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文/杨倩

编辑/严凯

严格的来源/储能研究所

「储能严究院」据悉,2023年12月29日,西安奇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点能源”)C轮融资正式完成,融资总额高达3亿元。

据了解,本轮融资由交通银行金融资产有限公司、建新金融资产有限公司、中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生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领导。这意味着重量级国有资产已经进入市场。

到目前为止,奇点能源已经成立5年多了,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跻身独角兽行列,估值约10亿美元(约71亿元)。与B轮投资后估值37亿元相比,大约翻了一番。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数据来源:企业检查;绘图:储能严格研究所

早在2023年中,奇点能源就宣布完成超过7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当时储能行业最大的融资之一。

其B轮融资阵容豪华,10多家一线机构参与:由金石投资、金一资本、高山风险投资、广发信德、黄河工业、华金资本、安徽资本、朝西资本、新资本、科实资本、西高投资、历史投资者IDG资本、源资本、中国科技创新之星、晨资本继续加注,光源资本作为独家财务顾问。

当时奇点能源炙手可热,“超过2亿,但奇点估值偏高,2022年收入不足5亿,投资前30亿;相比之下,2022年上海采日能源收入接近10亿,估值仅为20亿”,相关投资者是对的「储能严究院」表示。

在资本弹药的支持下,奇点能源正在上市:2023年产能增长300%,出货量飙升253%,收入飙升500%至30亿元,员工增长约167%至500人。截至目前,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总容量超过2GWh。

但作为全民关注的超级赛道,储能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陷入价格激战,奇点能源难以独善其身。事实上,该公司的中标价格是2021年的1.407元/元Wh,2023年1.279元/Wh,最近跌破1元临界点,跌至0.805元/Wh的新低点,接近成本线。

与创业初期前四年的持续亏损相比,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似乎仍然是奇点能源无法克服的障碍。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图片来源:奇点能源官方网站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投资者的热情。事实上,奇点能源及其西安已成为新能源行业风险投资的热点。随之而来的投资者纷纷涌入。初创企业疯狂地征地挖人,甚至使西安电气行业人才工资上涨。现在他们已经跟上了深圳。

01创始人来自特变

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跃居国内用户侧储能系统集成商Top 10.吸引一线投资机构,包括高淳风险投资和IDG资本,其魔力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奇点能源由业内知名电力电子技术专家和一批具有十多年发展经验的高级硕士和博士工程师共同创立。

业内人士对「储能严究院」奇点的创始团队来自特变电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

「储能严究院」查询发现,在奇点能源高管中,刘伟增、张新涛、马超群均来自特变电工,2014年4月29日进入特变电工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名单,入选身份均为“中层管理者”。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奇点能源创始人、CEO刘伟增。图片来源:奇点能源官网

据企业调查,该公司创始人刘伟增目前持有39.5%的股份。他出生于1978年,来自河南省许昌市。他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专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

2004年10月,刘伟增从普通工程师晋升为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新能源公司总工程师。在此期间,他长期专注于高端电力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主持了4个国家863个项目,并获得了23项发明专利。

特变电工成立于1993年,1997年上市,是中国大型能源设备制造企业集团和全球领先的输变电企业。在特变电工期间,刘伟增也深入参与了公司的新能源业务,见证了公司从萌芽到起飞的转型。

特变电工的新能源业务始于2008年,业务线涵盖多晶硅、逆变器和光伏组件、风景电站建设和运营等。目前,新能源业务已占特变电工收入的三分之一,毛利率高达57.8%。特变电工的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也于2015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7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研究有利于储能发展的价格机制”。基于风电光伏业务,率先捕捉政策信号的刘伟增对产业趋势做出了长期预测,切入储能轨道,开辟了创业之路。

2018年11月28日,刘伟增正式成立奇点能源,汇聚了业内知名技术专家和一批资深硕士工程师。

成立前三年,创始团队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深入一线,全面调研市场,重点关注储能行业的痛点,专注于储能行业电池容量衰减过快、安全性差、转化效率低等顽固问题的解决方案。

基于我国成熟的动力电池生产经验,单个储能电池的制造对初创企业来说并不是太大的挑战,但它包围了大型储能电池“智能大脑”,这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

在自动通信方面,需要开发动态计算和终端校准电池安时数的算法。电池应配备自己的平衡电路,以实现毫秒功率调度响应;

在安全方面,必须解决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储能电池自动灭火、解决电池荷电状态差异等关键问题。

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这个新团队终于在2020年首次推出了奇点eBlock分布式能量块储能系统。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分布式能量块储能系统eblock。图片来源:奇点能源官网

因此,该行业首次提出并采用了奇点能源“All in One”设计理念将长寿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高性能变流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和高效热管理系统融入单个机柜,形成集成即插即用智能能量块生产eblock。

据了解,奇点能源储能系统产品的每个能量块都具有能量存储和交直流功率转换能力,储能电站的弹性扩展和积木建设可以通过多机并联实现。

目前,奇点能源分布式能源块储能方案已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力建设、中国能源建设、广东电网等多家客户大规模应用。据报道,2022年,奇点能源累计项目签约超过1.28GWh,年出货量增长近30倍,不断巩固“分布式储能领导者”基石地位。

2022年,由于需求激增,重大项目持续中标,奇点能源产能继续承受压力。奇点能源研发总工程师、产品线总经理张新涛表示,“奇点能源将迅速推动5GWh生产线的建设。预计到2024年,我们的年产能将达到10GWh-15GWh”。

