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布的新车,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被广泛应用“触摸交互”。而且,似乎人们普遍认为尺寸越大越好,按钮越少越好,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科技感,而物理按钮代表“落后”。然而,公众最近突然正式宣布“放弃触摸按钮”,原因是什么?
与物理按钮相比,触摸屏和触摸按钮的组合确实简洁大气,看起来很简单“顺眼”。悄悄地告诉你,功能集中在大屏幕上,没有那么多的按钮和线束,但也可以降低成本,汽车公司秘密美丽。然而,许多人认为,“传统的物理按键”比“触摸交互”更便捷。
在此之前,我们是触摸大屏幕和触摸按钮的激进推动者之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ID系列电动汽车的电动窗触摸按钮和前灯触摸按钮,这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批评。此外,一些燃料车型,如高尔夫、迈腾,甚至触摸方向盘上的按钮。
最近,公众突然正式宣布“放弃触摸按钮”,事情从何说起,原因是什么?
在CES 2024年,大众带来了新款高尔夫GTI车型的伪装车。虽然新车的外观变化不大,但内饰可以说是重点。它不仅换上了大屏幕,而且在中控台下保留了物理按钮,这让很多人大喊大叫“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大众还表示,其他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也将跟进,如目前已在其旗下 ID.2 all 在新车型中,物理按钮设计也被悄悄带回来。这意味着触摸交互式VS物理按钮的战争已经分阶段得出结论。
为什么要回去?当然,海外消费者骂得太多了。触摸屏减少了车内物理按钮,引起了海外用户的广泛投诉。大众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äfer此前承认,强调触摸屏策略和品牌“造成了很大的损害”。钱没省多少,口碑却跌了一段,确实得不偿失。
回到中国,最近我们讨论了很多小米SU7,车里使用了很多物理按钮,还有一个半隐藏的机械门把手。虽然这种设计出现在十多年前,但在2024年仍然非常实用,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当然,也存在争议。
编后语
物理按钮成本较高,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于触摸屏,维护或返回物理按钮,反映了汽车制造商从用户角度考虑的设计概念。汽车首先是一种交通工具,任何影响控制或不安全的设计都会在实践后逐渐失去市场,除非完全自动驾驶。
最后,小编想大声说:触摸屏无限,回头看“按”!
原创文章,作者:智电车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11714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