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彭艺信 杨晓羽 曾嘉怡
编辑/侯煜
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允许一些人先致富。特斯拉及其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克已经建立了领先地位(Elon Musk)就赚钱而言,有一万种方式。刚刚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特斯拉通过碳积分获得了巨额回报,特斯拉最近宣布向竞争对手开放自己的充电桩,其核心目的是换取巨额补贴。
当地时间2月15日,特斯拉大方宣布向竞争对手开放自己的充电设施。到2024年底,特斯拉将至少向非特斯拉品牌的电动汽车开放7500个超级充电站,包括3000个高速公路沿线的新充电站和现有的超级充电站,4000个设置在酒店和餐馆的缓慢水平 2级充电站。另一条消息显示,特斯拉计划在纽约布法罗的超级充电网络中增加三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何时实施计划。
这种开放可以说是由政府推动的。2021年11月,美国政府发布的《基础设施法案》提出,美国公路沿线和社区将建立包括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内的统一充电网络;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至少占新车销量的50%%;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战略还将创造更多高回报的制造和安装工作。
此外,美国政府还将投资75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充电和100亿美元的清洁交通。2月11日,美国政府官员表示,除非特斯拉对外开放充电网络,否则将被排除在美国政府提供的75亿美元补贴之外。
美国政府希望在美国建立一个通用充电桩网络,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的公司必须采用美国主导的充电连接器标准。建成后,美国必须有一致的插头类型、功率水平和最低充电器。充电桩还必须满足977%正常运行时间,并可通过地图应用程序提供位置、价格、可用性和可及性的公开数据。在不使用多个应用程序和帐户的情况下,充电桩应采用单一的识别方法。
如果特斯拉的充电桩能够与其他联邦使用的“兼容充电系统”相匹配(CCS)特斯拉可以通过相互承认获得特殊补贴。认可CCS是申请特殊补贴的必要条件,但特斯拉尚未承诺采用这种兼容充电系统。
特斯拉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直流快速充电网络,在美国拥有近1.8万个充电桩,与竞争对手Electrify 此外,特斯拉还有17711个超级充电桩,约占美国总数的60倍%。如果特斯拉采用兼容充电系统,可以有效促进美国通用充电网络的普及,获得75亿美元的补贴。
当然,获得补贴并不那么容易。该规则还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桩在美国制造。自规则发布之日起,所有铁或钢充电器外壳或外壳的最终组装和制造过程将在美国进行。到2024年7月,所有部件至少有55个%(按成本计算)也需要在美国生产。
相关新闻:中国市场充电桩品牌各自为政
看了特斯拉各种“偏门”的盈利方式,不仅要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先锋们已经抓住了“先富起来”的时间窗口。
全球对电动汽车充电器的需求给供应链带来了压力,主要企业也试图分享供应短缺充电桩市场的份额。目前,全球充电运营商主要分为 4 类:
· 传统能源巨头:BP、壳牌等
· 独立经营公司:ChargePoint、Blink、星星充电、特来电等
· 汽车公司独立经营:特斯拉、威来等
· 国家电网、法国电网等电网电力公司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充电桩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我国面临着市场供需极度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站的状况也备受关注。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新能源充电桩共470个.8万个私桩比例增加到64万个.3%,公共桩占不到40%,其中一半以上是慢充桩。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充电桩支撑增长率相对较低。
为加快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还提出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全国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根据广东省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申报通知,2019年-2020年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直流充电设备按充电设施安装功率给予400元/kW建设补贴;40kW及以上交流充电设备200元/kW建设补贴,40kW以下交流充电设备100元/kW建设补贴。
今年,政府明确将充电桩列为七大新基础设施之一,地方政府补贴政策也从简单补贴电桩建设扩展到运营建设双重补贴。以北京为例,根据《2022年北京电动汽车充电换电设施建设运行奖励补贴实施细则》,换电设施运行奖励分为日奖励和年奖励,日奖励标准为 0.2 元/根据充换电站的评估结果,年度奖励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具体为 106 元/千瓦•年(A级)、 90 元/千瓦•年(B级)、 74 元/千瓦•年(C级)、 0(D级)。
在中国市场,“聚合充电”平台早已应运而生,以解决困扰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问题。根据聚合充电平台的设计,当该平台与更多品牌的充电桩连接时,充电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极大地方便车主。然而,如果你想使用一个通用应用程序,大多数充电桩的电力仍然很难实现。由于一些充电桩与一些常用的充电应用程序没有合作,车主只能看着桩叹息。
原创文章,作者:华尔街科技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20214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