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媒体称小鹏汽车已将自研电池提上议程,由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仲亮负责。据报道,目前小鹏的电池研发团队有500人左右,小鹏与上游材料供应链已有不少沟通,其自研电池初步落地期限在5年左右。(图片来自小鹏)11月28日,小鹏汽车方面对此回应称,人事变动属实,但是自研电池是“没有的事”。小雷了解到
一段时间前,一些媒体称,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钟的电池列入议程,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钟梁负责。据报道,小鹏的电池研发团队约有500人,小鹏与上游材料供应链沟通较多,自主研发的电池初步着陆期约为5年。
(图片来自小鹏)
11月28日,小鹏汽车回应说,人事变动是真实的,但自主研发的电池是不的。小雷了解到,小鹏汽车最近成立了广州鹏博汽车科技公司,注册资本高达5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零部件生产和电机制造。对于这家公司,小鹏表示,它与自制电池无关。
虽然小鹏的迹象表明,该公司确实有独立开发和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想法,但它仍然应该以官方声明为准,但我们也可以讨论这件事。小雷预计,小鹏汽车实际上计划开发自己的汽车电池,但官方否认,这意味着自主开发的电池还没有公开,或者真的与自制电池无关。
(图片来自小鹏)
如果不是自主开发的电池,那么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小鹏汽车是国内电动汽车品牌中三电系统最好的公司之一。据估计,宝马工程师和新公司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电池技术的研发,为后续的新车铺平道路。
近年来,国内汽车公司宣布开发自己的电池,广汽、长城、吉利等制造商已经宣布了长期的自制电池规划,长城汽车孵化蜂窝电池即将上市,BYD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实现汽车动力电池自给自足,顺便说一句,也有外卖的优势。
目前,宁德时代是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该公司约占全球汽车动力汽车电池装机量的40%。大多数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宁德时代的电池组。换句话说,宁德时代相当于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命脉,这也意味着汽车公司很容易在动力电池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供应短缺或集体价格上涨,汽车公司就没有发言权。
(图片来自小鹏)
为了避免上游供应链的脖子,汽车公司开发了自己的电池。然而,自主研发的电池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仅验证和测试就需要几年的时间,电池技术一直在更新和迭代。即使汽车公司实现了电池的自主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它也需要市场的验证。
无论如何,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电池将是一种趋势。小雷估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小鹏汽车也将开发自己的电池,以减少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毕竟,现在汽车电池太贵了,被供应链绑架更被动了。
本文图片来源:123RF 正版图库 来源:雷科技
原创文章,作者:雷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8171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