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有很多想法。”
作者王小西
李思佳,李思佳
金鹏辉编辑
不出所料,“AI汽车机器人”10月27日上市当晚,极越01再次将上市价格降至1万元,起价降至24.99万元。这个价格比Model高 Y后驱版价格26.39万元,还低1.4万元。
有趣的是,同样在10月27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了Model Y高性能版价格上涨1.4万元至36.39万元。两个月前,这辆车刚刚降价了1.4万元。
价格够“卷”。但极越CEO夏一平表示,“起初,我们只是定义与谁作战。自2021年我们定义这个产品以来,我们一直想与特斯拉作战。不是我们想摩擦他(热),而是这个产品的定义。有很多想法。”
自信之下,与百度联手打造“AI汽车机器人”极越还豪言,“从昨晚开始,整个新能源产业开始分为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除了SEA庞大的结构和智能技术的外观设计外,加上领先的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文心等顶级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极越01正向着“新的智能汽车标杆”方向飙升。
而且,这也让人感叹,历史上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否会成为中国的智能汽车?“iPhone”时刻?
关于价格和权益的问题
极越01的定价相当于瞄准特斯拉Model Y贴身肉搏战。此外,夏一平在专访中还表示,上市当晚极越01的权益没有明确说明,“这辆车的价格实际上是22.99万元。”
具体来说,在“头号玩家”在权益下,如果之前下过盲定,这次可以交1000到1万元。另外,在此基础上,如果盲定转为大定(5000元),那么大定可以扣除1万元。而且两者叠加在一起,相当于1.4万元的折扣。还有5000元/人转介绍,“所以基本上每辆车都可以直接便宜2万。”
这次为什么要去掉原来的长续航版?夏一平说,这是两个维度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想确保SKU的简单性,所以没有必要使用长寿命版本作为SKU。我们是一家智能汽车公司,智能是标准的,其他的是选择,是这样一个逻辑。这是根据传统汽车,根据电池寿命,根据哪个标准,这是两个维度的思考。”
至于高级智能驾驶方案,极越01正式命名为“ROBO Drive Max”,同时,还开放了980元/月订阅或49900元一次性随车买断(限时买断只有19900元)的服务选项。此外,极越官员表示,今后将推出年、月、周等灵活订阅方式。
夏一平对外界的质疑有点委屈,毕竟在用户权益中,ROBO Drive Max有六个月的免费期。“此外,我仍然认为智能驾驶在未来可能会更好地订阅。”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需要付钱,这是不合适的。事实上,用户更想要的是随时付款,这也是订阅系统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夏一平反复强调“ROBO Drive Max包括点到点领航辅助PPA AVP代客停车 ROBO 用户可以通过提车体验Drive的全功能,真实‘开箱即用’”,毫无疑问,它也加强了用户的技术“现货”的期待。
这套智能驾驶计划的亮点之一是点到点的试点辅助PPA能力。它可以在高速和高架桥上完成独立变道超车、上下坡道和车道内/间避障。在城市道路上,还可以准确识别斑马线和红绿灯,完成礼让行人、无保护左转、避开非机动车等动作。
此外,极悦01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车外语音控制车/停车的车型。代客停车AVP不仅可以识别各种类型和复杂的停车位,还可以支持最远2公里的距离。可用于室内外停车场,并支持同一楼层任何停车位到停车场出入口的出入口。
ROBO Drive Max的第一批开放将在上海、深圳和杭州向所有用户开放城市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同时,PPA可用于全国90%的高速高架桥。2024年,PPA将在全国逐步开通200年 城市。总之,极越智能驾驶量产的落地步伐非常快。
中国唯一登陆的纯视觉智能驾驶
极越01上市最引人注目的是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的真正量产和激光雷达的去除。在2023年智能驾驶技术真正实施的同时,外界也看到了极越“纯视觉”挑战特斯拉的实力。
不久前,极越01在上海城市道路上成功实现“纯视觉”导航辅助驾驶。尽管极悦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但激光雷达的取消在今年年初被列入讨论议程。4月和5月,极悦最终决定放弃激光雷达。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底层硬件是双Orin X芯片架构,AI计算能力达到508 TOPS。在传感器方面,该方案是11个高清摄像头(其中7个800万像素)、超声波雷达12个,毫米波雷达5个,传感器28个。
从实测结果来看,根据公社《特斯拉的作业不太好抄》,路试视频中极越01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还是比较靠谱的。
