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外国品牌因管理不善而离开了中国市场。当人们讨论下一个退市品牌将是谁时,起亚的名字总是被反复提及。
起亚在中国成立的合资企业是悦达起亚,2016年销量65万辆,未来几年销量持续下滑,2022年跌破10万辆,处于市场淘汰的边缘。
业绩亏损伴随销量下滑。2020年至2022年,悦达起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26.12亿元和-37亿元,三年亏损超过11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起亚将退市的谣言层出不穷。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于10月26日回应了退市传闻:“起亚不可能退出中国市场,市场上传了很多谣言。”
回应退市传闻的那天,杨洪海正值起亚EV5试驾交流会。
会上,杨洪海坦言,起亚在中国市场确实有过“战略误判”,特别是低估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合资企业最大的困难在于营销理念跟不上”,但“早晚各有优缺点,现在正在纠正,全力转型。”
这一言论与杨洪海之前的言论完全不同。
今年6月,当谈到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杨洪海曾说过惊人的话:“今年第一季度,我在世界上赚了21亿美元,这是值得中国市场坚持的。你当地的企业有这些资本实力吗?你先烧了,我可以等着进来抢市场。”
“让敌人先试试。我口袋里全是钱和技术。我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在适当的时候进来清理你也是一种策略。”
短短四个月,为什么杨洪海的态度是180?°大转变?
原因可能是悦达起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市场表现。悦达起亚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是起亚K3 EV,起价22.98万起,配备48.6kWh电池包,纯电动续航410km,智能驾驶水平仍在L2。
起亚K3 EV实际上是一款油改电车型,相当于六七年前比亚迪秦EV的三电水平。
与现有车型相比,起亚K3 EV的数据参数相当于10万元的比亚迪海豚,但起亚K3 EV的价格是比亚迪海豚的两倍,在市场上自然不受欢迎。
今年8月,进口起亚EV6开始在中国销售,但上市后第一个完整的销售月只卖出了96辆。需要注意的是,起亚EV6是起亚电气化转型战略下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基于起亚品牌纯电动E-GMP纯电动平台,具有800V超快速充电的优势。
但其起价高达28.28万元,以及智能驾驶方案的不足,仍让许多中国消费者望而却步。
不久前,起亚号称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起亚EV5开始预售。
起亚EV5定位为紧凑型SUV,有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5.98万元和22.98万元。起亚EV5的起价听起来比以前的两款车型要好得多。
但在这个价格范围内,起亚EV5有很多竞争对手,比如宋PLUS EV、大众ID.4 X和AION Y等等。比亚迪很有名,公众给出了巨大的折扣,埃安是目前的“创二代”里面最畅销的一个。起亚EV5无论遇到谁,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此外,韩国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份额较低,品牌认可度不如德国和日本品牌。此外,起亚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没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起亚的计划,到2027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基于E-GMP平台的车型。然而,根据EV6和EV5的产品实力,我们无法感受到起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市场正处于电气化浪潮中,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对于起亚等品牌,应加快电气化转型步伐。
要么“破而后立”,拿出颠覆性的东西,打破中国新能源品牌形成的一套电气化定义。或者“随波逐流”,跟上中国品牌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步伐,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抢占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11713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