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023年2月,比亚迪和特斯拉发起了价格战,其中秦PLUS DM-I冠军版首次将价格降至9.98万元。价格攻势也使秦PLUS成为2023年中国a级车市场最畅销的产品,去年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
图片来源:比亚迪社交平台
一年后,比亚迪宣布推出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起价降至7.98万元。降价后,比亚迪喊道“电比油低”秦PLUS荣耀版的起价创下了业内同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价格的新低。
▍再挖燃油车“墙角”
2023年,虽然比亚迪秦的销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色,但在与畅销燃油汽车的决斗中并没有占据上风。可以看出,老合资车型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仍占据汽车销量榜前两名,秦PLUS和秦PLUS之间的销量差距仍有数万台
制图:车市瑞见
这一次,比亚迪再次努力,从之前开始“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DM-I车型首次进入7万元区间,EV车型进入10万元区间。比亚迪说“这两款车型的核心目标是将插混车型带入‘7字头’时代,插混车型进一步加速‘油电替代’全面冲击A级家用轿车市场的效果。”
换句话说,比亚迪直接降价到燃油车,不仅使用成本低于油车,而且整车价格低于油车。
在价格方面,汽车市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轩逸和朗逸的起价已达到7.5万元左右,再加上购置税、保险等,综合落地价在8.5万元左右。在降价之前,比亚迪秦PLUS的起价是8.98万元(2023年二次降价后),略高于轩逸和朗逸,导致其价格竞争力不强,未能在2023年汽车销量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
图片来源:比亚迪
由于没有购置税,比亚迪秦PLUS推出的7.98万元车型的落地价格将在8.4万元左右。平整的落地价格和汽车成本的优势将使其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更具竞争力。同时,“电比油低”口号,也反映了比亚迪争夺汽车销售冠军的决心。
▍降价稳定销售增长
比亚迪预计今年将销售450万-500万辆(非官方数据)。从稳定市场地位和实现销售目标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寻求进一步的销售增长。
与此同时,比亚迪今年也将切换新旧车型,目前秦PLUS、宋PLUS已进入产品生命末期。秦L后续车型、宋L已经或即将上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发布了新秦L的申报表。降价是新车的让路,减少开关期间的销售压力已成为稳定今年销售增长的关键。
图片来源:工信部
从流出配置的角度来看,秦L升级了配置,特别是在智能化和整体纹理方面。可以肯定的是,秦L不会像秦PLUS那样走超低价路线,而是更有可能与秦PLUS同堂销售,填补秦PLUS与汉之间的空白,提高秦家族细分区间的统治能力。
对于新车型来说,新车型显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比亚迪本轮降价的初衷之一是继续探索现金车型的价格,一方面抢占更多市场,为新车型留出生存空间。
此外,一些机构预测,特斯拉很难在2024年与之前的数据增长相媲美,这是中国品牌的机会。作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老对手”,显然,比亚迪不会放过这个窗口期。
汽车市场瑞健也采访了北京几家4S店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表示,新车上市后,很多客户咨询了两款新车,意向客户比以前明显增加,几位客户已经下了定金,预计3月份取车。
图片来源:车企官方
在比亚迪正式宣布新车型的同时,五菱、长安汽车、哪吒汽车、北京现代汽车、上汽通用汽车等汽车公司也纷纷加入,宣布多款车型大幅降价,旨在与比亚迪争夺蛋糕。
在此之前,业内有一种说法,即使你不喜欢BYD,你也可以等待BYD的新车型,因为你喜欢的车可能会因为BYD而降价。规模效应和整个产业链的优势使BYD有了产品定价的主动性,并将直接推动市场上的汽车公司参与竞争。
2024年,大多数汽车企业制定了更激进的销售目标,理想汽车翻一番,智己汽车是2023年实际销售的三倍;据多家媒体报道,该行业的目标是2023年销量的五倍多。各品牌推出的新能源产品也将更加丰富。长安汽车总裁王军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将推出150多款产品,约占全年新车上市量的75%。
但在终端市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整个行业将进入“淘汰赛”。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还认为,以龙头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主导的价格战将继续,特别是在10万-20万元的价格带,这也将为合资汽车企业提供燃油汽车业务“极限施压”,市场将加速油电替代的步伐。
原创文章,作者:车市睿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2/251514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