在视频中,极越01“一镜到底”跑完上海陆家嘴-外滩-南浦大桥等路段,全程15.8 公里后,36盏红绿灯实现零接管。此外,极其纯粹的视觉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红绿灯、车道线路、车辆、行人、桩筒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纯视觉”路线智能驾驶计划优先于特斯拉在中国的着陆。随着极越01的上市,它已经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真正着陆“纯视觉”唯一的路线存在。
此外,该方案将基于极越与百度联合开发的OCC(Occupancy Network)通过BEV占用网络技术 Transformer“纯视觉” OCC占用网络,进一步提及“纯视觉”高级智能驾驶能力。
夏一平介绍了OCC占据网络技术核心的问题,主要是解决障碍物识别问题。
由于过去基于高清地图进行战略智能驾驶,最大的问题是“鲜度”如果新的障碍物不在训练范围内,就会出现问题。占用网络可以实现,路障识别更加通用。“它能告诉这辆车是否有障碍物,你能通过吗?但在网络上识别是什么东西,是机器还是挖掘机,还是要靠视觉来解决。”
而且,OCC技术更容易泛化,“人工智能泛化意味着你可以用一套算法来识别各种路障。并不是每个路障都必须再次被包围。它实际上具有更通用和更泛化的能力。”所以,“OCC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这对系统识别道路上的临时障碍物非常有帮助,并将逐渐摆脱对高清地图的依赖。”
此外,极越最终决定放弃激光雷达的不仅是OCC技术的祝福,还有人工智能带来的核心能力突破。
夏一平曾表示,与激光雷达获得的点云信息相比,基于纯视觉摄像头获得的图像信息有更大的数据挖掘空间,即纯视觉可以更好地与大模型、端到端能力集成,形成数据驱动闭环,为新车感知能力的持续优化开辟高效渠道。
颠覆智能驾驶的大模型
“在大模型时代,自动驾驶必须重写,这是肯定的。”毫无疑问,这句话背后的大模型是Game。 Changer,云计算的游戏规则将彻底改变。
你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当前智能汽车和原始传统智能汽车的定义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从传统的NLP到结束,ChatGPT诞生了,包括网络的使用,人工智能的感知和学习部分,已经是另一个维度“物种”。
因此,不仅仅是纯视觉的智能驾驶能力。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极悦01还宣布将加入百度的大型模型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大型模型上车的智能汽车。此外,极悦01的大型模型将通过内外视觉、语音交互等方面加速迭代。
当然,要做的越多,第一步就是大模型整个视觉算法,把整个视觉算法都模型化“轻图”坐实。“‘无图’其实这件事很有挑战性,整个PNC加轻图的机器学习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现在大多数轻图都是所谓的通勤模式。所谓开几个城市,通勤模式跑到一个小区域,然后计算开一个城市。”
毕竟未来的智能化是不可能耍小聪明的,“现在已经开启了一个智能时代,未来的竞争是智能的核心能力,或者必须掌握真正的技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模型,还是自动驾驶需要重写,这些是核心技术你不做,你会发现自动驾驶在未来会比别人更糟,在未来3到5年。”
当然,极越想做的人工智能是一种高度泛化的自动驾驶,不仅在一个城市,而且在一个城市开放后“A学B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一个城市学习后至少可以知道80~90%的内容,其他内容可以通过数据迭代。
“为什么我们谈论自然交流和自由移动,包括自学?我们完全依靠闭环数据快速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指令或一个泛化的句子有点不好,可以很快迭代,每两天支持一次,甚至不需要OTA。“这是技术带来的,产品体验和效率迭代与以往产品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这完全是数据驱动快速迭代的一种方式。这已经形成了OTA“降维打击”,因为大模型可以让汽车的认知像大脑进化学习一样快,每月OTA升级版已经过时了。
目前,极越已明确表示相信视觉,夏一平表示,“我认为未来的视觉模型必须更加通用”,就像“多模态”概念,给人工智能一个指令,它通过视觉理解来判断。
这本质上是一个概念,就像行业探索用视觉识别更多物体一样,“一般人工智能的概念,这是长期发展的趋势,我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是觉得现在‘纯视觉’这是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前奏。未来会有一种叫做通用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的算法,可能还在进化中,但这是唯一的途径。”
总的来说,智能汽车行业大模型的重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大模型上车,人车互动模式将从“命令式”升级到“对话式”;通过BEV Transformer等新技术彻底重构了自动驾驶技术栈,加快了纯视觉方案的成熟和普及;未来的大模型将走向多模式,塑造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机器人。
大模型带来了理解、生成、推理、记忆等核心能力的突破,使汽车具有EQ和IQ,并将重建智能汽车的形式。这一天正在迅速到来。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0/3114130584.html