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僧多粥少”下的快速解决方案之一
“相互开放”实际上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僧多粥少”下的快速解决方案之一。
“充电是否容易使用,你不应该问住在城市或农村地区的用户,你应该问那些从东北到三亚的人,或者从上海到新疆的人。”
过年不小心问徐哥刚买的蔚来ES6关于充电、续航、操控的经历,徐哥不假思索地回答。
徐哥还补充说,自从买了电车后,很多朋友问的重点是充电问题,但事实上,作为三线城镇的电车用户,基本上没有必要考虑充电是否方便。”400公里-500公里的续航能覆盖村里家装充电和出行半径小于50公里的汽车环境。
徐哥认为,他不是典型的有轨电车用户,甚至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有轨电车用户也不是真正最深刻的体验。在他认识的许多城市朋友中,他们的有轨电车大多在几天内充电,当他们回到地下室时,他们有一个充电空间;高质量的社区还将匹配独家的半层有轨电车充电空间,基本上不会出现抢桩、排队等问题。
“这类用户可以给汽车公司不同的反馈,使用方便,电池寿命足够,充电快,体验好,甚至我的农村用户也认为电车很容易使用......”
但徐哥仍然只是电动汽车“既得利益者”的一小部分。
从续航焦虑到“充电焦虑”
即使国内新能源充电桩数量每天激增,高速公路充电困难的新闻也经常出现在新闻中。特别是在节假日交通流量激增的情况下,这类新闻不断提醒市场充电桩数量不足。
记得去年国庆节,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在高速公路上排了4个小时的队,开始频繁报道“燃油车出行仍然方便”的消息。毕竟,消费者会否认电动汽车的使用优势,因为一些极端事件。
由于这些情况,汽车公司也会再次审视“如何高效充电”的问题。在此期间,一些汽车公司获得红利,而另一些公司只能陪同他们。
2月6日,在蔚来春季媒体交流会上,秦力宏(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再次提到了一些关于蔚来春节高峰出行的好消息。除了魏来车主使用充电的改进外,秦力宏还强调:“认真做电动汽车的公司仍然需要做充电桩。”
国庆假期充电难新闻曝光后,蔚来也因换电模式的高效便捷而走红。
当时,许多威来车主自豪地表示,威来换电站的布局为其长途驾驶节省了大量充电时间,换电的便利性在“排队困难”的现实中也表现出了优越感。
然而,无论是换电还是充电,尤其是在春节旅游高峰期,糟糕的用户体验仍然成为汽车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当新能源发展到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时,我们的充电桩还不够吗?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建成521万台充电桩,即平均每22台.5辆新能源汽车分配到一个充电桩。另一项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48.82万台,同比增长101万台.9%。
与同期相比,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1149万辆,车桩比为2.56:1。
显然,目前的情况是“僧多粥少”。因此,这也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上升,人们从过去的“续航焦虑”向“充电焦虑”转变的根本原因。
甚至可以说,续航是纯电动车型的晴雨表,充电设置的建设是晴雨表的基础。
难怪秦丽洪会抛出“认真做电动汽车品牌必须积极建设充电设施”的论点。因此,威来还提供了数据图。数据显示,威来充电桩充电服务订单在春节期间超过90万,但其中76%电力服务于非蔚来品牌,比亚迪占17%.6%,特斯拉占15.8%,小鹏占4.10%,还有荣威、理想、埃安等自主品牌。
一旦图片在网络上公开,网民们就讨论了这组数据。特别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比亚迪品牌,目前还没有开设外部充电服务设施。与庞大的车型销量相比,比亚迪在建设充电设施系统方面特别不活跃。威莱被“摩擦”的可能性并不奇怪,但特斯拉的第二名出乎意料。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是第一代吃螃蟹的人。截至去年的数据,特斯拉已在中国大陆建成并开放了1400多个超级充电站、9700多个超级充电桩、700多个目的地和1900多个目的地。
让我们来看看威来。目前已建成13629个充电桩。相比之下,威来遥遥领先,已成为中国市场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此外,威来充电桩目前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其他电动汽车品牌在旅游高峰时段的青睐。
积极建设充电设施,鼓励公共充电桩需要“相互开放”的原则,不仅是蔚来品牌希望行业达成的共识,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僧多粥少”下的快速解决方案之一。
充电桩好用吗?
春节期间,身边很多朋友选择开车出行,胆大的朋友选择挑战电车千里出行,真正证明了“电车好不好用”。
王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家公司开着电车从浙江到云南,最后是德钦。经过半个月的旅游,王帅回到浙江,感受到了充电桩的布局和网络服务。从浙江到西南的阶梯差异仍然很明显。他的车辆大部分时间都使用国家电网和充电桩品牌的电枪。
“与抢桩相比,位置偏差,环境差,设施部分老化现象远比抢桩更悲哀。”
当时,他意识到威来车主可以在3分钟内更换电源,具有美丽的环境和自营充电桩的优势。在王帅的描述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充电,或者他偶尔会体验到新的国家电网充电桩出现在高速公路旁边。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汽车公司的充电网络布局中,他们经常选择环境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西北大环线、西南旅游环线开通后,每个人的选址往往是基于该地区的旅游水平。毕竟,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建桩是没有利润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曾表示,中国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存在结构性矛盾,即充电桩数量充足,问题是“找不到、使用、充电缓慢”。
此外,利用率不足也导致充电服务运营商长期亏损。“目前,城市充电桩平均社会利用率不到10%%,公路充电桩的平均社会利用率较低,可能不到1%。”
可恰恰那些被阳光照耀的地方,或许就是解开全国充电网布局的解铃锁。
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个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气化试点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时,建立适度先进、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的比例力争达到1:1。
行业分析还认为,2023年国内充电桩环境将开启定性变化,未来三年公共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7亿元。它将慢慢地从城市渗透到县和村庄。此外,由于农村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发展和普及,广阔的农村市场世界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新的资源。
在浙江省一些新农村地区,考虑新农村公共充电场所的布局,确保用户能够在特定范围和范围内高效充电,也能带动农民用户规范地了解新能源汽车。早些时候,我听说贵州的朋友说,充电桩的布局尽可能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公共充电桩,方便邻近村庄的农民出行。
现在,经过PK战和淘汰赛,新能源汽车市场终究迎来了白热化时期。充电桩作为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的武器。
在目前的新能源品牌中,自建充电站很少。BC整理后发现,蔚来、小鹏、极氪、埃安、特斯拉、路特斯和大众投资的开迈斯。
如果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振兴充电行业,显然是杯水车薪,但用户使用的声誉和影响力却在不知不觉中反馈了市场。
因此,即使比亚迪的销量首当其冲,比亚迪的充电布局问题仍然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嘲笑。”比亚迪没有自己的充电站,但其他家庭可以充电。作为行业领先的汽车公司,你应该反思一下吗。”
从尖锐但真实的嘲笑中可以理解,绝大多数用户希望汽车公司能够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来推动行业各种生态的发展。虽然汽车公司是否拥有自己的充电站是品牌建设和利润之间的考虑因素,但它也是一种营销手段,让消费者更快地了解品牌,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0124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