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将投入大量资金,蔚来依靠什么来赢得未来?
作者|李文淇
编辑|有趣的商业
除了卖车,汽车公司还能卖什么?答案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近日,汇鼎保险经纪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鼎保险经纪人有限公司)“汇鼎保险经纪人”)企业名称变更为威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这一举动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因为它被业内人士理解为威来保险板块布局的加速。
图片来源:企业检查
近年来,看重汽车保险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渐增多。小鹏、理想、比亚迪、特斯拉等都有布局。
高级汽车行业人士董浩表示,与传统金融保险企业相比,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在汽车损坏设置、保费预测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汽车公司可以更多地以此为服务起点,开发更高利润的汽车售后生态服务系统。
但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看起来很漂亮的新能源汽车保险真的能帮助威来汽车开发汽车后生态吗?此外,在手机、充电桩等产品推出市场后,威来将对汽车保险业务给予多少支持?这可能是当前行业更关注的问题。
01.蔚来正在追赶拥挤的车险轨道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1821万辆,占汽车数量的5.5%。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全国注册新能源汽车519.8万辆,同比增长40%,占新车注册量的28.5%。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使新能源汽车保险成为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据东吴证券报道,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险保费规模将达到1865亿元,占汽车保险总保费的17.9%;到2030年,这一规模将达到4541亿元,占车险保费的32.1%。
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已经进入了这个巨大而巨大的增长潜力市场。
2018年7月,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公司,后更名为广州智能选择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理想汽车也于去年6月全资收购银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理想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将进入新能源汽车保险业。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无利不起早,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保险领域的布局有很多好处——新能源汽车企业取得相关保险牌照后,可以通过车主配置保险,形成完整的汽车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闭环,有望成为汽车企业的新利润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威来加快保险布局是合乎逻辑的。早在2022年初,威来就投资成立了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威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不幸的是,直到公司被取消,公司才获得相关资格,更不用说开展相关保险业务了。
原因为很简单,保险资格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近年来,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中介业务质量不均衡的痛点,监管机构收紧了对保险中介许可证的批准。
然而,这并没有打消威来在保险市场发展的决心,而是寻找它“曲线”进入路线。2022年12月,威来创始人李斌实控安徽威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投资汇鼎保险经纪人,随后原高管陆续退出。直到今年9月,汇鼎保险经纪人才改名为威来保险经纪人,威来汽车终于在自己的保险业务上走上了正规。
图片来源:威来保险经纪网站
威来没有透露这次收购的具体交易金额。但根据市场情况,不会太低。例如,当比亚迪今年转让易安财产保险100%股权时,他花了40亿元投资“含金量”更高的保险许可证。在这方面,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保险业相关许可证资格申请相对较长,威来对汇鼎保险经纪人的经营,背后是“用金钱换时间”,买鸡下蛋自然比养大鸡再下蛋容易。
“但是保险行业比较复杂,绝不是一天就能做到。”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汽车工业研究所张翔“趣解商业”说道:“蔚来通过收购获得资质,后续开放销售、保险、售后等环节。对于保险业务来说,深度培育准确的客户群是一大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并不是一项盈利业务。”
02.“弹药”是否充足?
通过许可证资格“钞能力”嫁接,威来后续要面对的是资金能力、技术能力和网点布局的挑战。无论如何,它都需要更强大“钞能力”。“特别是在财务能力方面,是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一大考验。”业内人士费先生说。
因为在新能源汽车保险蓝海的背后,隐藏的高赔偿压力和由此产生的普遍损失。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的赔偿率普遍超过85%,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承保损失压力。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总经理曾毅也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率接近燃料汽车的一倍。此外,今年上半年汽车出行同比大幅增加,给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根据中国太平洋保险2022年中期的业绩,太平洋保险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费增长迅速,占6.6%。然而,太平洋保险承保的新能源汽车仍在亏损。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得的一组数据还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危险率和赔偿率都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险赔偿案件同比增长1021.9%,赔偿5801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64元。但新能源汽车保险单平均保费仅4081元,较2022年下降47元。
各种现象证明,目前新能源补偿金额远高于保费收入。这也意味着所有进入新能源汽车保险领域的玩家都应该准备足够的弹药。
那蔚来准备好了吗?
