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爆炸的第574篇原创文章。本文仅记录了“新能源爆炸”的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集团,不收费推荐股票,不代表客户管理财务。
2023 年 1 月 19 日,通威披露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测 2023 每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272 亿元,同比增长 207%-231%,扣除非母亲净利润 260-280 亿元,同比增长 206%-230%。
业绩一出来,市场就一片哗然,大家都认为通威2022年报业绩预测暴雷!
根据年度业绩预测,即2022年Q4 归母净利润 34.70-54.70 亿元,同增 53.33%-141.70%,环比大跌- 63.49%-42.46%,扣除非归母净利润40元.2-60.20亿元,同增57.29%-135.55%, 环比大跌-57.63%-36.54% !
真相没那么简单!
01 通威2022年报道“雷霆”真相
一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爆棚的表现是基于价格高企的硅材料,甚至一度超过300元/kg,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预计这种高价格将不可持续,硅材料最终将迎来价格拐点,因此通威自去年7月以来一直在下跌。
虽然市场也被硅材料的真实趋势打击了近半年,但去年12月,硅材料价格确实迎来了价格拐点,平均交易价格急剧下跌,2023年前两周急剧下跌至170元/公斤以下,最低甚至打破150元/kg。
这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会对Q4的表现产生一些影响,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原因是公司在Q4中提出了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报废!
1月19日,很多人只看到通威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测,却没有看到同一天,公司还发布了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公司公告:固定资产、商誉、应收账款、存货等减值准备,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有减值迹象 24.31 1亿元,无利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11.87 加起来是36亿元。.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减值计提,通威的2022年年报也超出了预期。
以前很多人担心硅价格下跌,公司可能储存了太多的高价硅,遇到硅价格拐点可能损失惨重,但从资产损失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可怕,库存价格下跌准备也提取了6.97亿元。
当然,2023年是否会更糟取决于硅材料的价格走势。但是,当光伏行业的繁荣程度仍然很高时,硅材料价格不太可能继续崩溃!
事实上,对2022年业绩影响最大的是小型电池资产的资产计提减值14.87 报废损失11亿元.87 两者加起来26亿元.74亿。
很多人提到通威,都知道它是全球硅材料的领头羊,却不知道它是全球电池的领头羊!
02 减值不是坏事
事实上,通威自2017年以来一直是 PERC 电池龙头,连续五年全球电池出货量第一。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出货量已超过100GW,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完成电池出货量的电池 100GW 电池出货量的电池厂家。目前公司电池片总产能目前公司电池片总产能 根据公司的扩产计划,预计70GW 2023 公司电池片总产能超过年底 100GW,2024-2026 年为 130-150GW,产能仍领先于行业。
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是提高转化率,降低成本。从P型到N型,电池尺寸越来越大越薄,从166到182再到210。
大型薄片电池有利于降低成本已成为业界的共识,166及以下大型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小。根据光伏协会的数据,2021年大型硅片的总市场份额为2020年的4.5%大幅提升至45%预计2022年大型硅片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5%2023年或90年以上%左右水平。
针对行业的新发展趋势,通威也在积极淘汰落后的电池产能,提高资产质量。公司预计2022年 年底,大型电池片的产能占900多个% ,到 2023 年,公司166 以下尺寸电池的生产能力比例不足5% 。
这一次,落后产能小尺寸电池的资产减值和技术改革的资产报废,正是为了在大尺寸时代轻装上阵。
03 通威仍然是最好的公司之一
轻装上阵后,通威依然是光伏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依托全球硅材料和电池板的主导地位,公司的零部件业务也在快速发展。
预计公司2022年国内组件中标规模将超过8GW,包括国家电力投资、华润电力等央企。去年,Q4进入彭博新能源组件制造商Tier 1名单预计将在海外市场迅速推进。在产能储备方面,公司计划在盐城和南通分别生产50GW组件生产线,规模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特别是从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一家拥有冠军基因的公司。刘汉元从养鱼开始成为四乡八里的养鱼冠军,随后向上游发展,成为水产饲料的领导者,然后进入硅行业也成为全球领导者,然后成为光伏电池领导者,依靠硅和电池优势,成为组件领导者,也完全有可能,至少成为行业前三名的可能性很大。
通威也将成为光伏行业最强大的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只要光伏行业还在大发展,通威依然是最值得关注的公司之一!
至于趋势,无论是硅价格下跌,还是减值计提,事实上,没有必要太担心,毕竟,在过去的半年里,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这些坏消息,但有坏消息的机会。
但话说回来,通威30多亿元的减值计提也值得每一位光伏投资者思考:在光伏产业投资如此之大、技术升级如此频繁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继续大幅减持。如果一个光伏领导者没有数百亿的净利润,光是减值就无法忍受。
从这个维度来看,后续光伏产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这自然是巨头玩的游戏。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源大爆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8195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