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召回会成为主流方式吗?
汽车召回总量大幅下降,汽车质量越来越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2年召回全国汽车和消费品的通知》:2022年,我国共召回汽车204次,涉及车辆448.8万辆,分别比去年降低了12.4%和48.6%。
“福特、本田等外资企业召回较多,新能源汽车召回较少,传统(燃油)汽车召回没有新的趋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年召回批次普遍较少,尤其是第二季度初,受疫情影响较少。
据统计,2022年召回批次和召回总量均大幅下降,其中召回总量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图片来源: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发布的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投诉,2022年汽车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汽车质量。例如,一些传统燃料汽车品牌经常出现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故障、新能源汽车里程缩水、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故障等。2022年,汽车及零部件投诉43836件,同比增长5.31%,其中质量问题投诉占近20%。
投诉量增加,召回总量大幅下降,数据偏差发生了什么?
新能源汽车召回增长
随着震动世界汽车工业的高田安全气囊十年召回事件的结束,国内汽车召回总量自2019年以来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数据,2019年召回汽车223批,总召回653.0万辆;2020年召回199批,总召回678.2万辆;2021年召回汽车233次,总召回873.6万辆;2022年召回204批,总召回448.8万辆,创下10年新低。
其中,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召回26次,涉及车辆175.9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的39.2%。显然,召回监管在召回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汽车召回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为1310万辆,占汽车总数的4.1%。与去年相比,报废注销量增加了526万辆,增加了67.13%。2022年,全国新注册新能源汽车535万辆,比去年增加240万辆,增长81.48%。2018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数量从107万辆增加到2022年535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
受此影响,2022年召回新能源汽车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召回新能源汽车47次,涉及121.2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的27.0%,同比增长31.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2年召回全国汽车和消费品的通知》指出,在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中的4300条缺陷线索中,反映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问题的报告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的41.9%。
2022年,特斯拉共召回6次,以79.1万辆的累计召回量压倒了一批品牌,在2022年国内召回榜上排名第一。主要涉及国产和进口Model的召回车型 3/Model Y,其次,进口Model X/Model S等车型。最大召回量达到43万辆,召回原因是示宽灯软件参数错误,可能导致示宽灯无法点亮。
在召回方面,进口汽车和合资品牌汽车的召回次数和数量远远超过国内独立品牌。从燃料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差异没有明显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年提高,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也远高于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与此同时,汽车企业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远程升级(OTA)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正在采用和提高改善车辆问题的比例,这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召回量创下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2022年全国汽车召回总量是过去十年中最低的。
召回监管不断进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零部件质量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善,质量数据的存储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的精确可追溯性和零部件切换的管理也越来越详细,售后信息的处理也越来越详细,这使得召回越来越多“简单”。
特斯拉召回的所有车辆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该技术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升级,用户无需到店即可完成召回。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本宏也表示:“现在我深深感受到了软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实力。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软件和OTA来解决的,很多经验问题都是通过OTA来解决的。在过去,传统汽车可能存在一些功能和经验问题,如ABS或ESP,因为OTA不能(只能通过更换硬件来解决)。事实上,有时可以通过软件匹配来解决这个体验问题,但现在像智能电动汽车,像阿维塔这样的产品是全球,无论是自动转向、动力还是汽车控制,所有的全球都是细到每个毛孔,它基本上可以迭代,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关键问题。”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能源车型,OTA在改进中发挥着非常明显的作用,车主也在逐渐适应OTA等手机系统升级。但OTA和召回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2年召回全国汽车和消费品的通知》指出,远程升级(OTA)逐渐成为改善车辆安全的重要途径。2022年,OTA召回17次,涉及车辆88.7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的19.8%。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2年上半年,就有33家汽车公司推出了92次OTA。全年OTA的数量明显远远超过了OTA的召回次数。监管部门已经高度重视两者之间模糊的界限。
2020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的》(OTA)技术召回监督通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生产者(包括依法在中国生产汽车产品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证书的企业,以及从中国进口汽车产品到中国销售的企业)采用OTA的技术服务活动,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生产者通过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并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备案,依法履行召回的主要职责。生产者通过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并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备案,依法履行召回的主要职责。如果OTA未能有效地消除缺陷或造成新的缺陷,生产者应再次采取召回措施。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质量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除了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方法外。包括定期发布反映汽车真实信息、值得消费者信赖的车型可靠性、安全数据报告、反映汽车市场真实车辆缺陷信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也为国内汽车安全召回增添了一份力量。
然而,尽管国内汽车召回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车主权利保护行动模式多样,媒体保护车主权益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但国内市场与发达市场相去甚远。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汽车制造商已发布390次召回,涉及2500多万辆汽车。
召回数量的巨大差异背后是汽车数量的更大差异。截至2022年底,美国拥有2.832亿辆汽车,仅次于中国。2022年,中国机动车数量已超过4亿辆,其中3.19亿辆。
在召回制度方面,中国起步较晚。汽车召回制度起源于美国。1966年,美国明确了一系列恢复管理程序和召回方法。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出台,这是中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开始。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召回进展也相当快。不到20年,国内召回制度迅速完善,逐步走上正轨。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召回汽车2628次,涉及9578.7万辆。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2年召回全国汽车和消费品的通知》,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化产品安全监管创新,稳步推进汽车安全沙箱监管体系,确保创新体系安全、适度、可控。结合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安全问题,深化智能汽车OTA安全评价,推动企业不断完善产品设计制造,降低产品安全风险,探索物联网产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您分享。如果媒体需要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作者和来源。任何媒体和“我们媒体”拒绝将本文的任何内容作为视频和音频脚本制作。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AutoM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5016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