时调整了“双点”政策。
自实施以来,“双点”政策在引导汽车节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国内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4.11L/100km(WLTC工况),较2016年下降40.8%,2025年提前三年达到4.60L/100km的目标。同时,与2016年33.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相比,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增长了17倍,达到603.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平均里程达到424公里,平均功耗达到12.35度,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06.8%、下降21.5%。
但由于“双积分”政策运行的本质是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积分价格波动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前期没有积分评估比例要求,正积分供应多导致价格低,中期由于疫情影响,积分供需收紧导致价格上涨。
然而,自2021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供应充足,双积分作用可能减弱。2022年,新能源正积分供应量是负积分的50倍,积分价格再次下跌。市场普遍估计,每个积分的价格将从之前的2140元下跌到500-800元,而更悲观的人预计每个积分将下降到200元。
2
平均下降40%的新能源汽车分数
为避免供需失衡,尽量保持价格稳定,稳定行业企业预期,《决定》将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平均分降低40%左右。
以4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为准 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根据2019年实施的计算方法可获得5.6分,2021年实施的计算方法可获得2.64分,最新计算方法只能获得1.56分。分数下调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能源积分的供应,调节双积分交易的价格。
此外,决定还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积分池管理”一章,建立了积分池管理体系。
当年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与负积分供需比超过2倍时,启动积分池存储,允许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存储到积分池,有效期为5年。
当年度新能源汽车正负供需比未达到1.5倍时,积分池中的积分将被释放,企业可以提取储存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当年未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将返还积分池。
乘客协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分析说,由于双点的动态变化难以预测,近年来新能源点波动较大。建立“积分池”制度,可以为收紧未来新能源汽车“双点”政策带来更多的积分存储,实现更好的积分交易,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预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设备行业部负责人透露,考虑到前期工况切换对油耗目标值的“放宽”,预计企业将在2025年后充分利用积分池提取积分,优化调整下一阶段油耗目标值和实施要求。这意味着燃油消耗的目标值可能会加剧。现阶段电气化转型缓慢的企业,如果不加快过程的提前布局,未来的日子会更加悲哀。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10910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