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站建设储能利用率低,储能电池价格战这两个冷光闪烁

2023年11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增电化学储能电站227座,总功率7.41GW、总能量为14.71GWh,超过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蓬勃发展。今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后,攻防逆转、价格战、产能过剩、安全事故频发。“储能”充满了鬼头刀,其中新能源电站建设储能利用率低,储能电池价格战这两个冷光闪烁,最引人注目。

储能利用率低的新能源电站

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给储能市场带来了繁荣,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017年,青海省发改委发布的《2017年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首次提出了新能源配置和储存的概念;2020年以后,作为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配置储能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强制性条件。

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202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逆势上升,达到4.7GW,2019年新增投产规模的1.6倍以上。储能从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然而,“祸之所靠,福之所伏”。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强制配储带来的一配之、配而不用等矛盾日益凸显。

2023年11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指出,我国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较低。新能源配储平均运行系数0.09(日均运行小时) 2.05h)平均利用系数0.06,平均利用率指数0.27、达到电站平均设计使用时间的27%,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46次,平均日等效充放电次数0.31次,相当于每3.3天完成一次。

以2020年12月建成投产的山东寿光营恒远光伏电站为例。该电站配备了2万KW的储能设施。近三年运行数据显示,储能设施利用率不高。根据今年的统计,储能设施从1月到8月充放电次数不到100次,平均每月只有10次以上,远不及每天一次的设计值。

对于光伏电站项目储能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储能配置”的自主权太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强制储存的潜规则辐射范围内,短期内给中国储能市场带来了持续扩大装机规模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随着储能市场的发展,混乱越来越突出。

储能电池的最低价格为0.25元/Wh?

根据企业检查平台的信息,目前我国储能企业已超过147825家,其中自2021年以来已成立108532家。也就是说,市场上70%以上的储能企业是近三年成立的。

三年来,中国储能行业涌入10多万玩家,叠加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因素。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许多储能企业发动了价格战。

有机构承认,目前我国储能电池产能已经过了200GWh大关,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87%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不到50%。其中,家用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不到30%。

为了在有限的储能市场中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许多储能企业开始了一场价格战。一、二线工厂血够厚,资金积累足够,通过降价抢占储能市场份额;中小型制造商血液薄,资本积累少,只能“不有功,但无功”,希望清理库存,收回资金,寻求一线曙光。

最近一张名为《附件:市场三四季度抛货市场》的照片在储能圈疯传,让人头皮麻木,汗流浃背。

照片显示,蜂巢、力神、海四达、海辰能源等电池制造商计划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大规模低价销售电池产品,价格战日益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塔菲尔抛出5亿A产品,三元方形电池抛出2亿多元,单价0.27/wh,铁锂抛售价0.25/wh,宁德、蜂巢、中航、新旺达的三元方形在贸易市场严重滞销。”

换句话说,就照片而言,储能电池的最低价格是0.25/wh,地板已经掉了。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131813360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