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狂热之中。
自3月以来,湖北省与多家汽车企业联合推出了政府和企业购车补贴,涉及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风神等企业,优惠力度相当可观。
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补贴。东风雪铁龙C6最夸张。该车最高可享受政企补贴9万元,即指导价21.19万元的B级车型。现在价格已经达到12.19万元。
因此,湖北迎来了一波购车狂潮,在湖北买车已成为全国消费者最大的愿望。东风雪铁龙C6也成为近年来屏幕上最主导的车型。毕竟,你可以买到12万辆B级车。谁不兴奋呢?
当然,有条件享受如此强大的补贴,消费者必须在湖北省购买汽车,并获得湖北牌照才能享受;同时,用户需要全额购买汽车,后续申请材料,经销商将相应的补贴一次性返回用户账户。该车型还仅限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的汽车产品,并需要在3月31日前完成。
全国政企补贴开花
自2023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至少有30个汽车品牌参加了价格战,最高折扣超过10万元。有些是品牌的官方活动,有些是区域经销商的促销活动;有些是直接降价,有些是现金、保险补贴、金融折扣利息、免费包装等间接形式。
此外,这一轮政府和汽车公司的联合补贴已经传到其他省份。重庆、吉林、上海、北京、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市也出台了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具体如下:河南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消费者将根据省内新车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天津将给予6000万元的汽车消费补贴,山东将给予2亿元的汽车消费券,上海将给予1万元的个人购车补贴。
雪佛兰、中国一汽、福特电马等30多个品牌也在玩“花式”补贴。一汽在中国推出“旗惠吉林——限时惠民补贴亿元”活动总补贴1.5亿元,自行车补贴3.7万元;广汽本田浩英、雅阁优惠2-3万元,一汽大众推出任何品牌置换旅游、旅游,可享受1.6万元置换支持,广汽丰田汉兰达30.88万元,预售期间再享受5000元购车礼。上汽奥迪A7L最高折扣3.8万元,奔驰部分车型降价12万元,一汽奥迪A6L降价9万元;3月8日,福特电马宣布,所有在售车型将清理库存,降价4万元。优惠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特价后,车辆价格从20.99万元到32.99万元不等。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一轮汽车补贴是汽车公司更换和清理国家六大排放标准车型的库存。
据了解,中国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这被称为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也就是说,以前使用过“国六A”7月1日前,排放标准车型过渡的汽车企业必须加强库存清理。
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全国新车库存已达600万辆,必须在7月1日前销售,否则无法获得许可证。所以,现在快速清理库存,或者把它们都扔在手里。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1%,同比增长2%。调查显示,80.2% 经销商认为,2月份销量未达到预期,库存压力大,资本流通差。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汽车公司降价销售,经销商经营状况下降,这也是汽车降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规模人事换防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大规模的人事换防。从百年车企到国有大厂,再到造车新势力,甚至包括很多领导的换帅。
3月3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延峰宣布正式退休。现任东风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青主持东风工作;
3月1日,吴晨担任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和服务机构(以下简称:IMSS)总裁;
3月1I日,吴胜波接任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
2月24日,福特中国宣布,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将于10月1日正式退休,现任福特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吴胜波将于3月1日正式接任陈安宁。
2月23日,中国一汽前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
2月20日,贾建旭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同时,陈贤章担任上汽集团总经济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2月9日,果铁夫担任长城品牌公关总经理;
2月2日,李鹏程担任长安阿维塔CMO、副总裁;
1月30日,陈思英担任长城魏牌首席执行官;
1月30日,王凤英担任小鹏汽车总裁;
1月13日,原零跑车副总裁张光银、原副主席兼首席财务官曹广林辞职;
1月10日,易寒担任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
2023年不到3个月,汽车行业发生了20起人事变动。如果你猜对了,每个汽车公司后面都会有很多高管的变化。
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新车力量、独立汽车企业、合资汽车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汽车企业销售增长疲软,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为了站稳脚跟,他们都选择内部努力,积极调整当前的人事结构,以确保自己的竞争力。
汽车圈频繁的人事变动表明,汽车公司正在寻找符合自身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的专业人才,这一过程也是汽车公司转型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也显示了汽车公司对新能源转型或进一步发展的追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超乎想象
为什么中国汽车市场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汽车公司都涉及到人事和产品,这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中国汽车市场到底怎么了?
再往前看,原因并不复杂,都是新能源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太快,市场渗透太快,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根据行业专家最初的预期,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到2024年到2025年才能给燃油车带来如此大的压力。但没想到这个时间点提前到了2023年。
事实上,比亚迪在2022年的强劲崛起表明,这一进程正在加快。比亚迪2021年累计销量为73万辆,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变成180万辆,同比增长146%。许多专家对这种增长速度感到惊讶。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0万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比亚迪太乐观了,但谁敢质疑比亚迪没有这种力量呢?
还有超级野兽特斯拉,让所有中国新能源品牌头疼。一系列的降价让中国同行痛苦不堪,甚至比亚迪也不得不推出10万以下的秦PLUS DM-i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冠军版。
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品牌给燃油汽车市场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根据2022年年度销售数据,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达27.6%,销量同比增长90%;燃油乘用车市场年销量为1486.9万辆,比2021年减少229.7万辆。在市场结构转型过程中,新能源转型不良的主流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转型较快的中国品牌侵蚀。
我们现在看到合资燃油车品牌疯狂补贴,似乎令人震惊。事实上,在整个市场动荡变化的过程中,大多数传统企业都落后了。不仅包括东风集团的合资品牌,还包括其他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甚至自主汽车企业的燃油汽车品牌。但是湖北省和东风集团这次打仗太过分了“吸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汽车价格大幅补贴的背后,从短期来看,汽车市场压力过大,库存指数不断上升。汽车公司必须以低价争夺客户。从长远来看,汽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国内需求消费、稳定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百姓评车
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政企补贴因素很多,但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影响很大,燃油车原有的价格体系受到了严重影响。合资品牌的B级车可以从12万开始,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价格体系受到冲击后,是品牌价值的重塑。最基本的事实之一是,消费者在补贴的刺激下疯狂抢劫。补贴后该怎么办?不卖吗?因此,价格体系的重新调整必然会重塑品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10215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