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X3上市4个月后,终端折扣超10万元

宝马iX3上市4个月后,终端折扣超10万元

图片来源:度哥

上海车展于2023年4月拍摄

宝马被嘲笑为“杂项品牌电动汽车”,最终骄傲,最近正式宣布宝马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万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传统豪华汽车品牌。

这一消息发出的信号无疑是积极的。长期以来,宝马的电动汽车一直被嘲笑为“油到电”和“收集数量”。即使在去年,其新能源销售业绩也不理想,全年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仅为4.19万辆。今年前10个月,它已突破7.86万辆,转折点似乎即将到来。

然而,在反击的背后,我们很难不想到“以价换量”这个词。宝马iX3上市4个月后,正式下调,目前终端折扣超过10万元。宝马i3上市时,官方指导价为34.99万元,现在终端利后价格已达到25万元以内。

这样,反击可能很难有可持续性,所以为了进一步电气化转型,除了降价,宝马还想到了另一个举动,那就是与“宿敌”梅赛德斯-奔驰一起取暖。不久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达到50人:50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运营向公众开放的超级充电网络。

宝马能为自己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赢得更多的机会,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吗?

1

突飞猛进

宝马集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之一、MINI、Rolls-Royce和BMW Motorad四大品牌,并提供汽车金融和高端出行服务,一直在燃油汽车市场呼风唤雨。

自1994年4月在中国成立代表处以来,宝马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一直很顺利。即使在2020年,汽车市场悲惨的时候,它在中国这个单一市场的同比增长仍然是7.4%,销量达到77.7万辆(包括宝马和MINI品牌)。

2021年,宝马的发展势头保持不变,不仅同比增长8.9%,还超过奔驰和奥迪,成为当年奢侈品牌销量的冠军。

然而,在新能源时代,这个百年豪华品牌似乎开始“不受欢迎”,产品受到质疑,甚至一度被嘲笑为“杂项品牌电动汽车”。因此,长期以来,销售反应一直持平。

2022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为79.2万辆(包括BMW和MINI品牌),虽然在中国豪车市场排名第一,但销量仍较2021年的84.6万辆有所下降。

其中,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五款纯电动车型,包括创新宝马 i7、全新BMW i3、BMW i4、BMW iX和BMW 年累计销量仅为4.19万辆iX3。

在去年1月至12月的新能源制造商销售排行榜上,以及汽车和SUV销售排行榜的前15名中,我们根本看不到宝马。

就在人们认为传统豪华车的纯电动产品是“无法支撑的阿斗”的时候,转折点出现了。2023年,宝马电动汽车呈爆炸性增长。

今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了39.26万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同比增长3.7%。其中,BMW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惊人的283%。

12月4日,宝马集团宣布BMW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销量超过30万辆,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这一成就的传统豪华汽车品牌。

此外,据了解,在35万元以上的车型中,去年M7之后的宝马iX3已经超越,近一年销量为3.81万辆;近一年,宝马i3的销量为5.1万辆,已排在威来ES6之前。

在纯电板块属于“凑数”存在的宝马,似乎慢慢赶上了。

2

薄利多销

宝马在纯电方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无论是之前的反应平平,还是现在的突飞猛进,背后的原因都是显而易见的。

转型缓慢可以说是传统豪华车的“共同问题”,而宝马则是“早起,晚起”。早在2007年,BBA就成立了专门的电动汽车研发机构——Project i,后来在2011年创立了i品牌,并推出了i3和i8两款电动车。

其中,i8是一款混合动力跑车,i3是一款纯电动车型。2014年,i3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推出了纯电动版和增程式混合动力版,分别售价44.98万元和51.68万元。

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外电动汽车市场还不成熟,i8和i3的价格和电池寿命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长期未能获得销售支持,最终停产。

也许是因为这次尝试失败,宝马暂时对纯电板块没有太大兴趣,也没有继续努力和资源倾斜。

此外,在消费者心目中,保守的BBA无论是智能化、三电技术、车型设计、服务体验、产品定价等,都无法与国内新势力相比,仍在用燃油车的思维制造电动车。

这也体现在宝马身上。比如去年3月上市的全新i3,其“中国特供”属性,34.99万元的价格,526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很难说在主流电动车产品中有什么吸引力。

此外,新i3还因与宝马3系共享CLAR后驱平台而被嘲笑为吃旧的3系列“油到电”车型。不仅是新i3,纯电动中型SUV宝马iX3是基于宝马X3“油到电”,纯电动四门轿车宝马i4也是基于CLAR平台,属于“油到电”产品。

很难不质疑宝马是否只是在纯电力上“玩”,所以它不敢轻易开始。幸运的是,瘦骆驼比马大,更不用说宝马了。凭借其深远的品牌影响力,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路线,就可以扭转局面。

宝马给出的最直接的调整方法是降价。去年年初,刚刚上市4个多月的宝马iX3正式下调,领先和领先价格直接下降7万元。

去年11月底12月初,宝马i3也大幅降价,全国很多地方都有5万元的折扣~6万元。这在短时间内迅速刺激了销量。交通强制保险数据显示,去年12月,宝马i3保险数量为6565辆。在此之前的三个月里,该车型的保险数量分别为273辆、1414辆和3291辆,肉眼可见“飞升”速度。

今年,利润折扣仍在继续。根据汽车之家的信息,宝马i3上市时约35万元,现在终端折扣价格已达到25万元以内,充满了经销商发布的“1X万元折扣”信息。宝马iX3也是如此,到处都有10万元以上的帖子。

虽然降价策略可能没有长期效应,但今年宝马的纯电动销量稳定,不会在新能源领域失去存在感。

3

抱团取暖

除了损害品牌形象外,长期以价换量的另一个问题是宝马能否负担得起利润的下降?

然而,“车圈能见度”认为,也许你不必太担心这个问题。薄利多销的策略只是暂时的。其短期利润下降不仅是为了现阶段两款车型的销量,也是为了争取2025年宝马下一代纯电动平台Neue的时间 为Klasse做准备。

在今年8月举行的成都车展上,宝马带来了创新的纯电动宝马 IX1。随后,在11月开幕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宝马首次亮相宝马5系推出的纯电动车型I5,进一步覆盖了主要细分市场。

然而,我们注意到宝马iX1是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基于新的宝马X1FAAR油电共享平台,宝马i5是基于“油电共生”CLAR平台。换句话说,这两辆车仍然没有摆脱“油到电”。

根据宝马披露的信息,宝马下一代的纯电动产品将使用正在开发的Neue Klasse纯电动平台是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它计划花费大量资金,但基于这个纯电动平台直到2025年才会推出电架构产品。

相当于宝马在打折销售“油改电”车型的同时,在研发新平台和新车型的同时,打算先占领市场,然后蓄力爆发。

当然,宝马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储能量不止这些,它正在进一步扩大国内充电网络的布局。截至今年10月底,宝马公共充电网已连接全国58万多个充电桩,其中直流快速充电桩32万个,覆盖320多个城市。

11月30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签署50份合作协议:50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运营向公众开放的超级充电网络。

该合资企业计划到2026年底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个超级充电站,约7000个超级充电站。第一批充电站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在中国,有必要全面建设充电服务生态系统。我相信国内新力量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速度也给海外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与“老对手”团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宝马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反击”决心非常明显。在2025年到来之前,宝马需要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来争取时间,除了降价的iX3和i3。

作者|刘媛媛

来源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08141384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