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涉及2200万元锂电池专利诉讼

近日,锂电池行业两大巨头之间的专利纠纷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获悉,6月26日,珠海冠宇再次公布了一起涉及2200万元的锂电池专利诉讼纠纷。这是该公司6月份第二次涉及专利诉讼。6月20日,该公司公布了涉及1.06亿元的专利诉讼。

珠海冠宇涉及2200万元锂电池专利诉讼

珠海冠宇涉及2200万元锂电池专利诉讼

本次基本诉讼如下:

珠海冠宇涉及2200万元锂电池专利诉讼

作者注意到,6月20日晚起诉珠海冠宇的公司与6月26日起诉的公司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但两者都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常被称为ATL。

ATL实际上是指6家公司,包括新能源(香港)技术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香港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仅在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中),这6家公司的名称非常相似,作者特别向您解释。

ATL是一家著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由曾玉群、梁少康、陈棠华于1999年创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初始阶段,ATL需要财政支持来扩大规模。因此,2005年6月,日本TDK集团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将ATL转为TDK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尽管ATL是由中国人创立的,但它现在受到日本资本的控制。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珠海冠宇被起诉的一方。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珠海,在珠海、重庆、浙江设有生产基地,在印度设有工厂,是全球消费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ATL和珠海冠宇是商业上的直接竞争对手。根据TSR数据,珠海冠宇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在2022年排名世界第二,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ATL,是前三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此前,ATL多次对珠海冠宇提起诉讼。2022年,ATL对行业第二大企业珠海冠宇发起了两轮激烈的专利攻势,并提起了10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然而,尽管诉讼频繁,但ATL在这些案件中的胜诉率并不高。到目前为止,在珠海冠宇与ATL之间的10起专利纠纷案件中,已有5项ATL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决定,在此之前,ATL的四项专利于去年7月至10月和今年3月被珠海冠宇视为无效申请人。ZL201420789403.4、ZL201510564696.5和ZL2012035989.9被宣告无效,因为它们没有创造力,而ZL201720090970.4因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而被宣告无效。ATL随后撤回了相关诉讼。此外,在珠海冠宇提出无效专利请求后,ATL主动撤回了诉讼。

到目前为止,ATL发起的10起专利诉讼中有一半已经被ATL主动撤回。在连续输掉5场比赛的情况下,ATL似乎一定想把专利大战进行到底!

此前,前全国人大代表潘雪平就锂电池行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和避免滥用“问题专利”的恶意竞争提出了相关建议。他强调,目前,一些企业大规模申请并获得缺乏创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滥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实质性审查的规则。这些所谓的“问题专利”似乎有合法的专利权,但实际上缺乏正当行使的权利。无论最终专利侵权的指控是否成立,被控侵权的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来应对。滥用这种恶意竞争行为的“问题专利”严重限制了我国锂电池企业的发展空间,与国家倡导的“有序竞争”、“反垄断”与“防止内卷”的市场格局背道而驰。因此,这种行为不仅阻碍了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也违背了专利法保护创新的初衷。

回到两大锂巨头的专利战,珠海冠宇在面对ATL的反复起诉时,多次成功无效ATL专利。这种情况突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能力。显然,日本企业低估了珠海冠宇等民族企业在技术领域的能力和自卫的决心。

面对新一轮的专利诉讼,目前尚不清楚珠海冠宇能否成功无效对方的专利,或者日本锂电池巨头能否夺回一座城市。然而,作为这场专利战的观众,作者希望市场能呈现出良性的竞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进步和创新的机会,整个行业也将因良性竞争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来源:NE-新能汇GSALON

声明:本微信官方账号原创文章欢迎规范转载。转载时禁止更改文章内容,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标注作者的来源和来源:NE-SALON新能汇;作者??],本微信官方账号保留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原创文章,作者:新能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28229740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