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转眼间,它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安心丸。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然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这种定心丸更像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吹起的冲锋号。

先冲击高端,再巩固刚需?

公告的核心内容是“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日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买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购买日期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买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不超过1.5万元。”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然后我们来提炼一下信息要点:

1.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无缝连接,至少持续到2027年底,即4年半以后。

2.在《公告》涉及的四年内,相关购置税减免政策分为两个档次。也就是说,前两年全额减免,后两年减半(各有上限)。

3.根据补贴上限,全额补贴期涉及车价的“理想门槛”为30万元;在补贴减半期,涉及车价的“极限门槛”为30万元。

梳理完《公告》内容后,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它带来的市场效果。当然,首先要起到定心丸左右的作用。经过十多年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和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消费端的渗透率已稳定在四分之一以上,并稳步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前进。当然,在结果的背后,补贴的下降和对新能源汽车权限的讨论也是同步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一口气确定未来至少四年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与去年几乎“压哨”和“挤牙膏”的一年续期相比。无论是强度还是态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都可以从生产到消费端安定下来。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至于四年期,很容易理解分全额和减半两档执行。这相当于同时确立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并将逐步像以前的国家补贴一样下降。关键在于公告中涉及的补贴车辆。类似于去年对燃油车的购置税补贴,按理论价值计算。如果你想在前两年尽可能全额获得3万元的购置税补贴,这意味着新车的购置价格在30万元左右。但与燃油车购置税补贴“划红线”的方式相比,《公告》并不涉及新能源车的价格或其他条件下的“一刀切”。也就是说,虽然价格30万元的车型理论上“性价比最高”,但价格30万元以上的车型也能吃光“红利”。因此,综上所述,《公告》前两年(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起到了更高的作用。即使是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也要面对格局的变化。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公告后两年(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其作用可能更加巩固。这里提到的夯实,与其说是指3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汽车,不如说是针对15万元左右的车型。为什么会这样判断?从减半后1.5万元的上限来看,仍可覆盖30万元甚至更高的车型。然而,随着汽车价格的上涨,减半后的市场效应实际上会迅速减弱。相反,在15万元左右的“刚需”市场,虽然不能完全吃下1.5万元的“红利”。然而,“寸土寸金”的效果仍将显著打开同价位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地位。

当然,无论是能覆盖30万元的车型,还是主要巩固15万元的“刚性需求”。从两个关键价格来看,都涉及到中国传统合资品牌的“根据地”。因此,参考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未来至少四年仍将处于攻势地位。事实上,这也意味着中国品牌仍将保持在30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抢占合资品牌股票市场,甚至发起对更高端奢侈品牌的影响。然而,外国汽车公司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即使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轨道也不会“孤独”。在未来四年“游戏规则”公布的情况下,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的“暗线”将何去何从?

谁便宜,消费者就买谁?

事实上,无论是公告的内容,还是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核心是: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更好的产品。例如,消费者已经体验到了新能源在性能、安静、智能等方面的优势。然而,结合基础设施、能源补充和价格差异,现阶段的插入式混合和扩展技术路线无疑具有相对较强的市场活力。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那么,在更长期的新能源轨道上,具有先发优势的中国汽车公司是否已经处于“稳定胜利”的地位呢?答案可能仍然是未知的,因为合资品牌的反击可能已经出现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的“内部技能”竞争中,外国汽车公司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存在。要谈论这一点,丰田品牌无疑是最好的参考。

首先,丰田作为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公司,是传统品牌“大象转身”的自然案例。其次,在丰田章男治下,丰田多次diss汽车电气化发展路线。然而,这样一个转型的“反面教材”,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出一种有趣的趋势。丰田章男在“保守主义”光环下卸任总统后,上周以绝对优势连任董事长。更有趣的是,这个消息曝光后,丰田的股价上涨了 自2020年3月以来,6.3%的涨幅最大。也许股东们仍然怀念丰田章男治下的繁荣。但在商言商中,丰田近期做大蛋糕的趋势,或许是一团和谐的重要因素。

配备下一代电池的纯电动车型于2026年推出,续航时间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丰田的计划甚至可以赶上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末班车。但真正的“杀招”还是有望在2027-2028年左右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让我们从后者开始,因为固态电池并不是丰田提出的第一个新概念。相反,我们见过太多借固态电池画饼的汽车公司。那么丰田这次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关注呢?

首先是丰田在技术上的坚持和积累。毕竟,技术不会从石缝中跳出来,而是有痕迹可循。固态电池一直是以丰田为主的日韩汽车公司和电池供应商“反弯道超车”的法宝。因为它们直接投身于“地狱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方案的技术路线选择。这项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市场。但丰田等日韩企业在本项目中占据绝对技术专利优势,理论上也持有固态电池的最佳解决方案,以及落地后再次建立的坚实技术壁垒。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第二,丰田新计划的可信度,恐怕还有“2026年推出下一代电池”来背书。由于两组方案预计着陆时间非常接近,我们几乎可以把率先着陆的电池技术视为丰田的电气化战略和电池技术的支撑。在之前的技术猜测中,我推测这种电池技术将是一种半固态电池。但从后来披露的信息来看,之前的猜测可能是错误的。

补贴下降后,绿牌油电同权声喧嚣,购置税减免政策。

据海外媒体最近报道,日本将向丰田提供8.5亿美元的补贴,以支持后者在电力电池领域的计划。根据丰田的说法,其中一些将流入固态电池的开发,另一个重点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双极技术。后者可能与上述“2026年推出下一代电池”计划相对应。

如有必要,我们可以单独谈谈双极技术电池的技术。在这里,你只需要先了解以下几点。首先,丰田已经尝试过自己深耕的镍氢电池。其特点是可以提高电池效率(内阻低)、提高功率,提高单位体积的电池密度。思维类似于无模块电池,但技术方向完全不同。其次,在丰田科技树中,双极技术与树脂电池技术相辅相成。后者可以看作是一种“半固态电解质”,但它并不局限于电解质的使用(除此之外,丰田树脂电池在逻辑上与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非常相似;双极电池的背靠背连接与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相似)。简而言之,丰田计划中的下一代电池可以使用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材料来实现三元锂的耐久性,并获得比当前液体电解质更安全的锂电池。这与前面提到的“以更便宜的价格带来更好的产品”的观点相对应。

说得好不过多谈技术,但技术始终是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丰田等外资巨头的思路不够清晰,那么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战略进一步明确的背景下,其技术储备的释放将更加有针对性。面对几乎尘埃落定的新能源汽车趋势,现阶段可能不是占据先发优势的中国品牌掉以轻心的时刻。那些曾经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外国品牌的反击,已经在酝酿之中。

作者丨阮嵩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6219668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