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去,赛力斯就开始采取重大行动。
3月初,赛力斯透露,他将全面研究华为,并在员工持股、工资标准和供应链控制方面学习。此外,赛力斯还引进了行业牛——原华为智能汽车选择产品部部长李波担任赛力斯集团副总裁。此举,相当“前后输血”的意义。
目前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问界,三款M系车型销量强劲,这无疑让赛力斯对华为更加坚定。
在问界成绩斐然的情况下,借力华为坐在核心牌桌上的赛力斯,这一次要好风靠力,学到深处。
最近,赛力斯发布了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计划让员工从今年开始持有股份。这一举动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想起了华为,因为华为依靠全员持股和全员激励,走上了不可战胜的狼之路。更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不仅要实施员工持股,还要推出新的工资标准和供应链控制体系,向华为全面学习。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华为的合作,今天的赛力斯已经实现了。赛力斯还发现,只有对华为的组织、流程和产品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在未来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现在,赛力斯向华为和原华为智能汽车选择产品部部长李波学习的消息被曝光,这让许多网民有不同的看法。网民们说:“赛力斯真的打算躺下,让华为自己来吧。”、“自家人随便整”。
在大家眼里,赛力斯把“身体和灵魂”都给了华为。然而,从与华为的长期合作来看,赛力斯不仅从产品技术上受益,而且在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至于失去灵魂和身体,这是生存后需要考虑的。
随着最近的热销,赛力斯在销量上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但亏损仍在继续。近日,赛力斯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亏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赛力斯营业收入355亿-365亿元,同比增长4.09%-7.02%;母公司净亏损预计为21亿元-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46亿-50亿元。
对于绩效损失,官员表示,这是由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投资高,导致研发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同时,前三季度销售低迷,固定成本和相关成本也较高;为了增加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上半年增加了市场推广,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事实上,赛力斯在2023年发布预期损失并不奇怪。自赛力斯与华为合作以来,其损失一直在增加。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9-2022年扣除的非净利润损失分别为8.84亿元、23.08亿元、27.93亿元和42.96亿元,四年累计损失约为100亿元。
结合赛力斯的各种情况,网友们也对此发表了意见。有网友说:“这700%的销量,姓什么都不重要。”。更有甚者直接称之为华为的“外包公司”。
尽管赛力斯在与华为合作后,失去了“独立汽车公司”的灵魂,但也获得了继续留在牌桌上的资格。而且,随着问界M系列的持续成交量,连续2月销量突破1万,有理由相信赛力斯的利润已经不远了。另一方面,华为的热销也给华为智能选车业务带来了与其他汽车公司合作的机会。目前,除了赛力斯,华为还与奇瑞建立了智能品牌,第一款智能S7车型也已上市,华为还将与北汽和江淮建立其他“边界”品牌。
写在最后
可以说,没有华为,就没有现在的赛力斯。在华为的祝福下,赛力斯从 “无名”已成为新能源的第一梯队玩家。即使在车型销售交付名单上,它最近也取得了领先地位。然而,目前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公司不仅仅是赛力斯。在这种背景下,赛力斯未来也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102015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