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三个月后,官方售价终于浮出水面。小米SU7标准版价格21.59万元,小米SU7Pro-24.59万元 Max售价29.9万元。小米汽车“艰难”定价策略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自2024年初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卷出了新的高度。
3月2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表示,武汉光谷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已准备就绪,全国29个城市的交付中心和销售商店于25日开始接待游客。作为小米汽车的开放作品,雷军一再强调SU7的意图,并明确了其汽车制造的概念:“百年赛道没有捷径,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十倍投资,认真做好车。”
做好车的企业不仅仅是小米,新能源车,太火了。
01
都在做车
最近,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今年前三个月,华为智能选车业务实现了盈亏为盈,BU接近盈亏为盈的边缘,预计4月以后将盈亏为盈。
由于供应链受到制裁等诸多因素,华为技术解决方案的成本较高。华为解决方案在30万元以下的车型仍存在挑战。只有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才能使用和盈利,但超过30万元的车型需要品牌支持。余承东说,余承东说,“华为BU通过智能选车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销售中高端产品后,可以实现商业闭环,获得良好的收入和利润,扭亏为盈。如果持续亏损,业务就无法持续,这也是今年的目标。”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华为与汽车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多到手软”。
3月15日,广汽传祺、兰图汽车、零跑车、凯义汽车正式宣布加入华为鸿蒙生态,启动鸿蒙本土应用开发;同日,长城汽车宣布将成为华为Hicar4.0汽车扩展系统的第一家汽车公司。此前,华为宣布将与东风岚图、猛士合作HI模式,随后广汽丰田上门要求其开发车载娱乐系统。华为BU董事长余承东也透露,长安的深蓝色汽车很快就会加入HI。
华为智能汽车“样板间”问界的成功,加上国资委的成功“车企国家队”在核心能力的考核下,许多汽车玩家纷纷递来合作橄榄枝,华为的联盟也在成长。余承东选择利用这一趋势,扩大智能选车规模。 按计划,智选车“四个界”这两年组局、问界、智界完成后,与北汽合作“享界S9”与江淮合作的纯电动汽车“傲界”,今年4月和明年分别上市。
鸿蒙智行的豪华版图将逐步拼凑成型,这将是华为汽车业务在下游实现业务闭环的关键。
作为承上启下的汽车BU平台,华为包装在汽车领域“黑科技”,华为出口到智能选车和外部合作汽车公司“点石成金”智能能力。华为的汽车地图已经铺开了一个巨大的网络,通过三条从浅到深的合作管道,在智能汽车的变化中到处插旗。去年11月,华为还专门为新平台公司开设了独立的汽车BU,并罕见地开放了股权合作,邀请汽车公司合作并参与股权,以实现深度绑定。
02
发展“遇害”
如果说华为造车的压力是品牌大,备受关注,很多车企倒下的原因就更现实了。
高合
2月28日,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访问了长安汽车重庆总部,并迅速发布了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会面的信息。有传言称,长安汽车有意收购高合汽车股份,朱华荣回应,“在谈,离‘妥’还早”。因为高合已经处于生死边缘。这个号称“豪华纯电车天花板”龙年初年,该品牌陷入停工停产风暴。2月18日,龙年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停产6个月。随后,高合汽车全国部分门店关闭、外包员工被遣散、正式员工踏上维权之路等消息传开。
2月22日晚,高合汽车公开回应,面对内外压力和挑战,高合汽车自2月19日起对日常运营进行了重大调整,目前正在采取各种救援措施。
丁磊认为高合走到今天的原因“用旧的商业策略打不过互联网造车模式”关系很大,矛盾在这个时间点集中爆发。其他“出圈”汽车制造的新势力品牌已经打造出来“明星”自主研发系统及特色产品矩阵。丁磊追求的高端技术水平是燃油车时代定义奢华的标准。在电动汽车时代,这种模式并不是衡量车型豪华的重要指标。例如,被困在内燃机性能中的100公里加速数据已成为大多数电动跑车/汽车在新能源低速高扭转特性电机加入后5秒甚至3秒的标准配置。
威马
威马汽车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早进入制造汽车的新势力之一“新势力四小龙”。威马汽车自成立以来,已完成12轮融资,已公布的融资规模已达410亿元。
然而,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损失了约177亿元。到2022年,威马汽车频频传出降薪、停产、总部大楼拖欠租金、经销商大规模退网等消息。最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威马汽车破产重组申请。
奇点
沈海寅作为奇点汽车的领头羊,将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小米模式”。他强调,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高性价比、与用户建立密切关系、通过服务获得可持续利润。在这种模式下,奇点汽车致力于以贴近百姓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汽车,打造属于中国的特斯拉。
沈海银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技术和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智能汽车将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期待着这样一个未来:智能汽车可以感知世界,像人一样成长,数据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8月,奇点汽车在苏州高新区市值200亿元·2020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08位。奇点汽车于2023年7月10日申请破产清算。奇点汽车成立以来,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其知名度和关注度都不高,其产品亮点也不大,属于“中规中矩”,而且从来没有量产车离线;创始人相对低调,融资没有持续输血。奇点汽车没有发展的希望,申请破产清算也就不足为奇了。
恒驰汽车
没有破产,但生存了下来。根据企业调查,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增加了3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目标总额超过9800万元,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还包括公司股东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法院均为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根据风险信息,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有50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总被执行金额超过10亿元。此外,公司还有许多限制消费令、不诚实被执行人(老赖)和最终案件信息。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公司增加了许多被执行人的信息和巨大的执行目标,突出了其在财务和法律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不仅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经营困难,也给外界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期蒙上了阴影。
03
淘汰赛继续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还在继续,高合等汽车公司不是第一个倒下,更不用说最后一个了。
失去外部融资渠道是这些品牌陷入危机的导火索。他们失去生存空间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产品布局,以销售应对价格战。
以威马为例,威马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分别交付了1.29万辆、2.19万辆和4.4万辆。然而,到2022年,威马汽车销量大幅下降。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22年威马累计销量为2.94万辆,同比下降33.3%,而到2023年,威马再也没有宣布销量。根据乘联3月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威马的销量(新车强险购买数)为278辆,同比暴跌91.6%。
当销量难以上升,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时,无论是威马、恒驰还是其他汽车公司,都必然面临生死危机。
如今,汽车供应链的关系正在从传统的垂直分层转变为专业分工的融合网络。主机厂不再只关注Tier1的供应链。 供应商也更加关注零部件。我们认为强耦合是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汽车供应链也将从垂直链的生态结构转向网络 生态关系,即共生关系、整车、Tier0.5、Tier1、Tier2、Tier3等多家企业合作,实现系统的成本控制和驱动 供应链变化。未来,汽车智能将依靠芯片、算法、软件等底层产品的进步,多方合作已逐渐成为贯穿整个汽车行业的正常生态。原来,二、三级零部件供应商将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发挥重要作用。
汽车供应链的核心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关系,各种关系将共存。其中,在零部件企业完全领先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封闭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汽车企业可以进行全堆栈自主研发,建立自己的核心供应链。
汽车供应链也体现了短链、内部、网络、互动的新特点:短链表现为电动汽车零部件少,价值链短,汽车行业增加值分布更集中;网络表现为电动汽车的转型将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依靠网络重组全球汽车价值链。内部化不仅体现在汽车行业,更多资产轻、关系重、知识重的企业将在全球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也越来越内部化。
未来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要想盈利,产业链能力非常重要。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竞争“红海”,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站稳脚跟是每个做能源车的企业都应该理解的关键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半导体产业纵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3/301815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