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黑芝麻智能迎来了沉重打击,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请状态发生了变化“失效”。若不能在3个月内完成最新的财务数据,其冲刺IPO过程可能会结束。
就在去年3月24日,香港证券交易所18C规则生效,放宽了对科技企业的上市要求。黑芝麻智能作为一家基于SOC的汽车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香港证券交易所18C规则生效以来第一家提交上市材料的科技公司。但现在上市过程受阻,公司的发展引起了公众的猜测。
根据天眼信息,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6年,运营商包括黑芝麻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黑芝麻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为智能汽车提供关键任务能力,包括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先进成像和互联网。其中,SOC是一种集成的中央处理器、内存、I/O接口和其它关键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黑芝麻虽然成立仅7年,但已获得10家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15款车型的意向订单,并与30多家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合作。其合作伙伴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江汽集团等主流汽车公司、博世、采埃孚、马瑞利等知名零部件供应商。
虽然朋友圈越来越大,但黑芝麻智能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5302.1万元、6050.4万元、1.65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达到7.60亿元、23.57亿元和27.54亿元。换句话说,三年来,黑芝麻智能亏损58.71亿元。
巨大的损失与黑芝麻智能公司的性质密不可分。作为一家科技公司,R&D投资至关重要,这也成为黑芝麻智能从未盈利的罪魁祸首。报告期内,公司R&D投资分别达到2.54亿元、5.95亿元和7.64亿元,占总收入的480.2%、984.0%和130.1%。
可见,黑芝麻智能R&D投资逐年增加,历年R&D投资是营业收入的几倍以上。特别是2021年的研发投入,甚至达到了营业收入的近10倍。黑芝麻智能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它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来取得技术进步。此外,其业务运营、研发、扩张计划还将产生大量的研发费用和资本费用,可能导致其长期亏损。
在市场地位方面,根据2022年高计算能力SOC出货量计算,黑芝麻智能排名第三。在INT8精度计算能力标准下,黑芝麻智能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份额仅为5.2%和4.8%,比第一名81.6%、就82.5%的绝对控制而言,黑芝麻智能的市场地位仍然不够稳定。
与此同时,由于研发投资高,黑芝麻智能的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公司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9.82亿元。去年同期,该数据仍超过15.53亿元,仅一年内,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就减少了6.84亿元。
由于成立时间短,黑芝麻智能大客户单一。报告期内,公司最大客户收入几乎超过一半,分别占47.7%、40.7%、43.5%。同期前五大客户的收入比例高达88.5%、77.7%、75.4%。
然而,由于所选赛道现在很受欢迎,黑芝麻智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支持。公司自成立以来,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北极光风险投资、招商局风险投资、腾讯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小米、威莱、吉利等主流和跨境汽车公司。就在2023年6月,黑芝麻智能刚刚完成C 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18亿美元,投资前估值飙升至20亿美元。
股权方面,黑芝麻智能是一家公司“夫妻店”。上市前,凯星持有8.33%的股份,道同持有2.48%的股份。其中,凯星由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的印章全额控制,而道同的妻子印章是印章 Dan控制。虽然夫妻共同创业增加了黑芝麻的智能家庭色彩,但家庭关系的变化也是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新经济观察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32114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