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在上海开幕。这是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全国性展览,也是中国建立新发展模式的窗口,是全球共享国际优质产品的平台。2吨级电动飞机、可循环轮胎、摩托车机器人等工业产品已进入世博会。
汽车展区作为六大展区之一,一直是世博会的重要亮点。今年,汽车展区的新产品发生了变化。新能源汽车展的比例从去年的50%提高到了70%。同时,空中出租车、绿色产业链、绿色工厂等也纷纷空降。汽车工业的未来场景令人眼花缭乱。
跨国汽车公司开始拼氢动力
今年的世博会以零碳零塑料博览会和绿色智能旅游为目标。各企业也在绿色减碳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魔力,为未来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世博会大众集团与大众品牌、奥迪品牌、保时捷品牌及其软件公司CARIAD展出了五款新能源车型,一汽-大众ID.7 VIZZION、上汽大众ID. NEXT概念车,迪Q6 e-tron原型车等。雪佛兰SILVERADODO EV索罗德全尺寸纯电皮卡,GMC HUMER悍马纯电动皮卡和梅赛德斯-奔驰展出的六款新能源车型,都在推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比普通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更有亮点。宝马集团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BMW 氢燃料电池车iX5。目前,宝马集团在氢能动力系统研发领域已有40多年的深度培育,在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这是宝马集团对氢动力车型的信心。宝马集团打造的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也可在6秒内加速100公里,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4公里。
现代汽车也将氢燃料电池车型置于C位,这是现代N品牌首次推出的氢混合动力车型N Vision 74概念车,车身前面有85KW氢燃料电池堆,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之间有62KWh锂离子电池,背面有2个容量为2.1公斤的储氢罐。
丰田汽车展示了氢能的制造—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场景。在丰田展台上,丰田带来了重量更轻、容量更大的大型商用车储氢罐,以及更换的氢气瓶集成存储模块,可以实现更快的加氢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氢动力的发展仍然存在阻力
宝马和现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丰田氢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都表明,真正能够实现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正受到广泛青睐。随着越来越多的支持政策的出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实施。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拥有量已超过1.3万辆,居世界第三。其中,燃料电池商用车数量居世界第一,国内氢燃料电池市场正在孕育。
目前,制约氢能汽车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成本高、换气站建设困难、制氢成本、氢转运储存、氢燃料电池安全等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氢能汽车的价格并不低。以丰田第二代MIRAI为例,其在中国的价格为74.8-75.1万元,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此外,制氢过程中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稀缺、污染高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难以推广。
不管偏见如何,氢能汽车的未来在哪里?答案可能在商用车领域。在载重卡车类别中,氢能比电动汽车具有更大的优势,如续航时间长、载重量高、对成本敏感性低等。因此,目前氢燃料电池更适合商用车。在乘用车领域,氢燃料电池将面临比纯电动汽车更大的挑战和更大的推广阻力。
零部件企业转型谋生
汽车产业链较长,向智能电气化转型不仅是汽车制造商,也是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企业。在本次世博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的软件公司CARIAD中国带来了Gamebase创新功能和与手机制造商vivo共同开发的全新手车集成操作界面。汽车供应商博世展示了新一代电动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智能解耦制动系统和氢燃料电池应用解决方案。
摩比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巨头,也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可穿戴设备M.基于脑电波,Brain可以监测驾驶员的状态,当驾驶员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通过车内设备进行警告,提高驾驶安全性。
Unity中国的展位在技术装备展区展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创作工具Unity Muse和Unity Sentis,以及团结发动机机套件。这些新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更先进的智能驾驶舱。这些技术已经应用于大规模生产车身,包括小鹏P7/G9、L7/L8/L9、威来ET7/ES7/ET5、领克08等。
随着内燃机市场的萎缩,零部件供应商的应对措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是积极转型,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开发辅助驾驶等智能前沿技术;二是开拓新市场,开拓新业务。
汽车电气化业务已逐渐成为传统零部件巨头的新增长引擎。预计2025年智能零件在零件产值中的比例将达到 28%,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40%。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新兴业务,即电动驱动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系统。这三项业务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而传统业务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
现在,随着汽车工业向电气化转型,主机厂正在不断减少与传统内燃机相关的业务,增加“新四化”订单。在此背景下,传统零部件企业可以顺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快向电气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产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百姓评车
新的欧盟绿色政策浪潮和中国的双碳目标稳步推进。各国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年度世博会已成为企业展示技术实力的角窗口。今年世博会上大多数企业的活动和产品都与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有关。在电气智能全面转型的浪潮下,跨国汽车公司正在加快中国新能源局的开放。
然而,在转型企业中,主导效应仍然存在,大型企业在早期技术积累的优势可以帮助其加快转型,留给中小企业时间和空间有限,在新一轮产业模式中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压缩,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站稳脚跟,突破是中小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1/082313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