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回应理想ONE车主回到:我们不怕在这个层面上被黑

最近的车圈,好热闹。

以长城和比亚迪为主导的“油箱门”事件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这件事还有待官方机构进一步调查,但更多的问题正在出现。

市场上出售的插入式混合动力/增程车是否使用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再者,实施国家六b排放标准在即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会有多大?

毫无疑问,消费者“被”上课,车主自发担心。

对此,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翔迅速采取行动,回应说:“理想ONE的高压油箱是韩国企业开发的。当时,国内没有供应商可以开发高压油箱。当时,许多专家不明白为什么使用金属高压油箱长期被黑客攻击……” 

“油箱门”后续不断?李想站出来发声了

李翔微博回应理想ONE车主

回到2019年4月,理想旗下首款中大型增程SUV-理想ONE正式上市,其使用的金属高压油箱一度备受争议。当时有言论说“欧洲车基本普及塑料油箱,金属油箱安全系数比较低”。

但事实上,由于插入式混合/扩展车辆有一定的功率储备,发动机启动时间远低于燃油车辆。也正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箱将充满汽油蒸汽(汽油很容易挥发)。

此时,需要使用高压油箱将汽油蒸汽储存在油箱中;加油前,油箱内的蒸汽释放到碳罐中,通过碳罐进入发动机燃烧。在加油过程中,碳罐会吸收产生的油和气体。

  “油箱门”后续不断?李想站出来发声了

2019年理想ONE;图源:理想汽车APP

简单来说,高压油箱已经成为插混车的必需品,以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油箱内挥发的油气,避免排放污染。然而,成本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而不是高压油箱,而是常压油箱。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不仅是成本比较的问题,高压油箱还增加了其他部件,包括碳罐、油泵、油箱口、加油管道和相关阀体的设计也有所不同。

但也有人认为,常压油箱涉及很多专利,并非所有产品都会将汽油蒸汽排放到空气中。

至于真相是什么,还需要看后续的调查结果。

“油箱门”后续不断?李想站出来发声了

 图源:理想汽车APP

除了“油箱门”引发的后续争议外,李翔的回复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李想称通过联合研发,L系列支持当地企业成功研发高压油箱,并将制造厂放在常州工厂旁边。

与此同时,李翔本人发表了一篇长文,回应“理想汽车广泛使用中国本土供应商(产品)”。

包括:自动驾驶芯片、长信存储器、和赛激光雷达、宁德时代和新旺达动力电池、孔辉和保隆空气悬架、伯特利制动系统、未来黑色技术HUD等。

据李翔介绍,理想L系列芯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25%。李想在文章中说:“我们不怕在这个层面上被黑,我们为此感到骄傲。”。

曾几何时,国产芯片或“中国制造”曾被认为是低端和替代品类。今天,这样的评论仍然存在。面对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差距是企业不断迭代的动力,但这不应该被感兴趣的人抹黑。

还是那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看一组数据,2022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达到2734亿美元,出口1539亿美元。今年的Q1,中国集成电路出口609.1亿个,较2022年的704亿个同比下降13.5%;而与2022年的1402.9亿相比,进口集成电路产品1081.9亿,同比下降22.9%。

与2022年相比,中国进出口集成电路数量差距正在缩小。除了半导体需求的隐性降温外,从市场层面的新闻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在不断提高。不仅是需求,还有质量。

特别是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公司对当地供应链的支持必然会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因此,只有不断迭代和创新,当地供应链产业链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道路。

“油箱门”后续不断?李想站出来发声了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徐珊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26228812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