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密集造船?

作 者 | 梦萧

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 BT财经数据通

文本共4725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2分钟

为何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密集造船?

黄浦江沿岸的江南造船厂一直是中国造船的重要城镇。由于其优良的地理位置和长江入口的丰富水量,自李鸿章成立江南制造局以来,它承担了中国许多第一个造船历史。

事实上,中国企业一直特别喜欢造船。一方面,它显示了造船技术的顶级水平,另一方面,它也突出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状况。

在漫长的历史中,欧洲曾经是世界造船业的中心,然后美国、日本和韩国逐渐出现。从世界第二到世界第一,韩国花了20年时间才赶上日本造船业,而中国只花了两年时间才赶上韩国造船业。

目前,造船业有三个“皇冠上的明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美国和英国大型船厂的核心设备龙门起重机均来自中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完全独立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此外,2023年11月4日,中国第一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大型邮轮制造也被征服;三者中,LNG运输船技术门槛最低,对我国造船业来说更是不在话下,我们已经摘下了造船业的三颗明珠。

目前,中国仍然是LNG运输船制造记录的保持者,打破了上一年国际交付6艘LNG运输船的新纪录。一年中,中国交付了20艘世界上最大的箱位2.4万标准集装箱船。

其中,江南造船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承担了许多大型企业的海洋船舶订单。有趣的是,最近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充斥着江南造船厂的办公室。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造船业在成本方面也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工业类别齐全,供应链非常完善,中国造船业已经将成本降到了极致。此外,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也为中国造船业的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这种自然优势似乎在向汽车公司招手:租别人的船出海比自己造船出海好!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和上汽高调宣布造船出海。2月1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进入滚装船业务领域,这是第一艘滚装船“开拓者1号” 2024年1月,小漠港首航运输,出口欧洲新能源汽车5449辆。未来两年,将有7艘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缓解出口容量不足。

一月十七日,上汽集团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据报道,这艘海洋巨轮长200米,宽38米,高13层,专门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定制,停车位7600,排水量超过4万吨,创新采用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清洁动力,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30%。这次出海,搭载上汽、东风、宇通的新车到欧洲。

汽车公司造船出海,或者给整个行业一个提示,未来汽车公司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供应链也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环节。

1

出口激增,运力刚需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百家争鸣,中国汽车出口激增。2020年共出口108.2万辆,2023年出口52.1万辆,三年增长近5倍。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以比亚迪为例。2023年,所有车型销量约为302万辆,净利润约为290亿-310亿元。这样,每辆车的利润约为1万元。然而,汽车公司的海上运输成本却很高。截至2023年底,6500标准停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达到1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

事实上,由于出口汽车公司众多,相互竞争,运输船的租金高达每天15万美元。以汽车公司出口欧洲为例,通过海运出口一般需要40至60天。根据上限,运输成本高达900万美元,相当于每辆汽车的海运成本约1400美元(约9800元),与利润相抵。

2020年,奇瑞汽车出口11.4万辆,连续18年在中国汽车品牌出口中排名第一。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到了如此优秀的成绩单,却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海外出口数量增长迅速。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出口了这么多汽车,奇瑞自行车的净利润只有16.4元。

2023年,奇瑞汽车出口超过93万辆,仍是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然而,今年奇瑞汽车的自行车净利润仍只有900多元,出口量逐年飙升,但由于汽车出口的运输成本显著增加,未能给奇瑞集团带来相应的收入。

戏剧性的是,中国目前是船舶制造业的强国,造船成本很低。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已持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在国际市场份额方面,中国造船业的竣工、新订单和手持订单分别占50.2%、66.6%和55%。中国的订单量已经完全超过了韩国。

因此,汽车公司正在密集造船。

上汽集团、比亚迪等汽车公司开辟了自己的造船道路。奇瑞甚至在2007年收购了芜湖造船厂,这是未来自制运输船舶的基础。

特别是2023年,上汽集团共出口汽车120万辆,连续八年保持中国汽车企业出口销售的领先地位。但上汽集团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来自海运。

为了提高自行车的净利润和整体净利润,上汽集团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建造和租赁运输船舶,船舶公司也在积极扩大船队。试图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来满足自己的车辆出口需求。

据上汽集团官方透露,上汽集团目前已建造14艘船舶。按每艘船1亿美元计算,14艘船的造价为14亿美元,总投资约100亿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金麒透露,这14艘船不仅为上汽集团服务,也帮助中国汽车企业出海。也就是说,除了上汽集团自己使用外,这些船舶还将有多余的舱位出租给其他汽车企业,但无论如何,这将降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的运营成本。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比亚迪出口24.3万辆。“开拓者1号”计算5449辆汽车的容量需要45次。对于单程出海到欧洲需要40天以上的海上容量,比亚迪的海上运输差距也不小。

