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本田汽车(Honda Motor)正在考虑在加拿大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设施。该项目总投资可达2万亿日元(目前约996亿元),将成为日本汽车制造商投资最高的项目之一。
据报道,本田正在评估其位置,包括位于安大略省现有汽车工厂附近的位置。预计本田将在2024年底前做出决定,新工厂将于2028年首次投产。
如果该计划顺利实施,加拿大工厂将成为本田世界第三家电池厂和北美第二家电池厂。
本田回应了这一消息,称目前还没有披露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考虑的加拿大工厂本田计划开始制造自主研发的电池。
两个合资电池厂已经计划好了
在电气供应链建设方面,本田的规划是与各种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电池和资源采购到资源循环,建立以Honda为核心的坚实价值链。
本文将主要分析本田电池供应链的建设。
从过去两年的行动来看,本田通过外部采购、合资企业和自主研发三条道路全面布局了电池供应环节。
在外部采购方面,在北美,从通用汽车“Ultium“平台采购;在中国,加强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双方于2022年达成战略合作——2024年至2030年,本田预计将从宁德时代购买123GWh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日本,轻型商用纯电动汽车将从远景电力购买电池。
此外,包括中创新航在内的本田电池供应商,去年获得了向本田正式供应的资格,将是e:NP1和e:两款NS1车型提供电池。
本田目前与LG新能源和GS合资 YUASA每人都计划了一家电池厂。然而,合作模式存在差异。LG新能源合资企业注重生产,GS YUASA的合资企业侧重于发展。
具体来说,2022年10月11日,本田和LG新能源联合宣布将在俄亥俄州新建合资汽车电池厂,计划产能40GWh,初期投资35亿美元,但总投资预计将达到44亿美元。双方目前已投资2.1亿美元。双方合资企业LH Battery(LG新能源51%,本田49%)已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工,2025年底投产。
2023年1月,GS-YUASA和本田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将在电池、材料开发和资本投资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该公司将于2023年底成立。
5月,据日经报道,本田和GS-YUASA将投资约4300亿日元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和家用电池。这两家公司将在日本建造一家至少20GWh的新工厂。
至于自主研发的电池布局,也是本田的重点规划之一,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电池价值链(图源:本田中国)由本田计划构建
固态电池是自主研发的主线
20世纪20年代下半年,本田将加快自主研发进程,不再仅仅依靠外部采购。在这个计划中,有两个关键角色,固态电池是自主研发的主要路线。
一是GS-YUASA。本田计划通过与GS-YUASA成立的合资企业开发大容量、高功率的纯电动汽车液体锂离子电池,并计划在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生产的电池将用于20世纪20年代下半年推出的车型。
二是SES。2021年12月,本田和SES Holdings Pte. Ltd.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签订了锂金属电池联合开发协议,并将在公司与艾芬豪合并后上市的SES AI Corporation(下称“SES)约2%的股权。
那么,两年过去了,本田和SES的合作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呢?目前还不清楚,因为双方还没有向公众公布具体信息。
然而,我们可以从SES开始。在本田之前,SES已经与通用汽车和现代汽车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2022年,SES与通用汽车和现代汽车签署了锂金属电池A样品的合作协议。
近两年后,SES终于在2023年12月13日发布了最新的100Ah锂金属电池测试数据报告,并宣布与一家汽车公司正式签署了锂金属电池B样品协议。然而,SES并没有公布特定的汽车公司。
根据测试数据,105.8Ah电池功率低(C/10)、在室温25℃的情况下,质量能量密度可达399Wh/kg,体积能量密度可达862Wh/L,但是电池循环次数仍在测试中。
一般而言,SES锂金属电池已进入B样品阶段。
战略储备
本田的电气化转型战略包括二轮车和四轮车的电气化两部分。
在第二轮电气化方面,本田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市场推出10多个电气第二轮;到2030年,第二轮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50万辆,约占第二轮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5%。
在四轮电气化方面,本田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市场推出30辆纯电动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到2040年,只销售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显然,在明确的规划下,本田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确定和强劲的。提前全球布局电池供应链或战略储备,有利于未来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