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

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

一所高中的学霸连续三年在全校排名第一,在全市排名前五。然而,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并不理想,所以我说了一些残酷的话,下次我会再次获得第一名。

这种你我身边听说过或者真实发生的桥段,就是中国汽车圈的现状。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挑战它的自然是刚刚超过50%的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当然,现实远比网络上展示的国产车PK合资车复杂。

在接受广州车展采访时,比亚迪高管的公开观点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随时可能进入决战时代”。价格战比2023年更残酷。

从今年广州车展的阵容和相应的新车计划来看,主流品牌基本覆盖了10-30万元的主流民用市场。

2023年,吉利完成了银河L6、银河L7、银河E8的发布覆盖了15-25万元的价格。2024年,还将有插混SUV银河L5、银河E6纯电车、银河E7纯电SUV;

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

奇瑞也是如此。广州车展直接以16款新能源车型登场。2024年,平均一个月就会有一辆新车进入市场的节奏;

当然,还有其他老选手,比如长安,今年一年内轻松发布了启源的四款新车。2024年的逻辑是继续双胞胎和更换其现有的燃油车序列;此外,长城目前每月可以销售3万辆新能源,其一系列SUV车型将于2024年开始更换。

2024年的价格战必须开始,赔钱也必须开始

同级别车型的价格基本重叠,同类车型的功能基本相同,这是新能源汽车无可争辩的整体模式。因此,当几家主要汽车公司的产品顺序相对针锋相对时,消费者的选择逻辑并不新鲜,这是最深刻的原则之一“在设计可以看到的前提下,谁的性价比看起来最高,选择谁”。

然而,这并不是2024年残酷内卷预兆的核心原因。由于价格战已经失控,合资品牌在国产车肆意挥舞一年抢占市场后态度明确,必须打价格战,甚至考虑调动全球资源。

因此,情况非常分裂。一方面,大多数中国品牌虽然目前的销售业绩已经超过1万,但他们的策略往往是赔钱,抢占市场。在一些大学和学术机构中,由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储备和运行时间最长,比亚迪采用单档DM-i技术,在行业中取得了优异的效果,在PHEV领域几乎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对当前的PHEV路线进行了相应的先进性和成本分析。而大多数其他企业,在使用更复杂的技术结构后,在不考虑营销影响的情况下,成本至少会上升4位数。对于自行车来说,这并不多,但如果考虑到10万台的预估销量,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笔钱。

在汽车公司中,自然也有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的逻辑。因此,2023年,两档、三档DHT等相应技术不断涌现。然而,由于成本需要销售和研发的共同分担,许多中国汽车公司已经使用了内外“赔钱”这种表述。

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汽车公司不能像比亚迪那样直接宣布切断燃料汽车,全面转型新能源的主要原因。燃料汽车总是赚钱,所以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竞争力,后发车公司将使用它进行输血。

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

当然,广州车展前微博之王李翔的公开发言“建议长城、吉利等汽车企业近年来快速转型增长”,背后的核心原因也是基于成本/性价比的游戏。背后有合资品牌。

在这次广州车展上,虽然合资汽车公司没有直接解释,但很明显,看过他们新闻发布会的人会说,理解。

学霸是一家合资汽车公司,曾被称为躺着赚钱

车展前,东风日产发布了DNA 战略的核心是利用中国现有的合资资产,推出以中国为主导、中国决策的新能源汽车,注重价格、配置、设计等。简而言之,可以理解,有国际先进的开发、制造、质量等标准,然后价格将继续接近国内汽车。

丰田的逻辑也是如此。广汽丰田在本次车展上的新车铂智4X实际上让自主品牌感到有点紧张。在BZ4X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驾驶舱和辅助驾驶的官方公告,但价格进一步下跌了2万多元。

本田也是如此。虽然目前还没有表现出与价格相关的表现,但在明年的插电式混合市场上,降低价格进入市场几乎毫无疑问。

而且,长期以来“统治”德国大众在中国市场也在广州车展上露出尖牙。中国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首席执行官孟侠(Stefan Mecha)大众I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示了一个案例.32023年4个月销量翻了5倍,突破1万,不仅是因为降价,还因为配置的进一步调整,降低了成本。

换句话说,经过1-2年的震惊,几家合资汽车公司也达到了调整期。

在这场新一轮的价格战中,民用车的价格将继续下跌2万元?

目前上述一切主要仅关于传统汽车企业及其孵化新品类的话题,暂时不涉及新势力。

因为新势力的逻辑更多的是资本注入补充,只要先拿市场,就不能参考盈亏平衡。

可以预测价格战会发生,根据现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降价幅度。判断的基础是,其他想要追求的汽车公司必须在细分市场的同时掌握价格、销售和利润的平衡,并跟进相应的范围。

以大众为例,根据CEO的说法,大众ID.3目前,由于规模和内部成本的降低,单月销量已达到1.2万台,即使官员降至3.7万元至12-13万元。然而,大众汽车依靠燃油汽车保持了相应的整体业务平衡。

数据就在这里。如果合资车企想做A级两厢新能源车型,那么大众ID.3是一条线,价格比它高,很有可能砸在手里。

紧凑型纯电动SUV的价格是多少?

看看东风日产最新一轮的动作,可以得出500多公里纯电动续航,价格略高于比亚迪PLUS(14.19-15.99万元),但空间更大。这是东风日产DNA 启辰VX6交卷答案战略初步落地。11月,这款新车刚刚开始交付,2024年初就能初步看到它的认可度。

这就像当时魏牌蓝山直接以理想的L8模式进入市场,当月销量超过5000台,可以证明即使什么都不做,这个市场的需求确实存在。

而中型SUV的斗争,也是如此。但是,标杆产品还没有杀出重围,也让局面略显混乱。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目前,特斯拉Model是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中型新能源SUV Y,其价格表现在25万元以上,相关新势力竞争对手的价格略低于Model Y,超过23万元。

而以性价比为主的新力量——零跑车,其零跑C11的新定价已经拉到了15万元的起步表现,目前的月销量还没有突破1万元,不能证明太多。

在合资汽车企业中,广汽丰田这次直接将入门指导价拉至18万元以内。事实上,还有后续的降价空间。毕竟,较大的别克E5将入门价拉至17万元以内,为16.99万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能源技术的接入,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型的尺寸水平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目前的情况是,这些合资企业基本上有实力相对于目前的价格下调至少2万元。至于这个范围是否足够,大众ID.3是个好案例,不说是否领先,但确实能拿到不错的销量排名。

写在最后

如果我们继续引入新力量的话题,变量将变得更大。从许多新力量的财务报告来看,除了特斯拉和理想,大多数企业长期无法扭亏为盈。小鹏今年第三季度亏损38.9亿元,蔚来今年第二季度亏损超过60亿元。他们能进一步带来的价格下跌压力不容低估。

因此,2024年谁会开价格战第一枪,只是时间问题。

合资汽车是杀手还是温水煮青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开了第一枪后,巨头亲自结束,迫使中国国内汽车公司继续进行价格战。当时,虽然消费者可能会盈利,但他们更有可能面临他们的汽车在高卷下立即贬值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10年前的智能手机就是这样。

作者丨黄强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241413560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