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层面,传统车企对造车新势力的围剿已经开始。作者 | 万博原本该是“金九银十”的销量旺季,今年10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略显平淡。市场大盘来看,无论是终端零售还是预估的批发量增长幅度,均小于去年同期的水准。已披露销量的十个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有近一半的车企环比上个月出现下降趋势。最惨的当属小鹏汽车
在销售层面,传统汽车企业围剿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
作者 | 万博
本该是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今年10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略显平淡。
就市场而言,终端零售和预计批发增长都低于去年同期。
在披露销量的十大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近一半的汽车企业较上个月有所下降。
最糟糕的是小鹏汽车,10月份只交付了5101辆,环比下降了40%,同比直接减半。
平淡下,国内新能源汽车格局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在销售层面,传统汽车企业正在围剿汽车制造新势力。
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10月份销量21.78万辆,环比上月增长8.38%,同比增长168.8%。
在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的汽车企业中,极氪和问界跃然居上,哪吒是唯一一支造车新势力。
让我们来看看细节。
01
比亚迪销量超过21万,小鹏交付几乎腰斩
10月份,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排名如下:
尽管市场不那么火爆,但比亚迪得的销售数据并不令人失望。
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份销量为21.78万辆,环比上月增长8.38%,同比增长168.8%。乘用车销量为21.75万辆,环比上月增长8.2%;比去年同期增长239%。
具体来说,比亚迪10月份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03157辆,占总销量的47.4%,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114361辆,占53.6%。
在出口方面,比亚迪10月份的海外销量为9529辆,比上长23%。
在主要销售模式中,宋、秦、汉仍然是比亚迪的销售骨干。其中,宋家族10月份销售56843辆,秦家族销售34670辆,汉家族销售31614辆。这三个家庭的总销售额占亚迪总销售额的57%。
比亚迪元和海豹系列的销量也超过2万辆。
今年1月至10月,比亚迪累计交付量达到140.2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在10个月内实现了12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广汽埃安排名第二,10月份销量为30063辆,去年同期增长149%,比9月份增长0.16%,几乎持平。
这也是埃安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的水平。
今年1月至10月,埃安累计交付也正式超过20万辆大关,达到21.2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34%。
从长远来看,埃安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扩大,与许多制造汽车的新力量汽车企业诞生的新品牌相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埃安的销售结构中,网约车市场的销售比例仍然很高。
根据保险金额数据,今年9月,埃安销量8771辆新车被注册为租赁,占当月保险金额的38%。
受销售结构和产品价格范围的限制,埃安的品牌基调一直难以提高。然而,埃安的高端道路正在寻找另一种方式,其最新的产品系列Hyper(昊铂)将承担埃安品牌向上的任务。
按照计划,Hyper(豪铂)明年将陆续推出3款30万元的高端车型,涵盖汽车、SUV和MPV。
至于这个另一个炉子最后能不能扛起大旗,我们拭目以待。
哪吒汽车排名第三,10月份交付量为1801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几乎与上个月的18005辆持平。
今年前10个月,哪吒交付了129206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1%。
从长远来看,哪吒已经占据了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头,将蔚小理和零跑甩在后面。
此外,据哪吒汽车披露,哪吒最新车型S,将于11月正式交付给用户。到目前为止,哪吒长期依靠10万元级汽车冲量的产品结构终于迎来了变化。
除了埃安和哪吒,问界和极氪可以说是10月份最大的赢家。
先说问界。10月份交付量达到12018辆,比上个月增长了18.5%,从上个月的第七名跃居第三。
问界品牌自今年3月正式开通交付以来,已交付57750辆新车。
从增长趋势来看,从开始交付到月交付超过1万辆,再到累计交付超过5万辆,问世界的增长速度令人惊叹。原因可能是华为智能汽车选择模式给问世界带来的声誉上升的核心因素。
此外,为了避免技术是否先进的争议,理想汽车已经证实了扩展动力模式、能源补充和能耗的市场竞争优势。问界可以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赢得一席之地,这也不能避免这个原因。
同样保持高增长势头的是极氪,10月份交付了10119辆新车,比9月份增长了22.27%。这也是极氪品牌交付以来首次月交付超过1万辆。
从延长时间线来看,极氪距离第一款极氪001车型正式开始大规模交付,到今年10月才一年。今年年中,极氪01共交付55600辆。作为一款价格超过30万元的高端纯电动车型,这种性能确实值得称赞。
也许这种交付表现也让极氪品牌的资本和产品行动更快。
