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一个残酷的事实明摆着,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窗口期并不长了。如何在抢占市场份额关键时期的当下完成破局,成为各家车企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对于本就布局较晚的传统车企来说更为重要。今年以来,资本动作频频的背后,市场似乎给出了答案,分拆新能源品牌IPO成了传统车企的共识。就在不久前,吉利汽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残酷的事实显然,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窗口期并不长。
对于已经布局较晚的传统汽车企业来说,如何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时期完成破局更为重要。
今年以来,在频繁的资本行动背后,市场似乎给出了分拆新能源品牌的答案IPO已成为传统汽车企业的共识。
不久前,吉利汽车(0175.HK)公告称,其高端电动品牌极氪汽车可能会在12月7日按照保密基准向美国证券交易会提交IPO起草注册声明。如果极氪成功在美国上市,不仅将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美国的第四家公司IPO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也刷新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到上市的最短时间纪录。
在这方面,吉利汽车表示,拆分极氪将使投资者更好地评估吉利集团,并专注于保留业务,并在需要时为极氪提供持续、直接和独立进入股权和债务资本市场的机会。鉴于行业趋势和基于集团和极氪业务和运营的评估,建议拆分将提高极氪的价值,使极氪独立发展,充分释放其潜力,从而使股东受益。
吉利汽车股价11.84港元/股,市值1156亿港元。
资料来源:百度股市通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传统汽车企业分拆新能源品牌独立上市是一个风口。谁先成功上市,就有机会整合更多的资金进行发展,这是大多数汽车企业电气转型的合适途径;有利于提升子品牌自身价值,释放发展潜力。
事实上,为了获得高估值和吸引高融资,传统汽车公司推出了新能源品牌分拆IPO其中,东风岚图、广汽埃安等都计划独立上市。
此时吉利汽车分拆极氪上市,是不得已,还是计划已久?
01
吉利通过极氪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由于疫情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汽车行业遇到了严重的缺芯问题。此外,受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钢铁出厂价大幅上涨,汽车行业成本进一步增加,将导致整个汽车行业低迷。
今年前11个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836万辆,同比仅增长1.8%。1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仅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值得一提的是,这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金九银十铜十一的环比下降特征。
但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蛋糕真的令人垂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增长1倍,市场份额达到25%;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增长65.6%和72.3%。
与此同时,今年前十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上升至24%,比去年增长了13.4%快一倍。此外,今年前十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96.7%至49.9万辆,出口持续高增长。
自然,吉利汽车也想分一杯羹。
据公开资料显示,吉利汽车主营业务是乘用车制造,拥有全球知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龙头企业之一。
其中,极氪成立于2021年,定位于吉利汽车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由吉利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李书福亲自担任董事长,安聪慧担任CEO,突出重要性。
极氪品牌在中国采用不同于吉利品牌的营销和分销系统,通过国内2个极氪中心、49个极氪空间和16个交付中心直接为客户服务。极氪品牌在杭州湾极氪工厂生产,极氪工厂配备高标准生产设施,规划产能30万台/年,目前正处于产能攀升阶段。但极氪品牌尚未启动海外销售,未来将逐步利用沃尔沃品牌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售后网络为全球客户服务。
