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竞争过于激烈,在众多车企宣布产品降价后,日前奔驰也宣布,旗下的EQE、EQS和AMG EQS 53三款车型降价,其中第一款降价5万元左右,第二款和第三款降价20万元左右。在市场的严酷竞争之下,哪怕是奔驰这样的全球顶流豪华车企,也需要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不过最令网友们惊讶的不是奔驰降价
也许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太激烈了。在许多汽车公司宣布产品降价后,奔驰最近也宣布其子公司EQE、EQS和AMG EQS 53款车型降价,其中第一款降价5万元左右,第二款和第三款降价20万元左右。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即使是像奔驰这样的世界顶级豪华汽车公司也需要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最令网民惊讶的不是奔驰的降价,而是奔驰的官方承诺,消费者将在11月16日之前购买汽车,并根据发票和调整价格提供独家补贴。
图源:奔驰
受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变化很常见,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降价后补贴很少。例如,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之王特斯拉上个月底刚刚降价了数万元,许多消费者感到不满,甚至联合起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特斯拉并不在乎。
理想车类似,因为打算用L8取代理想ONE,将理想ONE降价2万元促销。有一段时间,消费者在主要平台上抱怨理想,一些消费者拉起横幅保护自己的权利,要求理想的退货或补偿或补偿。最后,理想的表示将给部分车主3000元的油卡补贴。
面对消费者的反对和投诉,特斯拉公司仍然可以忽视它们。奔驰,一家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高端汽车公司,积极补偿消费者。特斯拉和理想真的错了吗?
正反方各执一词,降价补偿你怎么看?
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不仅是降价后给予补贴的汽车公司,也是德国豪华汽车公司之一的宝马(另一家是奥迪)。BWM iX3.降价时,老用户也会根据发票和最新价格进行补偿。这表明,在汽车行业,汽车公司降价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例子。
为了公正看待汽车降价是否应该得到补偿,小雷收集了两种积极和消极的观点以及他们的论点支持。
首先是积极的观点。当然,汽车降价应该得到补偿。他们的原因是消费者刚刚购买产品,甚至可能只有一天,但汽车价格下降了数万甚至数十万,这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更何况很多行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都有价保时间,汽车行业也应该有价保时间。
在正方看来,汽车既是商品,也是资产。长时间降价没关系,但是买了之后不久就要降价了,肯定有些难以接受。而且车价比较贵,降价幅度一般比较大。比如梅赛德斯-奔驰的降价通常是5万或2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图源:pixabay
另一方面,汽车降价不应补偿。前特斯拉车主小雷质疑,假如汽车降价要给消费者补偿,那么涨价, 消费者还要补钱吗?此外,根本没有法律规定,汽车降价将补偿消费者。
从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汽车价格通常更贵,降价范围更大,如果补偿,收入和利润就会大幅下降。因此,特斯拉和理想不愿意补偿消费者。
此外,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新能源汽车降价,消费者需要更多的补偿。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车型发布频率高,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采用特斯拉、威莱、理想等直销模式,价格相对开放透明。
由于经销商的采购价格、运输成本和供需,传统汽车企业的分销模式可能是一店一价,价格透明度低。即使价格降低,消费者也很难了解细节。
对于消费者来说,直销模式的优点大于缺点。没有经销商赚取差价,汽车价格更加开放透明。对于汽车公司来说,直销模式也有更多的好处,不需要给经销商分蛋糕。但当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时,遇到降价潮,困难就来了。
图源:pixabay
特别是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原产品销售不太高,公司成立几年,需要支付大量的研发技术和生态建设成本,目前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上半年,威莱、小鹏、理想三家公司分别亏损45.4亿元、44.02亿元和6.52亿元。最初损失严重,产品降价后补贴消费者,汽车制造新力量压力太大。
但消费者不在乎汽车公司是否能负担得起,我们只在乎他们的权益是否能得到保护。面对没有赔偿投诉的消费者,汽车公司应该给予赔偿吗?
赔偿,损失会持续很长时间
短期内,如果不补贴消费者,损失会减少,但汽车公司也应该考虑到这种行为必然会影响品牌的声誉和价值。
相反,牺牲一点短期利益,保障消费者权益,获得消费者口碑,提升品牌价值。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在特斯拉和理想不愿意补偿的情况下主动提出补偿,因为这些老汽车公司进入更长的时间,知道消费者声誉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性,短期收入和利润下降不是问题,未来有很多赚钱的机会。
此外,国内汽车公司正计划影响高端产品。例如,魏小理拥有超过30万元的产品。BYD首先推出了数十万元的价格,不久前推出了数百万的价格。在燃料汽车时代,国内汽车行业落后于海外传统汽车公司,所以他们都想在电动汽车时代的弯道上超车。不仅主流价格应该与传统汽车公司竞争,豪华汽车市场也不愿意放弃。
图源:腾势汽车
然而,由于我们计划在高端市场发展,必须保护消费者权益,向老豪华车企业学习。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就是一个新的例子。因此,小雷认为,虽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汽车降价后,汽车公司应该赔偿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汽车公司应该主动赔偿消费者。
至于具体的补偿方案,小雷认为汽车公司可以考虑两种。一是学习电商平台质保期政策。考虑到汽车价格相对昂贵,可以设定一到三个月的保险期。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如果汽车价格在保险期内下跌,汽车公司将根据差价给予消费者补贴。
二是汽车降价时,根据二手市场车型贬值率的百分比,给予消费者补偿。该方案的特点是,汽车在二手市场的贬值率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里程的增加而变化,消费者将按照贬值率的比例进行补偿, 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汽车公司需要支付的补偿金额也会更少。汽车公司可以适当延长该计划的保险补偿时间,以反映其责任感。
图源:奔驰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崛起,许多新汽车制造力量的电动汽车销量甚至高于旧汽车公司。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新的汽车制造力量过于相信他们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认为他们的用户粘性很高。即使他们在降价后不补偿消费者,他们也不担心品牌声誉的下降,消费者也不再购买自己的产品。
此外,他们仍处于亏损状态,所以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只是躺下,直到事情变大,然后象征性地给予一点补偿。如今,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汽车公司的任何问题都可能被放大。为了自己的声誉,最好主动给予补贴。
至于造车新势力的亏损,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月销量最高的哪吒只有1.8万辆左右,月销量过万的不多。采用上述两种保价规则,成本不算太高。
封面图源:pixabay
本文图片来源:123RF 正版图库 来源:雷科技
原创文章,作者:雷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20071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