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制造业正以两种形式走向世界。一是中国本土品牌通过出口或海外工厂在当地开拓市场;二是国际巨头以中国为制造基地,出口到其优势地区。
后者,尤其是国内下滑的合资汽车公司。例如,起亚第二季度国内零售销量仅为1.9万辆,今年8月出口业绩超过1万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9月4日,起亚发布的公告显示,悦达起亚8月份出口业绩为10008辆,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7%,今年首次超过1万辆。
中国汽车出口业务的巨大潜力,不仅为悦达起亚等边缘合资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也延缓了电气化转型受挫的主流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的衰退。
01
在低谷中寻找增长水平
“中国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日新月异。确保中国市场的成功是起亚全球战略的核心要素。”今年3月,起亚全球首席执行官宋重申了起亚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并发布了新的新能源战略。
根据计划,从今年开始,起亚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基于电动汽车专用E-GMP平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共推出6款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起亚2030年的销售目标为45万辆。其中,EV车型年销量目标为18万辆,占40%。
然而,该行业对起亚的目标没有太大希望。毕竟,从2018年到2022年,起亚在中国的销量从37万辆直线下降到9.43万辆,年销量下降到74.51%。然而,出口业务的增长也向社会各界展示,在未知的背后,起亚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水平。
去年是起亚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东风集团退出后,江苏悦达集团与起亚成立了新的合资企业,江苏悦达起亚正式成立。根据协议,起亚和悦达集团将合作经营新的合资企业,投资9亿美元,扩大投资,引进新车型,开发新能源汽车,建立出口基地,提高汽车销售和产能利用率。
几乎同时,江苏悦达集团和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在新能源、物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此举也是为了进一步为悦达起亚的出口铺平道路。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月至7月,盐城港集团共完成滚动作业16071辆商用车,其中外贸出口14771辆,悦达起亚9140辆,从盐城大丰港码头出口到北美、亚太、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30多个国家。
02
建设全球出口基地
从出口车型来看,8月份悦达起亚出口1008辆新车中,焕驰出口5898辆,赛图斯出口3945辆,易跑出口165辆。今年1月至8月,悦达起亚累计出口销量达到45549辆,同比增长83%,在合资企业品牌中名列前茅。这也标志着悦达起亚出口业务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为此,悦达起亚还计划在今年内增加出口K5车型,打造焕驰、赛图斯、K5、易跑有四种出口产品阵容。与此同时,起亚为中国用户打造的纯电动汽车EV5也将在未来出口海外市场。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此外,悦达起亚还将出口国扩大到80多个国家。在起亚的全球战略中,江苏盐城工厂也将建成起亚的全球出口基地,计划到2026年,年出口规模将上升到20多万辆。
除起亚外,福特今年5月还调整了在中国的业务,并与江铃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江铃工程、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结合福特的销售网络,中国将成为出口中心,向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出口价格较低的电动汽车和商用车,通过出口具有国际标准的产品,帮助福特的全球战略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5月,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也正式出口到欧洲。首批300辆CR-V车型从上海运往欧洲。到达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后,先后运往英国、爱尔兰、冰岛、希腊、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
事实上,近两年来,中国自主品牌一直在加快出海步伐,但核心市场仍在东南亚、中东、南美、南亚等欠发达地区。虽然欧洲市场的汽车关税总体上较低,但欧洲市场,特别是西欧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对汽车有很强的品牌认可度,中国品牌的突破需要很长的时间。
相反,欧洲、美国、韩国和日本品牌可以利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制造优势,在中国完成生产后以更低的成本出口到欧洲等发达地区。这也给悦达起亚、东风本田、江铃福特等合资企业带来了机遇。特别是悦达起亚有望通过推动盐城工厂建设成为全球出口基地,进一步反馈起亚中国新能源战略的逐步实施,促进起亚在中国的再次腾飞。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051111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