目前销售极氪的车型只有两款,即猎装轿跑极氪001和商务车MPV基于吉利汽车的极氪009SEA建造广阔的架构。极氪001是主销车型,兼具轿跑,SUV属性;极氪009最近发布,定位为纯电豪华MPV。此外,极氪还表示,随着供应链的进一步改善,极氪001的交付周期预计将缩短到4-6周,12月中旬和上旬的订单将在年底前交付。
根据吉利汽车披露的数据,今年1月至11月,极氪共交付6.6万辆,同比增长2641%,其中11月单月达到1.1万辆,同比增长447.3%,12月16日宣布年交付量达到7万辆,业绩增长有目共睹。除销量增长外,极氪平均订单金额也超过33万元,市场认可度显现。
极氪实现目标的极氪标志着吉利汽车从极氪向高端智能转型的初步成功,从传统自主汽车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02
极氪本身造血能力弱,出血上市
然而,极氪再次证实了造车新势力挣钱难的铁律。
在交付量的快速增长中,极氪也损泥潭,短短一年半累计亏损高达17.69亿元。
根据吉利汽车的财务报告,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极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和88.28亿元,但净亏损分别高达10.1亿元和7.59亿元。粗略估计,极氪平均每月亏损1.26亿元。
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净利润同比下降35%至15.5亿元,这意味着单极氪品牌将损失吉利汽车利润的一半。
由于亏损是行业共性,我们先抛开不谈,谈谈极氪的盈利能力,怎么弱字。
比较会有伤害,这句话一点也不假。2022年上半年,极氪整车毛利率仅为5%左右,但与同行相比,特斯拉毛利率高达27.16%,蔚小理毛利率分别为13.8%、11.5%和22%,比亚迪毛利率也在13%以上,不到同行的一半。
一方面是出血,另一方面是造血困难,表面上明亮的极氪极度依赖吉利输血。
极氪以吉利为金字招牌,备受资本青睐,股东阵容豪华。2021年8月,极氪完成Pre-A由英特尔资本领导的轮融资,宏商集团、博裕资本、哔哩哔哩、宁德时代后续投资,融资金额5亿美元
在完成Pre-A轮融资后,极氪将与生态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纯电生态领域布局,探索安全、可持续旅行和用户体验创新。
在吉利成熟供应链、平台能力和顶级技术的支持下,极氪在影响高端纯电力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大胆表示未来三年将推出6款新车型;到2025年,销量达到65万辆,居世界前三名。
资料来源:企业检查。
背靠吉利这棵大树,极氪估值也一飞冲天,车虽然但还没有交付,估值已达90亿美元。
据多家媒体报道,极氪在美国上市估值较高,计划融资超过10亿美元,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相当于约698亿元人民币。
除了高估值外,极氪在美国上市的另一个亮点是根据保密基准提交申请材料。所谓的保密基准实际上是美国证券交易会的规则之一。其目的是尽可能向其他竞争对手隐藏招股说明书的细节,并在具体上市时间不确定时为企业留下更灵活的操作空间。
事实上,极氪选择在美国上市也与签署审计监督合作协议有关。
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涵表示,近年来,中国概念股回避赴美IPO,主要是因为美国公众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查压力。但随着中美审计监督合作协议的签署,特别是12月15日PCAOB发布了《中国企业首次全面检查调查报告》,取消了对会计师事务所无法检查调查的认定,发出了中美达成审计合作协议的新信号。”
03
这似乎不是上市的好时机
市场可能更关注的是,极氪此时上市是不是好时机?
一些声音说:现在新能源汽车主要看增长率,极氪利用销售增长率,首先上市获得‘门票’,然后市场反弹,股价自然会上涨。主要品牌汽车公司正在酝酿分拆上市,第一家汽车公司可以占据行业的先发优势。
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似乎更充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来看,近两年来,受疫情、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赴美上市的中资企业数量急剧减少,其中今年赴美的公司只有5家IPO,共筹资1.625亿美元,规模较小。
另一方面,从股票的角度来看,受环境压力和行业竞争形势加剧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表现惨淡,新能源汽车股价下跌数千英里。自今年6月以来,魏小理继续无情地下跌,市场价值缩水了一半以上。
对于上述中美审计监督合作,虽然短期内会因会计师事务所未经检查而面临退市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市没有担心,毕竟,计划在2023年初及以后恢复定期检查,并继续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启动新的调查。
这样,极氪的打法就没变,还是走烧钱换规模的老路。急需融资的极氪能拿到这笔救命钱吗?我们拭目以待答,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博望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3113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