在资本行动方面,极氪独立上市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就在披露交付的前一天,吉利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拆分极氪并独立上市。目前,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确认该提案,允许极氪拆分。
新产品也加快了着陆速度。11月1日,极氪的第二款新车,50万元的极氪009正式上市。根据计划,这款纯电动汽车MPV将于11月8日,明年1月交付。
在外资的加持下,极氪品牌能否将交付水平和竞争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这里可以期待。
02
10月,造车新势力集体疲软
结合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内部竞争,10月份的销售模式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所谓银十旺季并没有如约而至,反而略显平庸。
根据保险数据,今年10月4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终端零售量为41万辆,同比增长44.36%,同比下降17.6%。
相比之下,去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终端零售量为32.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1.1%,环比下降4%。
根据乘联披露的批发量预测数据,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批发量约为68万辆,仅比9月增长1%,比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去年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6.3%。
因此,零售和批发的增长率都远低于去年同期。
至于旺季平淡的原因,乘联秘书长崔东树在销售分析中表示,主要受10月初各种疫情影响,导致11黄金周销量大幅下滑。
其次,在寒冷的情况下,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担心。具体来说,汽车制造的新力量全线疲软,而脱离传统汽车企业的新品牌则在这一过程中攻城略地。
最明显的表现是,造车新势力几乎环比下降。比如理想情况下,10月份交付量为10052辆,9月份环比下降12.83%。
还有蔚来,10月份交付量为10059辆,比9月份下降7.53%,今年交付92493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2%。
按照李斌之前坚持的15万辆年交付目标,今年最后两个月蔚来月交付KPI需要近3万辆才能完成。压力大,难度大,难以想象。
如果蔚来和理想的跌幅已经很大了,那就看零跑和小鹏,小巫见大巫。
数据显示,10月份零跑的交付量为7026辆,比上月下降了36.35%,也创下了近8个月来的最低值。
同时,这也是零跑上市后的第一份交付成绩单。上市前后的交付差距如此之大,引人注目。上市后,零跑的股价也下跌了几千英里。截至11月2日收盘,零跑股价报18.52港元/股,市值已蒸发60%以上。
在小鹏方面,10月份交付量为5101辆,比上个月下降了40%,几乎减半。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小鹏连续四个月交付的负增长。
进一步剖开,小鹏应该是深陷困境的造车新势力之一,最能感受到危机。
数据显示,在小鹏10月交付的车型中,P7交付2104辆,P5交付1665辆,G3i交付709辆,小鹏G10月共交付623辆。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的趋势是,曾经作为小鹏销售的支撑P7.被厚望的小鹏正以肉眼看到的速度衰落P5.从来没有承担过销售主力的负担。作为旗舰出生的G9.未来的潜力还很难说。
归根结底,衰退已经出现,并伴随着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除上述四家公司外,唯一实现环比正增长的哪吒也存在危机。
首先,哪吒长期依赖产品结构U+V目前两款10万元级别的小车冲量仍然存在,上面还提到,售价20-30万元的哪吒S将于本月开始交付。
也就是说,哪吒的低端产品结构即将改变,但问题是哪吒S能否支撑中高端市场?
就早期订单量而言,截至9月30日,哪吒S的订单量为1.5万辆。很难说这些订单数据能否从本质上改变哪吒依赖低端市场的现实。
造车新势力各有难念经。相比之下,以埃安、问界、极氪为代表的传统汽车企业新品牌,恐怕会笑。
埃安已经拉开了领先优势,更不用说问界和极氪了,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追赶的步伐越来越快,已经有了逆势而上的趋势。
以极氪为例。今年7月高通8155座舱芯片升级后,交付增长明显加快。4个月内,原月交付不足4000辆,迅速跨越1万辆门槛。
现象就是这样一种现象,背后大致有几个推动因素:
首先,在产品实力方面,传统汽车实力的不足。
在智能方面,自今年年初以来,传统汽车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包方案,在高端车型中,也与汽车制造新力量一样,具有语音交互、试点辅助、自动停车等智能核心功能。逐渐削弱了智能驾驶和数字驾驶舱的领先优势。
其次,在产品结构上,传统汽车企业也准备搬家,比如问界已经开始交付了M7.在价格和定位方面,已经达到了理想L8、小鹏G9形成对位。
最后,在产品成本控制方面,传统汽车公司也有实力垂直整合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在这方面,比亚迪是最有经验的。
此外,在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传统汽车公司在应对这类黑天鹅事件时,也突出了更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以比亚迪为例,它在全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在一波区域性疫情中仍能保证市场不会下跌,而新势力的汽车公司则缺乏这种信心。与最明显的威来相比,它不止一次被疫情扼住。10月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END-
原创文章,作者:赛博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1/0421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