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锂电池、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一种广阔的电池技术。

作者|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络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

从市场应用的过程来看,固态电池将首先应用于消费电子等小容量市场,然后逐步渗透到高端和中端电动汽车,最后广泛应用于低端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

据SNE research预测,2022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50万美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CAGR将达到180%。

目前,全固态电池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基础理论尚未完全成熟,难以指导和支持其大规模生产。

一方面,全固态电池仍有技术难点需要突破。例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远低于液态电解质,这显著增加了电池的内阻、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另一方面,高成本也是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因素。目前,液态锂电池的产业链非常成熟,性能更好的锂电池可以以低成本生产,而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半固态路线变化较小,被视为全固态过渡路线。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和行业预测来看,固态电池的成本基本上不可能在两年内与锂电池相同。

固态电池成本逐渐下降是一种趋势,但降价速度不会这么快。2025年左右,固态电池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装载,但只有5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才愿意使用。

半固态电池材料、工艺流程、生产线设备和现有系统通用性高,技术迭代速度快。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介绍,2022年消费电子半固态电池已成功应用,预计2024年将应用电力/储能半固态电池。

许多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公司宣布了半固态电池装载计划,预计2023年将成为[装载第一年]。

2025年左右,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等海外巨头均计划推出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东风、蔚来、赛力斯已宣布今年将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载。2025年前,长安深蓝、智己、埃安、高合等汽车公司普遍计划装载半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成本飘忽,商业和研发都在路上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锂电池仍占据目前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地位。

钠离子电池由于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相似性,迅速成为第二选择;

传统锂电池企业依托其资源和成本优势,先后押注钠电领域。

近年来,随着锂矿价格的上涨和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电池制造商在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或补充了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共同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市场。

与锂矿资源短缺相比,我国钠资源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2%,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锂资源供需失衡。

去年12月,中信建设研究报告指出,钠离子电池以性能好、成本控制潜力大为核心竞争力,迎来了历史机遇。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为了降低成本,降低纯电车的价格,汽车公司专注于钠离子电池,并将其视为锂电池的替代品。

然而,进入2023年后,在需求疲软和供应增加的双重因素下,碳酸锂价格从56.8万吨跌至17.4万吨/吨。

这也让钠离子电池以成本优势再次回归视野感到尴尬。市场普遍担心,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下跌,钠电池能否承担[锂电池替代]的责任。

钠离子电池不是为了取代锂电池,而是为了发挥补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锂电池的过度依赖,丰富电池应用的多种场景,从而实现动态平衡。

然而,由于电池能量密度低、循环次数少等缺点,钠离子电池仍处于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没有实现大规模生产。

据媒体报道,首款搭载宁德时代钠电池的新车预计将在第四季度上市,采用钠电池和锂电池的混合安装方案;比亚迪的钠电池也将在下半年大规模生产和上市,也将采用混合安装方案。

此外,星恒电源、雅迪科技、传艺科技、富能科技、江铃集团等企业也宣布了更清晰的钠电池产业化时间表。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锂电池:应用最广泛,短板出现,增长放缓

锂离子电池已经在手机、电脑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呼风唤雨,但钠离子电池直到 2015 年才有了商业化的眉目。

锂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技术之一,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

尽管全球锂电池需求将继续稳步增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2023-2025年的增长率可能会放缓。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锂电池作为可燃物的特性,决定了其安全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而在长期储能的要求下, 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

锂离子电池作为长期储能的缺点,还包括扩展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资源问题也成为锂电池长期储能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国内电池即将三分天下

2025年左右,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很可能在国内电池领域形成。

为了成本,入门级车型可以选择便宜实惠的钠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密度更低,成本更低,更适合入门级电动汽车。

中端车型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主,既要保证能量密度,又要合理控制成本。

预计入门级豪车主要以三元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主。

与固态电池相比,过渡阶段的半固态电池能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更适合20万元—价格50万元的产品。

对于50万元以上的车型,三元锂电池仍然是短时间内的主要概率,辅以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未来全固态,现在半固态从市场应用的过程

结尾: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锂电池将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而钠离子电池预计将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总之,电池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格局值得期待。

部分资料参考:36碳:“锂价疯狂后,钠离子电池上台”,证券之星:“钠电池量产第一年还能如期到来吗?》,电车通:“2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来了!》,崔东树:新能源锂电池市场变化分析-23年4月, 智研咨询:《2023年中国锂电池结构件行业现状分析》 乐晴智库精选:“固态电池:下一代高性能电池,全面分析产业格局

原创文章,作者:Ai芯天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1189276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