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北汽蓝谷该何去何从?

母公司北汽蓝谷该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2023年4月,度哥在上海车展上拍摄

从年初的价格战开始,到上海车展“群芳争艳”,再到各大汽车企业不断发布新产品,“卷”这个词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关键词。至于“卷了”从近期上市车企集中发布的半年报预报中可以看出半年的成绩。

根据上半年发布的业绩预测,预计利润占大多数,其中比亚迪盈利能力最强;也有很多预亏损,如中泰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和海马汽车。幸运的是,预亏损金额同比收窄。

“车圈能见度”指出,赛力斯和北汽蓝谷在预亏阵营中可谓是“难兄难弟”,虽然都有华为的祝福,但还是亏损很大。赛力斯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12.5亿元至13.9亿元,而北汽蓝谷预计亏损将高达18亿元至21亿元。

很难怀疑华为是否真的在深度混合车圈后真的?“大腿”。今年以来,问业销量大幅下滑,负责资产运营的赛力斯未来扭亏为盈的压力巨大。极狐品牌首先还没有实现成交量,一直在“烧钱赚吆喝”,母公司北汽蓝谷该何去何从?

1

赛力斯缺乏动力

从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表面风光的赛力斯生活并不容易。

根据赛力斯的业绩预测,预计2023年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亏损12.5亿元至13.9亿元;预计2023年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净利润将亏损18亿元至19.3亿元。

至于本期亏损的原因,赛利斯表示,这是由于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的推广,用户对M5智能驾驶版本将在第二季度发布的预期对现有车型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公司上半年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

同时,由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资,并继续引进研发和技术人才,研发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

从赛力斯上半年的销量表现来看,确实不尽如人意。根据官方数据,赛力斯6月份销量共计18754辆,同比下降27.04%。1-6月累计销量92163辆,同比下降26.66%。

其中,赛力斯各板块6月份销量均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9348辆,同比下降24.72%;赛力斯汽车销量5668辆,同比下降25.99%。

众所周知,赛力斯目前的销量主要来自其与华为合作的AITO问界品牌。去年8月,问界品牌首次月销量超过1万辆,成为汽车制造新力量的第一梯队。

然而,问界品牌的销量相当不稳定。去年10月达到1.2万辆销量高峰后,11月销量环比下降31%至8260辆。12月销量再次突破1万辆后,今年1月销量仅为4475辆。

从今年2月开始,问界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两个月内销量已降至4000辆以下。

利润更令人担忧。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赛力斯2020年亏损23.08亿元,2021年亏损27.93亿元,2022年亏损42.96亿元。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我们还没有看到赛力斯在可预见的未来扭亏为盈的迹象。

但赛力斯似乎并不太担心,说:“伴随着M5智能驾驶版等新车型的推出,以及海外销量的增加,预计下半年销量和盈利能力将有所提高。”

2

北汽蓝谷苦不堪言

如果说赛力斯还能有个月的销量值得一吹,顺便想想下半年盈利能力的提高,那么北汽蓝谷就是纯净的“苦不堪言”。

根据北汽蓝谷半年业绩预测,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为18亿元至2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3.5亿元至26.5亿元。

在上半年公布业绩预测的上市车企中,北汽蓝谷亏损最大。亏损的原因归因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跌挤压利润空间;公司产品仍处于持续攀升期,规模效应不足,产品成本持续压力;公司继续投资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建设,影响公司业绩”。

可以看出,这类似于赛力斯的解释。但事实上,赛力斯在北汽蓝谷的情况下要困难一些。赛力斯上半年销量仍超过9万辆,而北汽蓝谷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35191辆。

目前,北汽蓝谷的主要汽车业务包括极狐和BEIJING。其中,华为认可的极狐品牌销售车型包括极狐阿尔法T、阿尔法S和阿尔法S HI先行版等。

但今年6月极狐共交付1855辆,5月只交付1824辆。前四个月官方只公布了4月和3月的交付量,分别是1812辆和2305辆。这种表现只能算是新势力的尾部阵营。

事实上,在解释损失的原因时,北汽蓝谷可能会少说一个,那就是大营销。你知道,在极狐品牌中,研发成本对业绩的影响甚至不如销售成本。

例如,去年,极狐除了与北京国安开展品牌合作外,还举办了多场大型在线音乐会。因此,去年的年销售费用为19.92亿元,占收入的20%以上,同期的研发投资为16.54亿元。

今年上半年具体销售费用尚未公布。仅从第一季度来看,销售费用为3.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同期研发费用为2.29亿元。虽然它还包括其BEIJING品牌,但一般来说,高端车型的营销成本将远高于低端车型。

惨淡的销量和大手大脚的营销,北汽蓝谷的盈利表现自然不会好看,2020-2022年累计亏损超过170亿元。要盈利,首要任务就是让极狐品牌增加数量,但显然很难。

3

都是华为“棋子”?

目前,尽管他们都拥有华为“大腿”,但是赛力斯和极狐的未来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很多人都想看看赛力斯将来会不会被打败。“同胞兄弟”极狐华为能挤向边缘化吗?“药方”。

先说极狐。之前有分析认为极狐过于依赖华为,但华为并没有把极狐当成极狐。“亲儿子”看,反而更注重问界。

例如,在2021年底华为冬季旗舰新产品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华为鸿蒙智能驾驶舱将首次搭载在问界M5中。此外,极狐进入华为门店渠道的时间比问界晚得多。

另一个例子是,在AITO问界第10万辆量产车的下线仪式上,余承东说:“未来,我们将加快从1到N,打造最好的产品和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AITO品牌。”

但是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上,他评价极狐是:“HI模式只有长安阿维塔,广汽放弃了,北汽(极狐)的产品定义和竞争力存在问题。”然而,在2023年上海车展前夕,余承东透露,华为和北汽极狐并非不合作,而是从HI模式升级为智能选择模式。

但要说问界是“亲儿子”,你可以放松一下,好像不一定。根据余承东去年年底透露的计划,华为BU将于2025年盈利。众所周知,盈利的前提是起步。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销量远远不够。

寻求与更多汽车公司合作,并采用深度“智选模式”,这是华为汽车BU业务盈利的最大希望。目前,华为确实采取了这一策略,从上述极狐升级合作模式可以看出。

奇瑞、江淮等汽车公司除了赛力斯、北汽蓝谷外,还将与华为合作推出新车型。不久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透露,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亮相,并将进行深入合作。

早些时候,中建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华为和江淮汽车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各种迹象表明,华为智能选车模式正在进入扩张期,赛力斯和北汽蓝谷未来可以从华为获得的红利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没有人能保证有一天它会真正成为华为“棋子”。

作者|刘媛媛

来源|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创文章,作者:车圈能见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80710823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