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忌
文本共4536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2分钟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光伏产业“打铁还是需要自己的硬”。
6月12日晚,多家媒体突然报道,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在参加2023年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时被带走。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迅速让整个行业紧张。
众所周知,中国的光伏产业是目前的“两头在外”状态,即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产品需要大量出口。随着几年前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光伏的发展,“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随后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了巨大的逆境。现在,中国光伏企业的高管们已经被带走了风暴,这再次使该行业紧张起来。
13日凌晨,中国光伏产业协会深夜发布公告澄清,称中国光伏产业多名高管被带走,只有一名企业高管被带走,强调高管被带走只是协助调查,但市场越来越关注光伏产业。
这次事件会对光伏产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怎么了?
1
行业发展超出预期
光伏产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与其发展历程有关。
2002年,中国光伏产业进入起步阶段。自2004年以来,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出台,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市场内需不足,此时光伏产业主要以出口为主。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欧洲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减弱,国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光伏制造业遭受重大挫折。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光伏市场迅速收缩,光伏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加上欧盟“双反”调查显示,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最困难的时刻,产业进入了内部整合时期。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价格优势,中国光伏产业在市场上再次具有竞争力。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光伏产品的利润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国内装机需求的增加,中国光伏装机总量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开始关注光伏产业,亚洲已成为中国光伏出口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并逐渐从高度依赖欧洲和美国国家转变为多元化的出口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2022年,中国光伏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世界前列。具体数据为: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63.4%;硅片产量357GW,同比增长57.5%;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8%。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92.61GW,同比增长28.07%,居世界第一。
2023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光伏新增并网3366万千瓦,同比增长154.8%。3月份,全国逆变器产量环比增长30.7%,同比增长95.8%。优秀的市场表现也直接反馈给资本市场。在发布第一季度报告的30家光伏上市企业中,有27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3家净利润增长100%以上。
投资者对光伏行业持乐观态度,直接体现在光伏相关企业上市数量上。根据CPIA数据,2022年中国新增上市公司15家,近年来上市数量最多。
在中国光伏产业形势良好的情况下,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高管们可能会被欧盟带走“耍的小伎俩”,对光伏产业整体影响不大。“经过多年的光伏产业发展,领先的上市公司在国际贸易中非常标准化和经验丰富,几乎没有违法行为。目前,相关企业高管被带走的调查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包括专利纠纷等小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很难对行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2
只是虚惊一场?
据财联社报道,中国多家光伏企业赶赴德国参展,其中三家企业可能参与调查风暴。这三家企业都是光伏组件制造商,分别是格林保尔、中国建材俊鑫和润达光伏。其中,格林保尔是高管带走的相关企业。此外,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的公告,没有其他两家企业被带走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格林保尔目前拥有5GW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主要生产210电池,生产2GW太阳能组件,其产品获得CE、TUV、IEC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中国建材俊鑫是中国建材的子公司,业务包括光伏制造、全球EPC总承包、项目融资等,电池片产能2GW、2.5GW及1GW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和建设能力。
润达光伏是一家新的第三董事会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无锡公司产能600MW,盐城公司产能2GW。产品主要销往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市场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55%。
格林保尔高管被带走的原因尚未公布,但根据PV 据magazine报道,此次事件或双反调查的余波。欧洲太阳能制造协会欧盟Prosun此前曾声称,避免对欧洲纳税人造成损害的最低进口价格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双反调查从2013年到2018年9月结束,在此期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经过双反调查,欧洲市场仍然是中国光伏组件最大的出口地。2022年从中国进口86.6GW光伏组件,占全年中国组件出口的近60%,同比增长率高达112%。