汽车媒体人张志勇表示,未来各大汽车企业造船出海是大势所趋,与京东自建物流几乎相似。“出口的目的是赚钱。像奇瑞汽车一样,自行车的净利润不如一公斤猪肉。显然,它不能满足汽车公司的需求。近年来,海运成本的激增分摊了汽车公司的成本。为了提高自己的净利润,汽车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考虑自己的造船运输。比亚迪和上汽目前刚刚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汽车公司跟进,中国汽车公司的海运供应链将更加完善,大大降低了海外市场的运营成本,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竞争力。”

比亚迪和上汽集团高调宣布造船后,两家汽车巨头的股价在2024年呈现不同趋势。截至2月20日收盘,比亚迪股价今年下跌9.6%,而上汽集团股价同期上涨8.1%。

2

利润率新低的无奈之举

2023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的业绩并不令市场满意。前三季度收入5233亿元,同比下降0.77%;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下降9.82%;扣除非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降10.99%。这三个重要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净利润的下降远远超过收入的下降。原因是净利率的下降。

为何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密集造船?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毛利率9.97%,与去年同期9.65%相比,上汽集团毛利率上升0.32个百分点,与2021年同期和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与2019年前毛利率上升12%以上相比,下降仍然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29%,较去年同期3.36%下降0.7个百分点。对于收入高达5233亿元的上汽集团来说,即使下降0.01个百分点,也是一个巨大的收入损失。更让上汽集团头疼的是,3.29%的净利率已经是近9年同期的新低。2022年,上汽集团净利率为3.17%,是近十年来的新低。与2021年4.47相比,净利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为何中国汽车公司正在密集造船?

当其他汽车公司正在降低成本和效率,尽一切努力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时,上汽集团的净利率不会上升而是下降,这迫切需要改变上汽集团。

3

造船出海太划算了

国内市场的残酷竞争很难提高净利率。在海外市场,上汽集团的出口数量显著增加,但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也极大地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因此,上汽集团此时计划造船100亿元并不奇怪。毕竟按目前一辆车出口的海运成本1万元计算,是影响汽车企业利润的一大制约因素。对于预计2025年海外出口150万辆的上汽集团来说,这将是一笔高昂的运输成本。造船出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自身的运输成本,避免被卡在脖子上,还可以在许多汽车公司的海外赚钱。

上汽集团是国内汽车公司的先驱。在海外市场,每三辆中国汽车中就有一辆是上汽制造的,而欧洲作为全球汽车消费大陆,是上汽集团海外市场的主要战场之一。2023年,在上汽集团120万辆的海外销量中,有30多万辆出口到欧洲,欧洲成为上汽集团第一个30万辆的海外区域市场。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上汽集团欧洲汽车制造基地已经开始选址,但目前仍以出口为主。出口到欧洲最经济的方式是海运,现在海运汽车的成本高达每辆1万元。作为连续八年跻身国内汽车企业出口榜首的企业,高运费成本代表着自身利润的下降。

不仅欧洲,上汽集团在南美市场也迅速崛起。2007年,MG新车登陆南美智利,标志着上汽正式启动“全球攻略”。作为中国第一个有系统、有规划、有建制的国家“出海”多年来,上汽在海外建立了汽车行业的全价值链,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和金融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已进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汽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现在,安吉物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打造了公共、铁路、水多式联运模式。配送网络覆盖中国近600个城市和100多个海外国家。数千万辆车的年发货量为上汽和中国汽车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流保障。此外,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拥有30艘各种汽车船舶,包括11艘河流船舶、11艘国内贸易船舶和8艘外贸专用船舶,并开通了7条国际航线,如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部和欧洲。这将极大地促进上汽集团未来的海外出口。

4

新能源汽车或主战场

众所周知,许多欧洲国家在2035年后宣布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上汽集团将重点推进欧洲新能源汽车计划。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2023年总销量为502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12.3万辆,同比增长4.6%,占1/5以上。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4.6%的增长显然是不够的。比亚迪2023年销量为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2023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487461辆,同比增长48%。理想汽车2023年销量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蔚来和小鹏2023年销量分别增长了30.7%和17%。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类似上汽集团的汽车企业中,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3年也是上汽集团合资板块加快电气化转型的一年。上汽大众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3万多辆,同比增长32.1%;上汽通用全年销售10万辆新能源汽车。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约为277.5万辆,占集团销量的55%以上。

然而,2024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表现良好。数据显示,1月份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共售出6.4万辆,零售额超过9万辆,同比翻番。在自主性方面,智己LS6已连续三个月交付4766辆车“中大型纯电SUV”销售冠军;荣威D7 DMH月销量站达到6000个新台阶,继续跻身中型混合动力汽车月销量前三名;五菱星光热销10005辆,在国内15万元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中名列前茅。

2023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增速低于预期。然而,随着100亿造船和2024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努力,预计2024年将扭转新能源汽车增速低的局面。同时,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预计年内净利率将进一步提高。

文章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反馈,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T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51614859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