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的马自达迫切需要战略变革。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彭博社预测,今年全球电动乘用车预计销量为141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占60%左右。到2023年底,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800万辆,这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变化。
今年年初,中国对电动汽车实施了税收减免和其他补贴,对传统汽油动力汽车实施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新政策也意味着日本汽车制造商抵制转向纯电动汽车面临巨大压力,否则将无限期失去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日产和本田的销量都在下降。三菱也被迫收拾行李离开中国市场,直到另行通知。现在,另一个小型日本品牌马自达也陷入了困境,新的最高掌舵人预测,明年只会更加困难。
事实上,马自达不仅在中国市场面临危机,而且由于缺乏电气化转型,需要从零开始。
转子发动机复活
在美国推出第一款全电动量产车不到两年后,马自达MX-30因销量不佳宣布停产,但这款小型SUV将继续在日本和欧洲销售。马自达MX-30是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第一款和唯一一款电动汽车,但在北美的销量令人失望。
在过去的三年里,只有571辆,其中2023年1月至6月只有66辆。这辆奇怪的电动汽车从一开始就几乎注定要失败,MX-30的电池很小,大约32kWh,单电机143马力。因为它只在加利福尼亚州出售,MX-30受进一步限制,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消费者。
马自达表示,目前美国的战略重点不是纯电动汽车,而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CX-90是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 PHEV电动续航里程为26英里,插电式变体较小的CX-70将于明年上市。
马自达是一家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正在开发自己的混合动力系统。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将作为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电机复活。马自达执行官Eiji Nakai表示,转子发动机除了作为发电机的功能外,还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公司的挑战和创新精神。
自1967年以来,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一直在马自达Cosmo 自从Sport首次亮相以来,它赢得了狂热的追随者。然而,由于燃油效率和排放的挑战,马自达在2010年停止了发动机的生产。这一次,曾经被认为过时的转子发动机将成为马自达的“明星技术”。
转子发动机以其紧凑的尺寸和高功率输出而闻名,一直是马自达品牌形象的象征。马自达通过重用转子发动机作为发电机,旨在展示其在电动汽车日益普及时寻找独特解决方案的承诺。虽然其他汽车制造商主要关注电池技术,但马自达正在探索替代方法。
转子发动机的重新引入表明,马自达决心利用其优势,克服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障碍。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在电动时代建立自己的地位,将电机的效率与转子发动机的发电能力相结合。
此外,马自达与丰田的合作可能会为他们提供新的电动平台和固态电池技术,这可以显著提高未来全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然而,丰田的固态电池仍在开发中。尽管一些人声称在耐久性和材料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但这些电池的商业化生产仍有待检验。
马自达也在寻求电池制造商的合作,而不是等待丰田的“援助”。基于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马自达和松下正在讨论建立中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马自达不是电动汽车开发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其对松下电动能力的潜在投资是电气化进程的一步。
两家公司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满足电池电动汽车和汽车电池快速扩张市场的需求”,马自达总裁毛笼盛宏(Masahiro Moro)“作为我们电气化计划的一部分,马自达正分三个阶段与合作伙伴合作,以灵活应对监管趋势、消费者需求和其他领域的变化。”
不再固执己见
说到电动汽车,我们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尽管特斯拉现在被许多竞争对手包围,但这些汽车制造商希望夺走埃隆·马斯克的客户,但只要看看他们的实际销售数据,就会发现许多电动汽车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正在缓慢消亡。
随着销量惨淡的现实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些车型在这个行业领导者特斯拉领导的国家处于边缘地位。特斯拉控制着60%的份额,而最接近竞争对手通用的雪佛兰只占6%。
美国汽车市场研究机构Cox 根据Automotive的最新数据,有44个不同的电动汽车品牌。如果包括使用氢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第二季度总销量不足29.5万辆。其中,29家公司甚至昙花一现,未能突破市场份额1%的低门槛。
例如,宝马已经停止在美国市场生产i3,梅赛德斯-奔驰甚至懒得在美国销售其2019年推出的第一款真正的电动汽车EQC。最近的压力传递给了马自达,该公司在2023年放弃了糟糕的MX-30,而是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所以问题不在于缺少多种车型,而在于如何打造平民电动产品。比如特斯拉Model Y的规模竞争力将非常强,它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大量投放市场,其他主要现有汽车企业难以匹配。
如何应对特斯拉的压垮?目前,特斯拉唯一强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中国,即比亚迪。就连大众也采取了不寻常的措施,投资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汽车公司小鹏汽车。行业预测,越来越多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将选择与中国初创企业合作。
马自达一直给每个人一种固执和反复无常的感觉。它不关心不断变化的技术发展,也不关心获得市场份额的真正需求。特别是面对新能源的总体趋势,马自达的反应仍然很慢。幸运的是,它对电气化的态度也开始放松,并仔细审视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毛笼盛宏在6月正式接管马自达后不久就开始了中国之行,并与合资企业长安马自达管理层讨论了如何赶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在中国推出”新的电动汽车来扭转局面,没有缩小规模的计划。
一段时间前,与马自达密不可分的丰田宣布将整合其在中国的一些电动汽车研发工作。丰田更名为丰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是其最大的中国研发机构,全资丰田汽车项目和制造(中国),旨在加快产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上的发布。
马自达似乎也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试图加强长安汽车在合资企业中的地位,通过与长安汽车超越传统合资汽车企业的合作框架,建立新的合作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共同发展,将从2025年开始推出新的电动汽车。
可以看出,无论是与中国品牌、欧洲品牌相比,甚至是日本丰田、本田和日产相比,马自达的电气化步伐都很晚,但马自达的一系列措施显示了企业的决心。更重要的是,马自达仍然坚持技术,但不再固执于市场。
[注:文章版权属于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请联系官方微信:汽车公社]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13231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