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逐渐成熟后,各汽车企业都在竭尽全力争夺市场。
作者|胜马财经 杨一帆
编辑|欧阳文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正在加速。
胜马财经了解到,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生产和销售数据,比亚迪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在压力下,特斯拉今年发起了许多价格战来应对竞争,这也使得“降价促销”成为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显著的标签。
8月后,宁德时代发布了磷酸铁锂超充电池,并发布了大规模生产时间线。一旦建立了超充电系统,宁德时代不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还将从根本层面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可以看出,在行业逐渐成熟后,汽车公司竭尽全力争夺市场。在自动驾驶之战中,理想和小鹏华为等企业发布“军令状”,内卷开城数量。然而,几家公司快乐而悲伤,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分化将变得更加明显。
01
降价潮来了,
消费新能源汽车“逆势”升级
今年上半年,人们的消费意愿变得更加谨慎,性价比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指标。但与大消费环境相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正在进行中“捂紧钱包”下逆趋势“升级”。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数据,宏光MINI去年全年 EV以50多万的销量获得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第二个是比亚迪宋,以全年478120辆的销量数据成为比亚迪家族最大的亮点,售价在15万左右。而特斯拉Model Y以31.5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三。
今年上半年,宏光MINI价格低于10万 EV已经从前三名中脱颖而出,特斯拉Model分别是销量第一和第二名 Y和Model 3.售价区间在22-30万之间;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销售支柱,比亚迪宋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59723辆车的销售。虽然成绩有所突破,但仍难以抵挡特斯拉的势头。跌至榜单第三。
可见,今年上半年,与2022年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购买力有了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制图:胜马财经
当然,上述变化的原因离不开特斯拉的降价策略。
今年1月,特斯拉中国首次宣布大幅降价。当时,特斯拉Model 3起价降至22.99万元,而Model则降至Model Y的起价降至25.99万元,最高降幅达到4.8万元。此外,特斯拉中国还宣布了新的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分别为78.99万元和87.99万元;尽管特斯拉中国在此之后也进行了两次涨价,但涨幅相对较小。7月1日,特斯拉中国再次推出降价策略,宣布购买Model S/X 现车两款车型,可享受3.5万元至4.5万元的福利优惠。
8月后,特斯拉连续两次宣布降价。八月十四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从现在开始,Model Y长续航版的起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两款车型均降价1.4万元。8月16日,特斯拉再次降价,Model S现车起价75.49万元;Model X现车83.69万元起售,降幅再创新高。
面对行业领先的价格战,其他汽车公司并没有落后。长安福特、极氪、哪吒等也在不久的将来推出了不同范围的优惠促销活动。“降价促销”四个字成为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显著的标签。
然而,从整个品牌的销量来看,比亚迪的表现最为突出。上半年销量突破百万,同比增长82.2%,超过第2-7名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哥地位,同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特斯拉和埃安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0万,第六吉利和第七理想和第八长安基本达到同一水平“10万俱乐部”。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品牌大厂的崛起势头明显,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增长率达到130.3%,埃安的增长率达到103%。在这种势头下,特斯拉难免会感到焦虑。
02
继续进行技术改革,
超充和开城将成为下一个赛点
除降价策略外,各企业还不断追求技术上的突破。超充,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赛点。
盛马财经了解到,在此之前,国内外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基本上都是基于三元锂材料进行超充尝试的。虽然该材料的耐久性更长,但相应的价格和成本也更高。但是最近,宁德时报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磷酸铁锂的4C超充电池,同时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神行超充电池。据了解,电池可以在15分钟内充满电。根据宁德时代的描述,电池寿命可达700公里,充电10分钟,行驶400公里,几乎相当于上海到黄山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实现全温域快速充电。即使在低温断电的情况下,00加速性能不会下降,也不用担心冰雪天气的充电。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神行超充电池”这款划时代的产品将于今年年底大规模生产,配备神兴超充电池的电动汽车也将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如果宁德时代的电池性能真的如描述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也将从根本层面得到解决。
根据磷酸铁锂占动力电池装载量的60%左右,宁德时代此举相当于投资了数千亿元的潜在市场“重磅炸弹”。足够大的性能差距甚至有助于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升级需求,进一步促进宁德时代的技术发展。
除里程问题外,自动驾驶技术也是汽车公司投注的焦点。
胜马财经了解到,目前自动驾驶主要分为L0-L56个等级。其中L2、L3自动驾驶还需要人工干预驾驶,严格意义上属于辅助驾驶,即NOA;L4、L5阶段可以逐步实现无人驾驶,简称FSD。在此之前,中国领先的汽车和互联网制造商正在布局自动驾驶技术。L2已实现大规模生产,L3尚未普及,L4及以上水平仍处于试验阶段。
但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驾驶行业的绘画风格急剧转变,迎来了激进的转折点。
长期以来,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获得大量的城市信息,国内相关法律不允许,但自去年以来,辅助驾驶的权限已经在一些城市开放。去年8月1日,中国第一个L3法规在深圳实施,开放了L3准入,明确了事故的权利和责任。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全力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商业应用。
各车企拿到信号后,就打了起来“开城之战”,以今年为时限,目标越来越激进——华为宣布将城市NOA推广到45个城市,小鹏是50个城市,理想是将城市竞争定为100个城市。
威来曾经专注于打磨高速NOA,现在也动员成千上万的自动驾驶算法团队加班,跟上同行,计划在下半年向数十个城市推广城市NOA功能。除了小鹏、理想、威来或华为“新势力”此外,比亚迪、长城、上汽等汽车公司也计划今年或明年在一些车型上推出城市NOA功能。
一场恐惧落后的赛车,辅助驾驶的智能化程度,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下一个消费痛点。
03
汽车公司进一步分化
出海仍然是一个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战争越来越激烈,但对中小型汽车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上图),在交付量不到10万辆的第三阵营中,曾经是新势力“销冠”今年以来,哪吒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上半年累计销量为5.54万辆,同比下降12.13%,与全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完成率仅为18.33%。
除了名单,还有问界、零跑等新势力,还有很多合资汽车分割剩下的市场。要说降价促销参与竞争,他们不努力,但收获很少。比如丰田bZ4X车型降价6万,福特Mustang Mach-E电马全系降价4万,销量难以提升。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还在生死线上挣扎。今年上半年,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直接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威马汽车”。8月11日,威马汽车宣布公司股权被冻结60亿元。恒大汽车、奇点汽车、雷丁汽车、天际汽车、爱驰汽车等也陷入了困境。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无论外部竞争有多激烈,生存都是关键。
当然,榜单上的前几名选手并不放心。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但国外市场是一片蓝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难说哪家汽车公司有决定性的优势。盛马金融注意到,在中国,竞争力相对普遍的长城汽车及其ORA Good Cat(欧拉好猫)2022年在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面对第二战场,后来者仍有翻身的希望。
除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垄断”除了东南亚市场,还有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等待进一步发展。然而,对于汽车公司垂涎的海外市场来说,仍有许多麻烦需要解决。
例如,目前所有汽车公司都面临着自身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华经工业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已有700多艘专业汽车船(也称为海运)“滚装船”)日本、挪威、韩国等三国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占比不到3%。
另外,中国充电桩“出海”它仍然面临着某些挑战。一方面,中国充电桩企业出口海外首先获得当地认证许可证,海外充电桩质量认证严格,接口标准不同;另一方面,当地充电桩技术设计差异,增加海外出口难度;地方政策问题也限制出口。在层层关卡下,新能源汽车第二战场“大战”刚刚开始。
END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胜马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241111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