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自从收购台湾汽车线束厂进入特斯拉供应商系统以来,富士康已经进入汽车行业18年了,正以其宏大的汽车制造梦想登陆河南。

近日,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查询信息“河南新能源富士康”)在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机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回收及梯队利用(不含危险废物)、公园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道路机动车生产等。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对此,富士康表示,根据集团3 3战略产业规划,2023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郑州设立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成立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产业发展。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项目实施。

然而,去年年底仍在加速“撤离”为什么今年中国市场的富士康突然改变了策略?

1

态度转变

根据股东信息,富士康河南新能源由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后者为鸿富金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2020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与裕隆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宏华先进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设计、生产和制造新能源汽车。鸿华先进是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截至目前,鸿华先进已发布SUVModel C、汽车Model E、电动巴士Model T、Modell跨境休旅车 B、电动皮卡Model V共有5款车型,但均未量产上市。

去年4月,富士康在郑州成立了富士康新事业总部揭牌仪式,并宣布将在河南重建新富士康。当时,鸿海科技集团、鸿华先进董事长刘扬伟也表示,新事业总部“新”,一是为集团在中国大陆的产业发展开辟新局面,二是立足河南,为战略产业规划新思路。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根据富士康的发展战略,富士康将加快新能源汽车、数字健康和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的实施,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三大前沿技术“3 3”转型发展。郑州富士康新业务总部是富士康未来全球创新和产业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基准,承担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然而,六个月后,国家税务机关和自然资源部依法对富士康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和土地利用调查,使富士康的态度开始动摇,加上富士康最大的客户苹果,越南、印度等市场劳动力更便宜,近年来跟随苹果南富士康,也开始加速“撤离”中国。据统计,富士康已经关闭了20家国内工厂,转移了约3000亿元的产能,从在印度投资建厂到原地解散员工,包装运输工厂设备。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去年11月,鸿华先进作为台湾省第一只纯电动汽车概念股,在台湾省证券交易所新板上市。此时,刘扬伟不仅透露了Model C量产进度计划在今年6月底交付9000多份订单,并推出Model D车型。同时还表示,鸿华先进规划未来进入北美和东南亚市场,将立足台湾,放眼全球。没有提到中国市场的布局。

2

认清现实

“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为了支持当地汽车企业,许多国家开始强调建立去中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富士康制造汽车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中国销售汽车,而是成为全球汽车OEM,所以富士康犹豫不决。”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从新业务总部的成立到河南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半年多来,富士康也看到了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

去年6月,刘扬伟表示,富士康的汽车制造主要是OEM,时间越快越好。富士康想要快速实现从手机OEM到汽车OEM的转变,离不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支持。

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不断突破和快速发展,从上游电池材料和生产、中游汽车制造、下游销售和服务,建立了高效、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可以帮助富士康在技术、生态、价格等方面建立先天优势。

另一方面,富士康之前转移产能的决定也让它看到了在国外建厂的难度。以印度为例,2022年,富士康和印度韦丹塔集团联合发起了一家生产半导体和显示器部件的芯片公司,当时估值高达195亿美元。然而,由于被印度政府搁置,富士康最终不得不撤出资金。已建成的生产线和过去的苹果生产订单被印度公司接管。

在此过程中,富士康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据日经亚洲新闻报道,iPhone 富士康在14时期仍有70%的订单份额,iPhone 15出来后,只剩下58%,其余分配给立讯等代工厂。

这也影响了富士康的表现。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2023年12月,富士康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7%;第四季度总收入597亿美元,同比下降5.4%,预计 2024 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也将同比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其计算产品、智能消费电子产品和云和网络产品的销售疲软或持平。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富士康手机市场疲软,市场份额下降,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汽车OEM上,从而带动其他行业‘起死回生’。”有业内人士向“汽扯扒谈”据说,正如中国之前通过引进富士康机械制造商来培育手机产业链的计划一样,富士康现在也需要依靠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来实现自己的汽车OEM计划。

3

前景在哪里?

根据该计划,富士康将在2025年至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约300万辆)提供汽车零部件和服务。除了汽车制造业务,富士康预计到2026年,电动汽车相关业务的年收入将达到2296亿元。

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

尽管富士康透露,截至2023年11月,共有51个电动汽车计划正在进行中,其中14个潜在客户和23个项目已达到上述阶段。然而,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的下降也表明,一切都不如富士康预期的那么顺利。

GlobalData的基本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可能不会达到70%,业界公认“健康”其范围为70-80%,低于健康值的下限。2028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到65%,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可能下降到60%。届时,电动汽车工厂投资建设带来的新产能可能难以得到需求的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富士康OEM的前景在哪里?“汽扯扒谈”中国汽车出口可能成为富士康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根据乘客联合会整理的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和金额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增速57%;在出口额方面,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额达到1016亿美元,也超过了日本汽车出口额。有日本机器预计中国汽车出口量每年可能达到1000万辆。

受此影响,特斯拉、宝马、起亚、福特等跨国汽车公司扩大了中国制造汽车的出口规模,这也为富士康提供了OEM机会,就像吉利OEM生产的奔驰smart一样、光束汽车OEM生产的MINI新能源车型将出口到海外市场。然而,富士康这次能抓住机会吗?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81714637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