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删除了一条微博。
内容是圈内老师写的,本意是戏谑。没想到,雷军在微博上发布,引起轰动。原文是,“雷军造车,命运归来,雷字带电,军字带车”。后来可能是被提醒了,感觉到了“天命所归”自带热气腾腾的杀气被删除。
雷军微博截图已被删除
这种叙事主要出现在电影、电视剧和小说中。例如,雍正王朝在街上传播“八大王”儿歌。当时雍正帝还是雍亲王,他的智囊吴思道一言不发,故意附会也成了李伟口中的一句话“大王八”。
在小米造车,用雷军的话说,出道一定是巅峰,赌上所有声誉造车,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雷军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老板。通过两篇长文和几条微博,他展示了一场只发布技术而不发布新车的营销会议,期待着充分利用。“雷军造车”虽然声音没有被覆盖,但它没有被覆盖“遥遥领先”但是华为已经煮了一锅小米粥,等着揭锅。
事实上,雷军造车,总是绕不过一个女强人,她就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两个人“量子纠缠”,始于2013年。
当时是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个人在现场见证了雷军和董明珠两位获奖者——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家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在全国观众面前设下赌约。雷军表示,小米的营业额将在五年内超过格力。如果达到目标,希望董明珠赔偿一元钱。董明珠发誓不可能,如果超过,愿意赔偿10亿元。
这场天价赌博有一个背景。在前一届,即2012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进行了赌博。双方同意,“到2020年,如果电子商务占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的50%,我会给马云一亿。如果他没有到达,他会给我一亿。”
老板们的赌注简单、粗糙、富有,但它确实是一个行走的交通包。当时,每个人都没有感到不恰当,而是互相鼓励,试图在发展中证明自己。这实际上是关于发展模式的争论:传统实体制造业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的碰撞。
然而,从今天的语境来看,整个场景不符合主题的风格:他们都是知名企业家。他们怎么能在如此严肃的场合炒作这种踩线呢?例如,有人提醒雷军,“这是一场巨额赌博,涉嫌违法”。
若延长时间维度,“雷董之约”和“王马赌注”,互联网经济赢得了势头。
2018年,格力总收入1981.2亿元,小米总收入1749亿元。仅从收入数据来看,董明珠就赢了。雷军和董明珠对这一结果有不同的看法。
雷军认为这是“一个玩笑”,每个人都很认真,他们必须很认真。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首次回应与董明珠的赌约,说自己掉进了坑里,“赌注在五年内输了,但在第六年我们赢了。”小米营收从200 多亿涨到了 1749 亿,涨了 8 倍。雷军说这是奇迹,但他后悔了“和董大姐打赌”,不要盲目自信。
董明珠对这次赌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她曾经说过,赌博本身毫无意义,格力和小米是无与伦比的。但她很乐意接受赌博的结果,并经常提到它。2019年,在中国质量协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上,她公开表示,“我和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擅长营销的董明珠并没有放弃这个好话题,她在会上重新挑战,“我不想要10亿,还想再和雷军赌5年。”雷军回应了邀请,说,“我想我们可以再试一次”。
这次比央视第一次赌博更像是个笑话。雷军和董明珠都没说什么,赌什么?格力和小米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状况大不相同,雷军也没有表现得太认真。小米遇到了成长的麻烦,这让他很担心“对制造业的理解逐步加深”。董明珠厌倦了应对格力的内外纠纷,也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及。
显然,第一次打赌的重量更重。但两人在造车赛道上不可避免地相遇,开始了一场比赛:2021年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
首先,雷军在小米春季新闻发布会上发誓要这样做“小米汽车而战”,正式入局造车。8月31日,格力电器获得银龙新能源30.47%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将个人股权委托给格力电器行使,银龙正式成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董明珠也可以在五年前继续下去“造车梦”。仅仅一天,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注册资本100亿元。他担任法定代表人,并正式宣布了小米汽车的核心管理团队,以表达他制造汽车的决心。
在外界看来,追逐新能源汽车的梦想是他们心照不宣的“二番战”。
董明珠和雷军都很早就开始造车了。早在2013年,当新能源汽车制造势头开始时,雷军就访问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他说,“2013年,我拜会了两次Elon Musk(埃隆·当我成为特斯拉的车主时,马斯克也开始关注电动汽车行业。”此后,雷军虽然没有亲自造车,但通过投资蔚来、小鹏等纯电车相关企业,曲线终结。
董明珠的汽车制造路线比雷军更激进。2016年10月,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出收购珠海银龙新能源,攻击新能源汽车行业。然而,中小股东联手阻止,未能成为一家银行。
强势如董明珠,不跟随自己单干,个人累计出资26亿,获得银龙17.46%股权。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董明珠还拉上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入局,共筹集了30亿元换取银龙22.388%的股份。对此次投资,王健林还承认:“经过深思熟虑,相信董总。”结果,他损失了数亿,这是后话。
客观来说,雷军和董明珠都错过了造车的最佳时机,比造车新势力晚了六七年。2019年中旬,小米高管向雷军建议,2019年底至2020年初是小米进入该局造车的时候,但雷军直到2021年才采纳这一意见。
雷军说,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你对汽车行业持乐观态度,随时都不晚。2024年小米汽车的出发恰到好处。这就像提前设置轮盘。2024年还将看到第二次赌博的结果。这一次,董明珠很可能会输给雷军。
小米的汽车制造之路遇到了许多挑战,但目前仍然相对顺利。从雷军最近几天的高调声明可以看出,他仍然非常兴奋,对小米汽车充满信心。
相比之下,董明珠的造车之路似乎没有前景。不仅仅是结果论,董明珠的商业眼光真的很敏锐。然而,银龙的后续鸡毛产品实力较弱,董明珠的“造车梦”,梦了几年,很难看到完美的结局。
近日,格力电器宣布将投资10.15亿元再次增持格力钛股权,格力钛是珠海银龙,导致格力电器股价大幅下跌。这意味着格力电器计划完全接受格力钛。从转让价来看,格力钛估值约41亿元,比2016年峰值130亿元缩水近70%。
在过去的几年里,雷军说董明珠很特别“关心”小米。她对小米说了很多关于过热搜索的话。这些话听起来不顺耳,但也像警钟。比如小米和格力死对头美的合作,标榜“掌握核心技术”董明珠回应,“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你赔我200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在一起。”
这颗子弹确实击中了小米。在小米汽车技术新闻发布会之前,其投资芯片公司发布了14人涉嫌窃取华为芯片信息,包括首席执行官。这让小米不得不站起来否认连续五次:不是公司最早的投资者,不是最大的投资者,不占主导地位,不参与管理和运营,没有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
小米有必要果断地驳斥谣言。虽然盗窃事件与小米汽车没有直接关系,但核心技术是雷军不可放大的话题。对雷军来说,技术是他制造汽车的基础。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主要讲述了SU7技术。在转发海报时,雷军还故意添加了一句话:只发送技术,不发送产品。
从2021年3月30日宣布造车到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雷军掐了一般时间,才1000天。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整数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寄托着美好的期待。
他在“造车1000天回忆”其中,提到一个细节:在汽车制造的早期阶段,雷军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他必须开100辆车,认真学习每辆车的优点和长板。他说:“我完成了这个目标,这几天我已经开了150多辆车。”
故事,如果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那就是事故。目前,雷军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它放在一边“底层核心技术”“正向研发”以及新概念“移动智能空间”转化为真金白银。小米能否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也将是一个新的故事。
显然,董明珠造车的梦想不会被抹去。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他将不可避免地再次遇到雷军。毕竟,他不能绕过去。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原创文章,作者:唐辰同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282314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