奇点是时间和空间的起点。奇点能源在储能热30年的赛道上赢得了起跑线。在投资者的巅峰和资本眼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懂电网又自主掌握储能系统全栈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之一”。

对未来,刘伟增说:“在工商用户方面,我们应该在3年内成为行业第一;在大型源网侧市场,2022年可达800mwh至1GWh,2023年可达2-3GWh。”

创始人来自特变成立不到五年,奇点能源已投入工商电站近300个

△图片来源:奇点能源

02宁王、海辰隐身后

奇点能源于2022年9月宣布完成A 轮融资,投资者为宜宾晨道新能源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宜宾晨道」)和峰和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融资中,“宁王”创始人曾玉群和储能行业“网红”投资名单上出现了海辰储能的身影。

据企业调查,宜宾晨道成立于2021年4月,其实际控制人是晨道资本创始合伙人关朝余。最终受益机构股东主要包括宜宾市政府国资委(39.69%)、四川省财政厅(4.41%)、中信盛星(2.49%)中信股份旗下中信盛星;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是最大的自然人股东,最终受益6.85%,“宁王”前副手黄世霖持股3.11%。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宜宾晨道29.40%的股份,问鼎投资是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

据报道,2022年4月,宜宾晨道投资者在会见奇点能源团队当天达成投资意向。

对晨道资本来说,“奇点能源块储能方案采用单组串电池簇设计集成,将复杂的储能工程转化为标准化的储能产品,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是一项行业创新。”

至于峰和资本,可以算是海辰储能的代言人。“在投资圈,大家都知道峰和是海辰的CVC。”投资者是对的「储能严究院」表示。

事实上,海辰储能与宁德时代的关系相当微妙。据知情人士透露,“奇点能源是宁德时代和海辰的电池运输渠道。然而,宁德时代并没有要求奇点使用自己的电池。相反,它一直在使用海辰的电池,慢慢地将最早的1亿纬度份额切割给海辰”。

从重叠的投资者名单来看,海辰储能与奇点能源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

5月5日,迈威宣布,公司计划与上海朝希私募股权合作,投资2440万元认购嘉兴朝达股权投资合伙(有限合伙)基金份额,专项投资奇点能源。

这意味着海辰和奇点至少有三个共同投资者——除峰和资本外,还有迈为股份、朝希资本。

迈为股份也在新能源和储能相关企业密集布局,包括海辰储能、阿特斯、天奇股份、奥特维等投资企业。

朝希资本成立于2015年,准确布局新能源和电子半导体领域。目前,海辰储能、麦田能源、精控能源、金源盛、越南光伏、正泰新能、斯威克、拉普拉斯、伏达半导体、开元通信等10多家与储能相关的产业链企业已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朝希资本在苏州金融小镇发起成立朝希优势一号基金,专门投资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半导体产业上下游未上市公司。

资本搅热西安

奇点能源是投资者争夺西安储能项目的缩影,不断涌入的资本正在搅动这座千年古城。

“现在西安电力电子的人才工资几乎和深圳一样。”相关投资者是对的「储能严究院」透露。

根据招聘网站的信息,以河望电气为例,它在西安最新开放「控制软件工程师」本科求职者月薪1.5-3万,工资15“诱惑”,经验不限,和深圳总部待遇没什么区别。粗略估计,年薪可达45万。

与2023年相比,禾望电气在西安招聘的一线工程师工资普遍增加,从14工资增加到15工资。

目前,西安古都正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以储能行业为代表的电气行业备受追捧。“以前大家毕业后都去深圳工作,现在西安的工资涨了,很多人才都被挖回了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Xi高校资源丰富,不断为电气行业提供相关人才。Xi交通大学、Xi电子科技大学、Xi理工大学三所知名理工类大学的人才早已成为目标,校园创业蓬勃发展。

据知情人士介绍,西安储能行业基本分为两个派系:华为爱默生派系和特变电工爱科赛博派系。目前,热门项目包括奇点能源、精石电气、光能、合能电气、新爱电气、星源博瑞等。

「储能严究院」据了解,截至目前,深圳盛宏电气和汇川技术已在西安征地,储能行业正在疯狂挖人,和望电气也在不断扩招。

这三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储能行业主流公司都落户西安,成为西北总部和研发生产基地,不断巩固城市,形成了一批新能源军团。

2023年上半年,盛宏电气、汇川技术西北总部、R&D制造基地陆续落地西安西咸新区丰东新城,总投资7亿元、16亿元,将引进约5000名人才。

2021年,和望电气在西安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西安博润电气有限公司也是其五大研发基地之一。

而且在主流储能企业和西安「联姻」此前,西安的光伏产业早已根深叶茂,规模可达千亿之巨。

隆基绿能,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总部也在西安。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李振国成立于2000年,2020年获得高淳158亿元股权融资。

隆基绿作为光伏龙头,可以在那里“大本营”西安大规模布局上下游产业链。2023年初,隆基绿能总投资452亿元的项目落地西咸新区。6月6日,隆基绿能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刚刚落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约125亿元。

此外,比亚迪也特别喜欢西安。自2003年以来,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获得了乘用车牌照,并在西安设立了比亚迪西安工厂。从那时起,西安已经成为比亚迪在西安布局产业链的最大生产基地。

王传福曾对外表示,“目前,西安是比亚迪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除了总部深圳。”。

十三朝古都Xi安,造车新势力、新能源、锂电池、储能等产业链聚集在一起,在新兴创业的浪潮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储能严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5221456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