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035亿元

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035亿元

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姐

热门人工智能行业,又有一家重量级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在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必须在香港股市上市。“第一股人形机器人”正式诞生。

香港股市IPO首选募集9.06亿港元,上市首日市值接近380亿港元。虽然公司还没有盈利,但香港股市对首选的定价并不低。

作为中国最早开发人形机器人的龙头企业,上市无疑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资本的支持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似乎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夕。

【美好前景】

新兴产业,包括人形机器人,正以非凡的发展速度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东吴和西部证券的预测和计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将于2025年初步商业化,销量2万至3万台,2030年新增需求100万台。届时国内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035亿元,未来7年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96%。

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一样,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在世界上也具有竞争力。经过10多年的经济转型,中国在许多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根据人民日报在线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已申请6618项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有效专利3110项,压力日本、韩国、法国、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国内乃至全球的技术优势: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必须选择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763项,近5年的年平均专利申请数量为191.2项。两项重要技术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领先于本田、三星、波士顿电力等世界知名企业。在核心部件、本体结构和驱动控制三个主要技术领域,优秀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中国和世界上排名第一。就技术储备的全面性而言,优必选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堪称一枝独秀。

在实际应用层面,优必选的专利技术已经落地。

2018年,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推出,电机技术难度和精度极高,被称为当时人形机器人最好的技术路线之一。

经过几次迭代,最新版本的Walker(即Walker) X),配备41个伺服驱动器,41个自由度,基本人形运动能力,可上楼梯、下坡,每小时最高行走速度3.5公里,运动时单臂可承受1.5公斤重。

相比之下,目前绝大多数机器人只能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可以稳定上下楼梯,克服下坡和其他机器人企业的整个地形,是罕见的,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负重行走,非常困难。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最佳选择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完成从小扭矩到大扭矩(0.2Nm到200Nm)伺服驱动批量生产的公司。在伺服驱动、计算机视觉、运动规划与控制、语音交互、人机交互等核心领域,最佳选择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最终帮助Walker人形机器人达到最困难的运动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2021年,Walker被评为百年来最具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机器人发明之一,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规模生产和交付的人形机器人。

[现实压力]

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确实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智能化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和家庭消费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然而,人形机器人公司仍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

虽然必须选择世界顶级技术水平,但没有完全突破技术奇点,大型人形机器人代表产品Walker自2018年推出以来,贡献收入不超过1亿,高研发投资带来高成本和价格,使大规模商业化难以快速实现。

目前,下游细分场景主要是教育、物流、保健、娱乐等领域,产品包括Alpha Mini悟空、人形Yanshee偃师教育机器人等,都是小型人形机器人产品。

在教育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领域,优必选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到22.5%,是行业第二名的五倍。

增长最快的板块是物流行业。2022年,物流智能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收入为2.63亿元,比2020年飙升近20倍,2023年上半年仍增长80%以上。

虽然各种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收入增长率都不错,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2020年至2023年4月底,优必选总亏损超过30亿元,经营现金净流出达到21.84亿元。

持续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原材料上涨和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研发投入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是典型的高研发投资行业。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近年来研发成本占收入的一半以上。依靠自己的现金流,优秀的选择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此时,在资本市场寻求支持几乎成为优先选择的必由之路。

【潜伏大佬】

自2013年Pre-A轮融资启动以来,优必选共进行了5轮融资,总资金支持约50亿元。投资者包括腾讯、科大讯飞等科技巨头,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金石等明星机构。

其中,2018年5月,腾讯率先投资8.2亿美元C轮融资,创下当时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单次融资最高纪录。因此,腾讯成为最大的机构股东,持有5%以上的股份,投资后估值50亿美元。

2019年,优必选试图在a股上市。当时,人形机器人不是市场和政策的焦点,优必选的财务数据也不明显,公司a股上市之路搁浅。

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特斯拉和小米人形机器人相继推出,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国家政策水平继续有利,为优秀的上市道路增添了砝码。最后,更国际化的香港股票成为首次上市的首选市场。

在IPO之前,正轩投资董事长夏佐全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主要股东之一。

夏佐全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持股比例为5.63%,是公司第四大股东。同时,他也是与周健一致的行动者。他不仅保证了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也预示着他长期持股的立场。

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身份是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和第一个天使投资者。

28年前,比亚迪刚刚成立,行业发展还远未成熟。距离巴菲特入场还有13年,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王传福。

也许基于对锂电池等新兴行业的朦胧感受,更重要的是,夏佐全投资了30万元,成为当时比亚迪的第三大股东。

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故事。

比亚迪在2002年在香港上市,然后在2011年登陆A股,最终成为锂电池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双重领导者。夏佐全持有的这部分股票现在价值超过160亿美元,利润超过5万倍。

从行业趋势来看,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轨道类似于20年前的锂电池和电动汽车。同样是黄金轨道的高质量球员也得到了投资圣手夏佐全的支持。刚刚登陆香港股市的最佳选择可能有潜力成为下一个比亚迪。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作者根据上市公司的法律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进行个人分析和判断;本文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场价值观察不对本文所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创文章,作者:市值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021114314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