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问,2023年新能源汽车最受欢迎的技术领域是什么?智能驾驶和高压快速充电技术无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特别是800V高压快速充电已成为20多万新能源汽车的门槛。
然而,有趣的是,当小鹏、智己、阿维塔、极氪等一系列后来的朋友和商人将800V高压快速充电技术作为标准配置时,在过去三年中遥遥领先于三电技术的比亚迪似乎有点消失了。
诸如“比亚迪做不到800V高压”,“双枪占用公共资源”、“双枪快充没有两部手机不行”也逐渐开始在用户群之间猖獗,遥遥领先的比亚迪已经成为快速充电领域的后进生。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比亚迪早在8年前就明白了朋友商视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
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在秦EV(2015款)搭载了首款乘用车800V高压平台、额定电压分别为634伏和712伏,如唐DM(2015款)。
然而,当时中国95%的低压桩低于500V,这与高压车型的充电不兼容。因此,BYD开创了升压充电技术,完全实现了汽车桩的兼容性。当时60kW的技术水平无疑是行业领先的2-3代。由于升压充电技术,BYD产品在多车同时充电的公共环境中往往效率最高。
如今,随着行业竞争进入800V高压平台轨道,越来越多的配套设施可以与高压车型兼容,BYD成熟的高压产品布局也可以展示。
目前,腾势N7包括汉、唐、秦、宋、海豹和腾势D9、方程豹豹5、仰望U8等车型都来自比亚迪最新的800V高压平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800V高压并不是额定电压达到800V,而是550V到930V的系统电压统称为800V高压平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的额定电压在300-500V之间,Model Y电压为355.2V、大众ID.4 为352V、秦PLUS EV为422.4V。
比亚迪海豹的额定电压为550.4V,腾势N7为537.6V,汉EV为570V,小鹏G6为551V,阿维塔11为614V,智己LS6为751V,均为800V高压平台车型。因此,不宣传并不意味着比亚迪没有。
然而,只有高压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充电功率。学习基本物理后,我们都知道功率等于电压*电流。虽然现在有高压车型,但市场上只有2%的公共超充桩电流超过300A。换句话说,即使车辆的额定电压能达到700V以上,在实际应用中也很少有充电功率能勉强超过200kW。
快速充电桩广泛流行,超充电桩非常稀缺。与其让用户争夺少数超充电桩,比亚迪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充分利用数百万台以上的公共快速充电桩资源。
因此,BYD推出了流量计划,即我们看到行业第一个双枪超充技术,以N7为例,在普通快速充电桩中,单枪充电功率可达150kW,双枪状态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充电15分钟可达350公里,使公共快速充电桩容易超过朋友超充电桩充电效率。
然而,在当前充电桩资源仍然紧张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有人认为双枪占用了公共资源。
不可否认,这涉及到对用户道德的考验;但本质上,双枪技术只提供了更快的选择。当资源紧张时,单枪也可以实现150kw的充电功率;当电枪资源充足时,双枪快速充电也可以更快地结束充电位置,因此大多数时候,不必担心占用公共资源。
升流技术的应用也对电池热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考验。为此,BYD推出了第一种复合直接冷却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侧的直接冷却板设计和两套制冷剂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流道设计。电池冷却面积增加100%,换热能力增加85%以上,护送用户过度安全。
除了怕热,快速充电技术也怕冷。特别是面对北方城市冬季零下极寒的工况,所有纯电车充电缓慢、断电缓慢是共同的痛点,高压不易使用。
因此,比亚迪开创了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速充电。以腾动N7为例。在-30℃极冷条件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将电池加热速率提高230%,电池充电时间降低30%。腾动N7不仅可以在充电时自加热,还可以在停车和行驶状态下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证极低温车辆的性能。
此外,比亚迪基本上已经配备了15万多款车型的热泵空调,冬季电池寿命可以提高20%左右。而且比亚迪的热泵覆盖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从零下30度覆盖到零上40度。
因此,如果老虎不强大,你就不能把它当作一只生病的猫。基于20年的电气化技术积累,比亚迪一直在抓住用户的痛点。虽然智能很难说,但在电气化领域,比亚迪必须能够做得更好。然而,BYD有更全面的考虑。毕竟,优秀的技术不仅应该是顶尖的,而且应用广泛才能具有普遍的价值。因此,BYD目前正在建立一个更符合国家条件的充电技术系统,并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82314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