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

另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力量被申请破产。回顾拜腾汽车的艰难道路,近两年的汽车制造业真的要进入淘汰赛阶段吗?

近日,企业调查显示,南京志兴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志兴新能源)被申请破产。破产申请人为南京坤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

同日,由上述知行新能源、南京兴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有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南京志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志兴电动汽车)也增加了破产案件。破产申请人为南京市栖霞区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圣戈班汽车玻璃(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

据了解,百腾汽车是智兴新能源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于2017年9月正式发布。此前,百腾在中国南京设立了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北美总部位于硅谷,负责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并在德国慕尼黑设计了车辆设计和产品概念的研发。

拜腾汽车辩称,仍有“救命”的希望

根据《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申请人南京坤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知行新能源汽车公司破产清算案件中表示,公司拖欠包机费77万余元;另一位申请人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表示,拖欠货款超过369万元。

在知行电动车破产清算案件中,三名申请人也表示被公司拖欠。

上述申请人认为,两家拜腾汽车关联公司作为债务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还能力,涉及大量执行案件,停止经营。为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依法申请破产清算偿还债务。

但在裁决中,两家拜腾汽车关联公司辩称,自2020年以来,由于融资环境恶劣,拜腾集团C轮融资失败导致资本链断裂,2020年7月宣布停产,影响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实体,暂时无法偿还到期债权。

也就是说,他们将目前困境的原因归咎于拜腾集团的融资失败。只要他们能获得融资,他们就很有希望依靠拜腾集团恢复融资能力来摆脱困境。

此外,智兴新能源还表示,其工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生产资产重组,将积极克服资本周转困难,尽快解决相关债务问题。

智兴新能源还表示,拜腾集团汽车项目是一个重大建设项目。为了推进项目,各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对拜腾项目寄予厚望。如果在批量生产前夕进入破产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取消公司汽车生产资质的稀缺资源。因此,由于汽车生产相关设备的高专用性和实现困难,资产折扣可能非常严重。

言下之意是,拜腾汽车“还有救命的希望”,并表示已具备量产条件,正在进行资产重组,市场价值远远大于账面价值。

但法院并不相信这一点。根据法院的认定,知行新能源汽车公司和知行电动汽车公司涉及多起执行案件。虽然他们名下有巨额财产,但存在权利缺陷和资产整合,导致法院无法执行到位。对于许多执行案件,执行程序只能终止,导致申请人的权利得不到维护。

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

此外,法院认为,该公司已经停止运营多年,经过几次自我重组,并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申请人在案件强制执行后无法偿还。应当确定知行新能源汽车公司和知行电动汽车公司有破产原因。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偿还债务的,依法受理。

目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事实上,拜腾汽车有机会“自救”。2021年,债权人申请知行新能源和知行电动汽车破产还债,但法院当时驳回了申请,考虑到给予自助的机会。尽管如此,拜腾汽车仍然没有抓住机遇,无法摆脱解决债务问题的困境,损害了许多债权人的权益。

此外,自2020年以来,法院已立案受理和待受理80多起知行新能源执行案件,涉案金额约1.5亿元;知行电动车涉及100多辆,涉案金额约300辆.5亿元。上述案件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止执行,或因财产缺陷而执行不到位。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院这次做出了接受立案的决定。

6年烧光84亿,却没有车可造?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拜腾的前身其实是“和谐富腾”。为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早在2015年,富士康、腾讯、和谐汽车就联合投资10亿元建立了“和谐富腾”。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和谐富腾”三位金主成立一年后相继撤资,和谐富腾正式改名成立拜腾汽车。

拜腾出生的“金钥匙”最明显的标签之一是其强大的核心管理团队:包括许多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行业顶尖专家,他们是宝马、特斯拉、谷歌、苹果和其他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的骨干成员。

其中,拜腾的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和戴雷在汽车行业家喻户晓。毕福康在宝马工作了20多年,并主持了以宝马命名的电动超跑i8;戴雷不仅在宝马大中华区有大约10年的工作经验,还在2013年加入了英菲尼迪,担任中国事业部总经理和东风英菲尼迪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外,拜腾还招募了前宝马设计副总裁等“行业领袖”,形成了国际化、高标准的管理阵容,甚至被评为“拜腾拥有梦想团队”。

拜腾背后的投资阵容也很豪华。2018年6月,拜腾成立第二年宣布完成价值5亿美元的B轮融资,包括一汽集团和宁德时代。

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产品

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被申请破产!

