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高速稳定增长阶段,对产业链需求拉动明显,成长动力足。电解液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各细分领域中的最具潜力的优质赛道之一,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戴维斯双击。众所周知,电解液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基础材料之一,素有“锂电池的血液”之称。其作用是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传导电子,也是锂离子电池获得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稳定增长阶段,产业链需求明显,增长动力充足。电解液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各细分领域最具潜力的优质赛道之一,预计将迎来戴维斯的双击。众所周知,电解液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基础材料之一,被称为锂电池血液。其功能是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传导电子,也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压、高比能等优点的重要保证。锂电池的性能、了锂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是锂电池板重要细分。目前,电解液占电力电池成本的8-9%,是国内供应比例最高的材料。
三大块电解液
电解质是由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按比例配置的配方合成型制造过程。目前,我国溶剂的生产已远远满足现有电池的需求,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安全密度和一致性的提高,容量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一些含氟溶剂的研究最多。
电解质锂盐是电解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未来10年里,六氟磷酸锂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锂盐。虽然研究了大量的锂盐,希望取代六氟磷酸锂,但目前任何锂盐都有其致命的缺陷,综合六氟磷酸锂性能最好。
在添加剂方面,电解质没有添加剂,可以说没有自己的核心。因此,随着电解质的发展,包括电池功能性电解质,添加剂的研发势在必行。然而,中国仍处于追随状态。我们应该遵循国外研究的添加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新型功能添加剂。
根据电解液的组成,根据成本比例,溶剂约30%,锂盐约40-50%,添加剂约10-30%。由此可见,锂盐的成本比例最高,这也是锂矿和锂盐相关公司股票在此期间处于高繁荣状态的主要原因。
锂对电解质,就像硅对太阳能一样,谁掌握了电解质中的锂盐,就能间接控制这部分成本,谁就是电解质中的王。
集中度不断提高 行业景气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产能迅速扩大。随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龙头企业产能的不断释放,技术落后、生产规模效益不足的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挤压,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2021年,我国五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企业出货量占50%以上。
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下游电池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下游电池制造商的电解质订单规模也有所提高。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139.98GWh,同比增长128%。2021年十大动力电池装机电量126.99GWh,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总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90.72%,其中前三家企业达到101.49Gwh,72.50%2.50%。
目前,电解质已基本定位,出货量与锂离子电池成正比。我国电解质出口规模也在大幅上升,行业整体价格也在上涨。
从出口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电解液市场出口量为4.3万吨,同比增长91%,预计2021年出口量将达到7.5万吨。出口企业主要包括天赐、新宙邦、国泰等。出口规模的提升主要是由国外锂电池龙头企业出货量的提升驱动的。出口电解质产品包括动力电解质、储能电解质和数字电解质,其中动力领域占75%以上。
根据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1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为61万吨,国内电解液需求量为51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将达到195万吨,全球电解液需求将达到216万吨,2021-2025年CAGR分别是37%和40%。到2030年,全球电解液需求将达到549万吨,国内需求将达到494万吨。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广、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电池电解质行业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从长远来看,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优势突出,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继续提高。
参考来源:
热点逻辑报告电解液1极道交易
2薛旭金:分析锂电池电解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搜狐网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下游应用及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需求前景
2022年锂电解液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新材料情报NM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0071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