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有新能源汽车公司都迫不及待地制作了一份销售清单,并公布了销售结果。然而,华为的问界却异常低调。外界只能在赛力斯的产销快报中查询5666辆品牌销量。
与问世界的最高月销量相比,这一销量几乎减半。销量的急剧下降只是一种表象。事实上,华为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陷入了困境,并进入了十字路口。
合作模式裂缝
今年3月,广汽集团宣布,广汽埃安AH8项目已从与华为的联合开发转变为自主开发。
这件事很小,预示着华为和汽车制造商的“HI合作模式出现裂痕。
AH8车型是广汽埃安和华为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几年前,它开始酝酿和高调宣传,但在大规模生产的前夕分道扬镳,这也给了外界很多猜测。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广汽埃安和华为分手的原因是华为太强大了,想要参与和做出决定。这次分手也意味着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已经降级,华为已经从之前的深度合作降级为传统供应商。
目前,华为与汽车公司推出了三种合作模式:
一是智能零部件供应模式,即华为向汽车制造商提供车联网模块等基本软硬件产品,也是华为早期与汽车企业最基本的合作模式。
二是HI(Huawei Inside)该模式是华为向汽车公司提供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在车辆上播放 “HI”的标志。
此前,华为“HI“合作模式下有三款车,即极狐阿尔法和埃安AH8、长安阿维塔。如今,极狐阿尔法基本消失,埃安AH8与华为分道扬镳,市场上只有长安阿维塔勉强支撑。
三是华为的智能选择模式,目前华为只与赛力斯合作,并推出了一系列问界汽车。
在三种合作模式下,华为的参与和主导作用依次增加。然而,合作制造商对华为非常谨慎,尤其是强大的传统汽车公司。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示,“上汽集团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否则它将成为灵魂,上汽集团将成为身体。上汽集团应该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毫无疑问,谁掌握了“灵魂”,谁就掌握了主导地位。任何强大的汽车制造商都不想成为华为的OEM。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和广汽的分手永远不会是最后一个。
“蔚小理”反击
华为生态系统的汽车销量“高开低走”。相比之下,“蔚小理”正在疯狂地卷入其中,以增加市场销量。6月16日,余承东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表示,与华为合作的比亚迪和汽车企业将成为未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少数幸存者。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余承东显然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以华为目前的销售,不仅无法赶上比亚迪,而且与广汽埃安的第二名也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新力量是华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中理想汽车是最典型的。
去年8月,当时主力车型理想ONE突然宣布停产,“背刺”老车主。
理想创始人李翔在微博上回应说:“华为的超级能力直接崩溃了理想ONE的销售,并提前停止了生产。它在一个季度内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团队被打败了。”
当时,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问世界汽车。无论是汽车动力模式、产品定价还是目标客户,都与理想的ONE高度一致。
作为一名在市场上挣扎多年的老兵,华为本身在组织动员、产品制造等方面都很强大,加上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几乎迫使理想的ONE陷入绝望的境地。
作为竞争产品的理想,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在组织结构方面,我们开始向华为学习;在产品方面,我们不再依赖单一的模型,而是为不同的群体推出多种模型,告别一种模型在世界上发挥作用的时代。就连李翔也学会了于成东在网上说话。
目前理想销量正在蓬勃发展,6月份达到3.25万辆,月销量首次超过3万辆。理想汽车连续四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
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小鹏和威莱在经历了一段低谷后也从低谷中进行了调整。7月,小鹏汽车推出了新车型G6,市场威来汽车全面降价,销量和声誉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华为生态系统的汽车高开低走。进入2023年后,月销量急剧下降,连续几个月销量为4、5000辆左右徘徊,几乎成了新能源汽车起重机的后部。
战略摇摆不定
华为在汽车制造战略上总是摇摆不定。
202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华为内部准备搬家。但就在当年10月,华为内部决定谁会建议造车,干扰公司,可以转岗,另找岗位。
任正非发布决议后不久,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从之前的ICT管理委员会转移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下属部门也从顶级部门调整到 由余承东直接掌舵的toC板块。
余承东曾经主导过华为手机的成功,这次掌舵智能汽车业务也被认为是华为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的暗淡陈仓。
此后,华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并推出了三种合作模式,离亲自制造汽车只有一步之遥。今年3月,华为进一步发展。
华为生态汽车品牌统一更新为HUAWEI问界,华为线下门店的问界汽车曾贴上“HUAWEI问界”的标志。
但华为内部有裂缝。在华为内部会议上,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直接炮轰:“一些个人、部门或合作伙伴正在滥用华为品牌。在调查和处罚过程中,华为30多年来建立的品牌不会被任何人滥用。华为没有制造汽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汽车。”
“我们将整顿所有旗舰店和材料,回归战略定位。华为的战略没有改变,也没有品牌的汽车。”
直接指向华为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言辞相当激烈。
本月底,任正非发布的华为内部公告强调,华为不制造汽车,有效期为5年。
余承东作为领导华为汽车制造的肱骨部长,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在华为内部论坛上,余承东留言说:“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困难!几年后,每个人都会明白的!留出时间来测试它!”“只有深入洞察和缓解一个行业,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标记它,几年后再看!”
合作伙伴分道扬镳,竞争对手绝地反击,企业战略摇摆不定,华为没有往年那么富有。华为造车越来越难了。
原创文章,作者:一见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80710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