据BT财经报道,在2019年慕尼黑展览期间,一些光伏企业高管也被带走调查,其中一名被带走的原因据说是涉嫌参与太阳能组件的商业走私,以及非法避免最低限价的MIP。
据贝壳金融最新消息,被带走调查的当事人是浦永华,持有格林保尔30.6%的股份。他自己也声称没事,“被他们叫去调查,已经出来了”,根据公开信息,浦永华曾在润达光伏工作,然后离职参与江苏格林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成立。
3
铁也需要自己的硬
虽然中国光伏企业在德国只是虚惊一场,但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隐忧,行业混乱依然存在,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最近,光伏企业华耀光电打开了IPO之门,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关注。由于江苏富翁荀建华突然出现在华耀光电的管理层,此外,华耀光电公司的运营也有巨大的担忧。
荀建华曾一手创立亿晶光电,被称为“a股光伏第一股”,但他随后清仓套现,直接离开现场“坑杀”投资者超过1000人,最终只被罚款30万元,而自己则套现29亿元,潇洒地转身离去。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投资者生气,荀建华在成功清仓套现亿晶光电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挖了亿晶光电,挖出了亿晶光电的原班人马。华耀光电仅用了四年时间就重新成立了。今年5月,华耀光电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开辟了申报之路。
华耀光电的名字也有很多来源,“华”荀建华,“耀”这个词来自荀建华的儿子荀耀。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家族属性非常强的家族企业。看看华耀光电的高管名单,董事会9名成员,除3名独立董事外,其余6人有5人有1亿水晶光电的背景。
荀建华的儿子荀耀,现任华耀光电董事长,曾担任亿晶光电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姚志忠现任华耀光电董事兼副总经理,在易晶光电担任董事7年。姚晶董事,曾任亿晶光电内审员;滕静董事兼财务总监,常州亿晶会计。姚伟忠、监事会主席范丽娟等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兼副总经理,也在亿晶光电工作多年。更重要的原因是血液关系能够毅然离开亿晶光电。
据说华耀光电是一家可以通过股权体现的家族企业。天眼检查显示,华耀光电实际控制人为荀耀、姚晶、荀建华,共持股86.48%。其中荀建华直接持股13.92%。他的儿子和儿媳荀耀和姚晶持有72.55%的股份。
几乎所有华耀光电的其他高管和员工都与荀建华有亲戚关系,甚至可以称为近亲,尽管他们持有不到1%的总股份。姚志忠,董事兼副总经理,是荀耀的叔叔,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姚伟忠是荀耀的表弟,采购部部长荀建平是荀耀的叔叔;董事会秘书吴磊是荀耀叔荀建平的女婿;财务徐晓燕是荀耀的阿姨;姚锡珍是荀耀的阿姨。华耀光电是家族企业。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荀建华及其亲属在核心董事会6名非独立董事中占据4席,不折不扣“一言堂”。从成立时间来看,2019年8月,仅在荀建华清仓套现的第二年,华耀光电的注册资本仅为2.37亿元,不足荀建华套现的零头。
一些媒体尖锐地指出,光伏产业可以在高科技领域玩资本游戏,这让市场感到惊讶。
根据华耀光电招股说明书,公司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的细分,这一领域最初是亿晶光电的主要领域,也就是说,华耀现在做的工作几乎与亿晶光电完全相同。华耀光电应用技术只延续了亿晶光电时代的技术,几乎没有创新。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华耀光电员工总数为2038人,其中研发人员只有102人,占5%,甚至不如管理人员多。而生产人员多达1797人,占88.17%。从员工学历来看,本科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6.92%,专科、高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员工占总人数的93.18%。作为一家科技企业,这种人才结构让市场大吃一惊。
目前,华耀光电拥有25项专利,均于2020年后获得,其中发明专利为0。这表明华耀光电的创新能力为0。与同类企业相比,同期专利数量高达280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
招股说明书还显示,自华耀光电成立以来,荀建华一家共出资6亿元,但截至2022年底,华耀光电拥有固定资产16.33亿元,占总资产的31%,而2023年5月,华耀光电的估值已达116亿元。累计投资6亿元,产生的收入(估值中的持股转换)超过100亿元。一旦上市成功,荀建华家族的直接收入可达94亿元,只需4年就能实现这些收入。
华耀光电只是光伏行业的企业样本。
4
光伏产业仍需前进
即使光伏产业造就了很多像荀建华这样的超级富豪,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火爆,但前路依然艰难。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大致有三个,一是成本高但发电低,投资回报慢;二是技术变化频繁,光电转化率低;三是后期维护成本高。高成本是指光伏本身的建设成本。与火电相比,成本要高得多,但缺点明显。发电量低。一旦发电,成本往往需要几千元,而光的实际利用率只有35%,利用率相对较低,投资回报率相对较慢。
在技术变革的速度上,由于技术更新太快,一旦企业跟不上,很快就会失去市场,迫使很多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做文章。理论上,转化率可以达到100%,但现实是目前根本无法实现。只有33%左右,技术发展空间大,也说明转化率低。
相比火电的“一劳永逸”,光伏发电的后期维护成本相对昂贵。光伏板长期暴露在外,风、雨、霜、沙尘暴会对其利用率产生很大影响,需要人工清洗才能恢复使用,造成人工成本。
许多光伏企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上市光伏企业股价波动较大。6月12日,光伏板块恢复下跌,欧晶科技下跌近4%,固德威和帝科股份下跌超过3%,阳光电源下跌超过2%,隆基绿能下跌超过1%,再次接近新低。6月13日,国内光伏龙头晶科能源股价也受挫,其股价在高位时已减半。许多光伏上市公司的股价也继续下跌。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行业仍存在一些混乱,技术领域迭代创新也迫在眉睫,整个行业还需要锐意进取。希望光伏企业高管被带走,能对行业发展起到警示和促进作用,让中国光伏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文章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反馈,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T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5199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