今年8月底,蔚来-SW截至2023年上半年第二季度,(09866)公布了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威来汽车收入87.717亿元,同比下降14.8%;毛利润8700亿元,同比下降93.5%;净亏损60.558亿元,同比增长119.6%;调整后净亏损为54.457亿元,同比增长140.2%。
图片来源:财务报告截图
从大环境来看,造车新势力亏损程度不同;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总收入474.4亿元,净亏损32.4亿元。相比之下,威来的亏损要严重得多。
据蔚来-SW(09866)年报显示,2018-2022年,威来汽车总收入虽在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五年亏损分别为233.28亿元、114.13亿元、53.041亿元、40.2亿元和144.37亿元。今年上半年,威来汽车净亏损已超过100亿元,为109.26亿元。
可以看出,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的背景下,蔚来汽车仍保持着收入、毛利润和亏损的持续下降。蔚来汽车回归母亲的净利润在单季度和整个上半年都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低纪录。
在交付方面,蔚来汽车的情况并不乐观。公开数据显示,今年9月,蔚来汽车交付15641辆汽车,同比增长43.8%,环比下降20%。是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下滑最严重的厂商。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收入下降,交付下降,但威莱并没有减少投资。根据财务报告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威莱的开发投资达到33.4亿元,接近特斯拉的39.8亿元,但明显高于理想的24.3亿元和小鹏的13.7亿元。据统计,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威莱的研发成本已连续三个季度超过30亿元。
相当于说,在威来押注车险领域的背后,威来自身的财务业绩和交付并不乐观。未来能否在车险层面给予支持,取决于业务在威来生态中的重要性。
“如果蔚来的主营业务做得很好,可以给予汽车保险业务更大的支持,那么,总的来说,汽车保险一定是蔚来的锦上添花,”费先生补充道:“相反,如果自身亏损加剧,再加上汽车保险高企的承保压力,威来短期内的压力会更大。”
03.一路跨界,蔚来急什么?
在外界看来,蔚来越来越不像汽车公司了。这种差异主要来自蔚来的全方位跨境——手机、充电桩和当前的汽车保险业务。
今年6月,有消息称,蔚来手机已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批准;果然,9月21日,蔚来发布了第一款舰艇手机NIO Phone。据李斌说,“威来之所以做手机,不是因为手机企业跨境进入汽车行业,也不是因为手机赚钱,而是因为威来用户需要一款与威来无疑联系起来的手机。”
但在许多用户看来,情况并非如此。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民开玩笑说“让蔚来更容易适应更多的型号。单独买手机的概率不大,买车送手机也差不多。”“这显然是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做的事情,必须开发一部手机!”威来手机卖给谁的话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图片来源:微博
除了关注手机,威来还继续投资补能领域。2022年底,威来有1315个换电站;2023年初,李斌放下豪言,要再建1000个换电站。根据威来的官方数据,截至10月20日,威来已布置了1969个换电站、3252个充电站和936544个第三方充电桩。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目前电站建设各自为政,分散、混乱特点明显。国家标准建立后,地方产业有望进入快车道。谁有先发优势,谁就能率先获得红利。
但目前蔚来换电模式短期内仍难以依靠自身盈利。根据东方证券的计算,一般来说,换电站盈亏平衡,利用率在20%以上,即每站每天服务88次,勉强不赔钱。据蔚来总裁沈斐介绍,蔚来换电站的盈亏平衡线约为每天50-60单,目前蔚来换电站的日均单量为35-36单。
图片来源:蔚来官网截图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换电确实是一个好故事,但到目前为止,这个好故事在商业实践中并没有带来多少好处。
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在美国试点换电站,但由于建设成本、利润困难等因素,最终选择放弃。同样,威来车主换电的背后也是威来的“一直换电,一直亏损”现实。由于增建换电站的成本极高,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
数据显示,威来第一代换电站的成本约为250-300万元,大约有205个,第二代换电站的成本约为150万元,数量约为1100个。根据这些数据,威来在换电站上投资了50多亿元。
从今年6月开始,蔚来第三代换电站每月保持120-150座的建设速度。按照第二代换电站的成本估算,蔚来2023年在换电站建设方面的投资预计将超过15亿元。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除更换电站设备、储备电池、电池折旧等外,还需要人员成本、场地成本、商用电费等,相当于蔚来在更换电站方面的投资已超过100亿元。
而且这个本意是蔚来“服务”支持业务,也成为业主嘲笑的一点。今年4月,威莱调整了用户权益。自6月1日起,一些车型的第一个车主每月免费更换4次。此前,该权益对应于是否安装充电桩,每月免费更换4-6次。
根据蔚来的解释,免费换电将逐渐下降,直到完全按需收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这种调整也使它始终存在“服务”获胜的蔚来,变得更加被动。
车险、手机、补能系统都是百亿大项目。目前无论是刚起步的车险、已经推出产品的手机,还是投资百亿的换电站,都没有给威来带来收益回报,反而很有可能成为拖累威来的业务。
图片来源:蔚来官网截图
站在当下,外界更大的疑问是逐渐撕掉“服务”威来的标签,用什么来打动用户?
作为“造车新势力”蔚来的三大巨头之一,故事很好,但回归商业本质,业绩是基本盘。特别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蔚来一直在拓展自己的边界,再加上自己的业绩压力,可能会越来越难。
参考资料:
1、量子位,是时候重估蔚来了。
2、《国际金融报》,汽车卖不出去,“亏损王”蔚来要跨界做手机。
3、金融十一人,蔚来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边大亏,一边大投入”
4、上海证券报,蔚来卖保险?
原创文章,作者:趣解商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211912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