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美国和欧洲可通过1600亿美元减少对中国动力电池的依赖

电动悟空摘录 据外媒报道,高盛(Goldman Sachs)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可以通过超过1600亿美元的新资本支出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在此期间,美国和欧洲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削弱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严格限制电池材料中的关键矿物,以及电池回收的兴起。

高盛的报告指出,为了实现电池供应链的自给自足,欧洲和美国需要在电池上投资782亿美元,在零部件上投资604亿美元,在锂、镍和钴的电池材料开采上投资135亿美元,在这些材料的精炼上投资121亿美元。

在美国,通货膨胀减少法案将促进当地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该法案于8月16日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包括促进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的条款,以及符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条件的新采购要求。

高盛的分析师认为,韩国企业集团LG和SK未来三到五年,美国对成品电池的需求将得到满足,而不依赖中国。高盛预测,韩国电池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从2021年的11%增加到3年后的55%左右。

目前,中国仍主导电池生产,包括原材料的开采和精炼。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研究,中国控制着全球三分之二的电池生产,加工了35%的镍、50%的锂、60%的钴和90%的稀土。

电动汽车咨询公司New Electric Partners的合伙人Ross Gregory据认为,尽管美国最近通过了通货膨胀减少法案,外国公司最近对美国超级电池工厂的投资增加,但高盛的成本估计似乎太低,欧洲和美国对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时间预测过于乐观,对电池回收的预期也不现实。

尽管一些势头正在形成,但除了中国公司,欧洲和美国仍然没有强烈的上游投资意愿。例如,澳大利亚没有由外国投资开发的未开发地区的大型电池采矿项目。在此期间,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增长可能非常巨大,这仍将推动欧洲和美国试图在这一领域超越中国。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汽车 占亚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3101710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