2019年9月,一汽集团再次参与拜腾5亿美元的C轮融资,双方的合作似乎更进一步。但就在人们期待拜腾重生的时候,财联社报道称,2019年9月拜腾宣布的C轮融资并没有完全落地。没有一汽集团的支持,拜腾每况愈下。2020年6月29日,拜腾汽车首席执行官戴雷临时召开电话沟通会,近900名中国员工参加。短短两天,2020年7月1日,公司宣布暂停中国大陆业务运营,只保留少数员工值班。

但很快,拜腾又遇到了富士康及其“再续前缘”。2021年初,拜腾宣布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表示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第一款M型-Byte量产。根据协议,富士康将提供先进的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全力支持拜腾首款M型-Byte的量产制造。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富士康计划向拜腾汽车投资2亿美元,如果投资达到,这笔钱将成为拜腾汽车的“救命钱”。

2021年7月12日,拜腾汽车突然传出破产重组的消息。对此,拜腾汽车表示,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向拜腾提起破产申请。法院尚未正式接受破产申请,拜腾正在积极应对并寻求和解。

但最终,由于拜腾的财务状况恶化,富士康放弃了“救援”。现在破产信息来了,拜腾的第一个M-Byte车型也因此梦破,估计再也等不及量产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有多美,现在有多孤独。根据法院裁定的统计,自2015年以来,拜腾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总融资金额已达到约84亿元。然而,根据拜腾账户只剩下100万元的情况,拜腾在6年内烧毁了84亿元的融资,并欠下了类似于融资总额的债务。

而这六年拜腾汽车到底有没有产品落地?笔者查询了其发展轨迹,发现其第一款BYTON车型 2018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oncept(CES)全球首秀;到2019年10月,第一台工装件M-Byte正式下线,相关测试于同年11月开始;2020年1月6日,拜腾汽车首款M产品-Byte在北美正式亮相,起售价为4.5万美元。与此同时,拜腾开发商计划公布,首批北美合作伙伴展示。同时,公布了拜腾开发商计划,并展示了第一批北美合作伙伴。但接下来,我再也没有听到拜腾汽车产品的消息,随后是其关联公司新的破产重组信息公告。

大人物说:行业已进入淘汰阶段

大浪淘沙,谁主沉浮?纵观汽车行业的发展,现在格局多足鼎立,拜腾并不是第一个申请破产的汽车制造新势力,近年来退出的汽车品牌也不少。

此前,原乐视汽车的天际汽车也发布了《天际汽车停产通知》。鉴于公司资金和生产销售计划的影响,公司部分岗位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停产停产政策;

威马汽车也被报道停产、拖欠工资和裁员。3月29日,威马汽车还增加了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股权冻结金额约为40.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冻结期为4亿元;

去年11月3日,广汽菲克正式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此前,10月31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两大股东均发布公告,称已批准广汽菲克在亏损情况下申请破产。到目前为止,Jeep品牌只会保留进口汽车业务,所有国产车型都将停产;

还有被称为“保时泰”的中泰汽车,被汽车朋友戏称为“加油站特殊合作商户”,以高油耗而闻名,被称为德国前四名之一的宝沃汽车也因研发水平和产品功能而退出。

总之,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新品牌的迅速出现,适者生存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常态。无论拜腾是否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性,我相信它都会给整个汽车圈带来很多警告。最近,一些汽车行业领导者也公开表示,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不会有超过5名主流玩家。

BYD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企业必须首先拥有核心技术才能获胜。新能源汽车的改革是一场技术革命,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生存。如果只是简单的组装,生存的可能性就很小。在他看来,这个行业的机会窗口期只有3到5年。

华为执行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首席执行官余承东还表示,中小企业将在未来的汽车行业淘汰赛中合并。余承东认为,未来主要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将不到500万辆甚至1000万辆,“汽车公司将越来越少,也许中国市场的主要玩家数量将不到5家。”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在2022年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朱华荣指出,在过去的三年里,有75个汽车品牌已经关闭和转移,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将有60个保守品牌%至70%该品牌将面临关闭和转移。朱华荣认为,只有产品好、技术强、规模大、产出快的龙头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红也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汽车行业的未来有几个主要趋势,包括:虽然中国汽车仍有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危机,将告别两位数增长,进入微增长阶段;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独立品牌拥有“大三电”的声音;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快速迭代,Robotaxi未来可能出现爆炸性增长。

在今天的汽车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准备加入这个行业进行发展。有些企业已经进入市场,但他们也在努力工作。然而,也有许多人画大蛋糕和PPT制造汽车。有多少人能真正成功?要知道,造车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光靠嘴和PPT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汽车制造力量的增加,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谁能笑到最后?这就是造车大洗牌的开始!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电子工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100955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